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读西贝诗集《静守百年》兼英译探索(12-1)
作者:进生  发布日期:2017-03-05 13:11:49  浏览次数:2702
分享到:

悬浮液

悬浮液

细小的油珠

漂浮在水中 。

它们 永远

不会溶于水

任凭你怎样搅动

它们悬浮着 漠然

带着游离的孤独

1992年5月

译者解读:

想给诗题“悬浮液”作个“概念”的“文学解读”,是远较“悬浮液”已经有的科学定义要困难得多。人从心里泛起思绪,凝出人生的一种解悟,成了诗意,自然未必需要回到原初的状态去解释,一如食物消化了成了机体的营养,连形态都会无处追寻,超脱了、成了一种分子结构。这也是诗--很有些诗,生下来就需要选择留在象牙塔里,在那里度过余生;但不是所有的诗都是有这样的能“养在深闺不怀春”的好运。

 “悬浮液”这个概念,一旦成为“诗”,精致的象牙塔,构筑的围墙都会过于单薄;人世百态,体现的“悬浮”诗意,再怎么抽象,都能在一定的意义上透析象牙塔外噪杂的社会,一如世界的某种心跳也一定能传进放置诗的象牙塔。不会下沉的社会颗粒,特有的“布朗运动”,就是诗意之所在。这是能冷眼观世界的勇者的诗;阅读,不能反倒胆祛。因为那“细小的油滴”,与液体的界面之间,生来便赋予了回应五音俱全的世界的本能。

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定能观察到某种奇妙的“悬浮液”的人生,她是“和谐”社会必然的组成部分,也是正常的人的社会必然能因此五彩而且充满生机的一个保证,提供一个活的生命源头,一个有机部分,没有她,社会终究下沉;而扼杀她,社会定然失去生机,僵化而板结。反过来说,任何一个陷入危机的社会,任何一个远离和谐的整体,若还有痊愈的可能,那么,最先出现的可喜的症状,便是“社会”上、或那个“整体”里有了“悬浮液”。这将是一个温和的开端,代价最小收获将最大的良性变迁的展示。这些“细小的油滴”,可以是某个“族群”、或某个共享的“灵魂颗粒”,来自一个“家庭”、或只是一个“孤独”的奇怪个体。这些颗粒,在液体里,拒绝下沉,并企图自我调节着周遭“介质的粘度”、更新着能护卫住自己的“界面膜”的特质。

在“和谐”社会里,这自然常会是非常温馨、不动声色间发生着的“布朗运动”,虽然牵涉面或大或小,但绝非“翻天复地”的“革命或造反”,只是小油滴的自我选择,无需外界去以“成败论英雄”。但到了某种时刻,整个社会-若这个社会是成熟的,必然会欣然从中受到启迪。

挪威有一家子六口人,跑到了北极,盖了一栋屋子,为了追求自由、远离都市,Benjamin 和 Ingrid Marie 夫妇在距离挪威首都奥斯陆超过1000千米的霍尔恩岛上打造了一座穹顶之屋,屋子高7.5米, 直径15米,圆形屋顶,基本用天然材料打造,沙、粘土、秸秆、木材和玻璃等。外侧由360块玻璃面板和832米总长的可再生铝框架搭造完成。保温,能抵御强风和暴雨的袭击。内部分为3层,拥有5个卧室,还有有机菜园和花圃温室大棚。而精心设计的内部循环回收系统,能将家里所有的废料都收集起来然后作为花园的灌溉用水和肥料,“穹顶”之下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一家人日常所需的相关电量。孩子们可以在天台上荡秋千,可以在花园里玩,在空地里射击, 睡觉前听父母讲故事。夜晚的北极宁静到极致,但可以透过透明的穹顶看到奇迹般的北极光。

这家人姓“Hjertefolger”,在挪威语里是“心灵追随者”。他们的大孩子不喜欢在学校里刻板的教学,这对夫妇便决定在家里给他施行家庭教育,并给了四个孩子全部的尊重与自由选择,他们决心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以免让孩子们面对电脑或手机或琳琅满目的商场浪费时间。

