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亦商亦文陆葆泰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15-02-13 20:48:32  浏览次数:3543
分享到:

已记不起什么时候认识陆葆泰了,只记得曾经采访过他,文章也收入人物专访集《澳华名士风采》中。突然听说他走了,有点难以置信,因为就在两天前,他曾给我电话,大谈对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

他先是询问了什么,然后就自己滔滔不绝。说实在,我“淡出江湖”后,对这类话题已兴趣不大,但见他兴致勃勃,我不好意思放下手中电话。他谈到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谈到准备为几个澳华作家弄个书号,出几本书,颇有大干一番的劲头。怎么突然间,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潜心研究、正在撰书的有志者,会一下没了呢?!心脏病发,防不胜防,人命脆弱呀!

翻开早期写的《澳华名士风采》,寻找一些记忆,也是追思与哀悼。当年那篇采访记,开篇第一句是这样写的:

“不认识陆葆泰先生的人,看他简朴随意的穿著,会以为他是个打工者;稍认识陆先生的人,见他在雪梨英王十字街等地开有几家店铺,做几种生意,也会以为他是个商人;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并读过他的两本学术著作的,便知道他是个从事文学、戏剧研究的学者。”

现在想想,他既经商,又从文,特别是赚了点钱后,积极为文,并常召集学者、作家茶聚,探讨文学及社会问题,若用一个词来为其定位,我觉得“亦商亦文”最合适不过了。他既有商家的敏捷,也有文人的风骨;生意场上善于把握先机,文化领域执著独立思考。无论驰骋商场文场,其成功均得益于他不随波、不逐流,相信自己的眼光。

他原是上海的大学教师,在雪梨的留学生中,开便利店、杂货店,他算是开创者之一。来澳的中国人中,有不少是中医师,但那时他们没有开业的资本,陆葆泰脑子一转,就在便利店后面开了间中医诊所,聘用了一批中医师驻诊,双方得益。电脑刚开始普及,他又弄来一批旧电脑,就开起了网吧。曾有一段时间,我工作不稳定,他就教我按摩手法,还画了穴位图指点,因为周末他还去集市摆摊按摩,希望我也多学一手,急需时可混口饭吃。有次他上我家,周围打量了一下,就说:茶几下应摆上花色地毯,再买些意大利的边角料地砖,花钱不多,整个房间就提升了档次。那时他正搞房产交易,买进旧房装修,再转手抛出,捣鼓几下,钱袋就涨了不少。他儿子大学毕业,他就在艾士菲为其开了间律师楼,帮忙打广告,张罗客源。看著他赚钱那么“容易”,我真想跟他学两手,可惜我不是这块料。总之,这些年看著他不断变著花样“来钱”,而我,还是媒体这碗饭一端到底,一介寒儒。

我之所以感慨,是因为我必须每天上班,个人写作的时间几乎都被挤掉了。这些年出的几本书,大都是上班途中在火车上涂鸦出来的,而且还常常要为柴米油盐和小孩读书分心。而陆葆泰就不同了,家底厚实了,就常常埋头写作。而且还不时在我上班最忙的时候来电话,查询个什么。他有个习惯,写作的时候,碰上什么不清楚的,或有疑问的,就喜欢给我电话来征询、核实、交换意见。我想,收到他这种电话“打扰”的文友,一定不止我一个。我最怕的是,晚上下班刚回到家,正要端起饭碗,他就来电话“交流”,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饭菜早就凉了。

但就是这股劲头,虽然他一直不会用电脑,却还是用手一笔一划地写下了《鲁迅作品再认识》、《曹禺剧作魅力探缘》、《悉尼小鸨婆的箴言》等一批书来。当然,有钱不仅能换来时间,还可以拜师。这些年,他常飞回上海、北京、深圳,登门拜访专家、学者,当面请教,获得推荐。有时间书写,有专家指点,他也变得游刃自如了,不仅写文评、剧评,也写小说、戏剧甚至政论。我没想到的是,他还练画。

一天,他给我拿来几幅山水画稿,让我看看。我觉得笔墨虽简单,却蛮有意境。他说,他拿不准,不知能不能投给北京、上海报刊发表?我说没问题,可以试试。后来他很高兴来电话,说,几幅画都在报刊上发表了,都是受你鼓励,才有信心投稿。我知道,在中国的主流大报,美术版面是很宝贵的,没有一定水准,或者行家推荐,很难发表,若占几次版面就更难了。果然,他是请教了美术界的大师,画作也上了北京国家级的美术专业杂志。

近来,他多次跟我在电话中谈他的“画经”。我很好奇,你怎么忽然懂画呢?他说,画画的窍门也没什么神秘,你掌握了基本笔法后,关键是艺术意境,你感悟到了,把握到了,透过艺术的虚实、轻重、远近构图,就能下笔如神了。他还调侃了一些大师、名家的笔墨,不留情面,认为一些人“浪得虚名”。他问我怎么看?我说,有点狂言,但也算一家之言吧。他说,好,我就写下来。为此他在美术刊物上也发表了一些画论。

我很佩服他的灵感,生意上有灵感,文学艺术上也有灵感。他是六十多的人了,电子科技两眼一抹黑,不上网,不发微信,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书报,来源于文友交流,来源于社会交际。近二十年前,他就组织了一个 “旅澳中国人文科学学者联谊会”,“网罗”了一批出国前就有职称、有著作的文化人。2001年还与新南威尔斯大学、雪梨大学联合举办了“为了21世纪的华文文学——2001雪梨国际研讨会”,邀请了一批中澳学者一起切磋交流。近年,他更是经常请一些作家、学者在艾士菲叙谈。这些人大多年届退休或自由职业,而我却是每天上班的人。为了迁就我的时间,他常常安排在周六或晚上下班后聚会。每次我赶到,都看到大家聊得很直率、很痛快,交换各种资讯。陆葆泰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肯定捕捉到一些灵感的火花。

因为陆葆泰作东,我们这些文人难得一聚,也很受益。现在陆葆泰忽然走了,我仍然感到很不真实,在艾士菲各次聚会的场面,不断浮现在脑海中,那种文人的君子之交,那种文人的风骨风采,那种文人的高谈阔论,才是最真实的。

陆葆泰走得匆匆,但愿到了天堂,与我们这些世俗的君子之交,仍会心有灵犀吧!




评论专区

2015-02-15发表
同悼,祝他一路走好。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