作为北极的“孤独居民”,这里是单独属于他们的最好的天堂。而那所大屋,总计花费49.05万美元。

这则报导,可以欢愉地读过,而且感受到挪威国度的奇妙和温馨,虽然就地理位置而言,他们是生活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度里。

而下面写的也是一个家庭的选择。相信能读到我这篇解读的朋友不会陌生,尤其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但是我敢说,读后的情绪激动是要超过挪威的“心灵追随者”一家给予的温馨抚慰,虽然本质上,这两个家庭的追求,是能共享而且心心相印。

我全文照抄那随着视频的文字(ID:efifan)

北大学霸携妻隐居深山27年,富豪同学得知近况后嚎啕大哭……

“离人群越近,虚浮之气越盛。离山川越近,越心旷神怡。这里距离北京几百公里。没电、没电视、没网络……除了王青松一家,便没人烟。

“今天是老王该去镇上的日子。他拒绝汽车进入他的家园,王家每个月的物资“进口”,都是老王用扁担从镇上挑回。

“石头堆砌的小院,妻子张梅一边扫着磨盘,一边盘算今天的午饭。

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农夫,皮肤粗糙、不加修饰的农妇:完完全全的农民模样。

“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二十几年前的他们,竟是人人称羡的北大教师。

80年代的北大,个个都是天之骄子。王青松,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他是学霸。北大国政系79级学士,北大法律系83级硕士,一毕业就留校任教。也是男神。有一个温婉美丽、在北大教英文的妻子。

  “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还是一名网红专家。从小习武的王青松,是国内较早一批的气功师傅和养生专家。仅在北京,就有超过百万人听过他的讲座。

   “可是幸运女神,并没有一直(改为‘介入’较好---我注)眷顾他们。

王青松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北大哲学系汤一介教授的博士考试,却被学校通知不予录取。妻子也连续五年评不上讲师。

“未名湖畔的浊气,让两个喜欢自由纯粹的人,越发感到无法呼吸。他们急切地想要过一种宁静的生活;为了自己,也为了将来的孩子。

“高速路、沥青路、土公路、林间小道……直到他俩前面没有了路。

“王青松带着妻子张梅,一直走、一直走……一路从繁华的帝都,走到百公里外的大山深处。

从文明到蛮荒,从喧哗到寂静,这场心灵与肉体的出走悄无声息。这不是心血来潮的遁走,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回归。

“他们用尽积蓄,租下山里2500亩地。‘到了这个山头,就是我们的世界。整座大山,都是我们的!’

‘不管当初你有没有考上博士,总会到这一步的。没有比面向黄土背朝天,更洒脱、更优美的境界了。’  

“和泥筑屋,耕牧种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晨曦微露时,老王和妻子跑到山上,蓐草、喂鸡……出一身大汗。傍晚的斜晖里,王博士喂猪,张老师就在旁边磨碾子。

住自己搭的小屋,种别人不爱种的红玉米、早稻子,吃自家收获的粗粮饼。

用草木灰、皂荚洗衣服,用盐水代替牙膏刷牙,用自己种的高粱秆做筷子。

“一切都是自给自足,连儿子都是老王亲自接生。

“北大博士的儿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大山的儿子’”

“跟城市小孩不同,三岁就开始放羊的小宇,没打过疫苗,没吃过抗生素。讲起话来很大声,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老王的100多只羊,都由小宇管理。他给每一只羊都起了名字,他就是它们的‘山羊司令’。

“他没有穿过名牌衣服,却有健壮的身体,他没玩过游戏机,却有无比单纯快乐的内心。

“经年的风吹日晒,让妈妈张梅比同龄人,略老了一些。

但远离名利场的闲话,让她的双眸依然清澈,让她的笑容永远干净。

“‘这片山,我们半天走能走完一遍,城里人要走两三天,我们还要去更远更大更高更深的大山。’

“曾经叱咤风云的王博士,如今是没钱、没权、没职称的三无人员。他却有能力陪妻子,在大山里看一整夜的流星,独享自然的馈赠。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和妻子、儿子,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但是小宇慢慢长大,教育成了最大的问题。虽然他们每天都会教他,语文、数学、英语、国学……还是会担心他离开社会教育太久。

“2011年,王青松夫妇为了孩子,渐渐恢复了与世俗社会的联络。他还会把自己山里的,无污染的食物,送给城里的朋友们吃。

“精致的西服成了破衣烂衫,板正的背头变得随性蓬乱,拿粉笔的手布满密匝的冻痕,缝里全是泥土。

“北大的富豪同学得知他的近况后,嚎啕大哭:你怎么成这样了?你缺多少钱我都能给,不能让北大的博士这么受苦……

“‘我听得出,他身在高位濒临崩溃的压力,而他不知道,我内心里有多富足。’”

上面的视频与报导,都配有照片;“北大学霸携妻隐居深山27年(这27年大致是从1989年起算?--报导者没有说,我这样猜着)”的许多照片,是由张茜、唐师曾摄,像泥土那样真实,像大山那样震撼人心。

我如此将这事件与阅读后的感受作为诗“悬浮液”的背景,像是给诗意增添了悬浮成功的喜悦与温情;若尝试将它表达出来,最凝练的表达就是那照片:“透过透明的穹顶屋可以看到绚烂的北极光”和“在大山里看一整夜的流星”所展示的美丽场景。若要在两者之间作个比较,我会说,如果第一个挪威“Hjertefolger”家庭的故事,美而新奇得像北极光,连带那所总计花费49.05万美元大屋,形成北极冰天雪地里温馨的一支小夜曲,能哼唱在一个正常的国度挪威,让所有的国人含笑艳羡,并流传世界,那么北京大学王青松、张梅一家安生在大山里的那座和泥筑就的大屋和整夜能看的流星雨,承托着他俩远较同龄人更要苍老自信的五官,却雄浑得像黄河,正不管不顾地冲刷着这一块被称之为“祖国”的“管它娘”的土地,也更结实得如“他们的儿子小宇,讲起话来很大声,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我们还要去更远更大更高更深的大山”,没人能阻碍他们的“布朗运动”,而且不会像《木帮》(导演于广义)电影里那个老伐木工人的结局。但此时那一份“悬浮”必然有的孤独,很难缺席,而且揪心地分外醒目,挑战也嘲讽着这个世界。

记得在读西贝诗集[静守百年]兼英译探索(3-1)里,为解读[玻璃中的女子]攫取了这么一个社会场景,一个庄严的时刻,几个人物不经意间的互动:

“2016年的香港,十一国庆67周年?升旗、奏国歌。忽然下雨。

一名解放军军官率先在雨中收伞。站在旁边的中联办主任,跟着收伞。香港特首梁即刻也收伞。雨继续下着。

那个女子/修长 身着华丽时装/优雅的手势/占据显著的位置-----她是香港特首夫人, 也收伞了。女性脸上还有脂粉。目光虽然看不到自己的伤口,可漠然的眼睛/因此 有了忧郁的光芒.

玻璃外的观赏者看见了,  香港首席大法官马道立,轻轻把自己的伞挪过几寸,护住这位“伤残”了的女子。

政务司司长林郑、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依然撑伞”。

很温馨,道出社会现象中“悬浮”给出的源自“小油滴”能自主时的诗意。

如今,梁特首按令已无缘下一届特首,而这三个当年雨中依然敢撑伞的人,其中“前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以及“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与另一位退休大法官胡国兴,已是三足鼎立,问鼎香港第五届特首。

将“悬浮液”联系到人世间,“things are not always what they seem.” 自然更会有冷峻的基调。

差不多91年前,河南一个普通穷人家的孩子,22岁时也曾是北大才子,当年的他也如现在这个北大王青松,拒绝浊气、追求“内心里有多富足”、“ 要去更远更大更高更深的大山”,宣称“要走自己所要走的路”,结果,没让他走,而是强制他“下沉”,周围的“介质”用死亡终结了他,使得他被迫“漠然 带着游离的孤独”归入中国当代历史。(待续)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