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这头的乡愁永远为你而留--南京五中缅怀老校友余光中
作者:孙一文  发布日期:2017-12-14 17:23:19  浏览次数:3191
分享到: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人们是通过《乡愁》这首诗认识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今天余光中先生因病过世,终年90岁。
余光中先生是在南京出生长大的。中学时期,在南京五中的前身南京青年会中学度过了5年。余先生非常怀念中学年代,时常提起中学的孙老师对他一生影响甚大。

sun1.jpg2001年,余光中先生应“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会”之邀来宁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先生始终抹不去心中装有深刻印象的中学时代“这头”。五中老校友、校领导又何尝不惦记着昔日的老校友余光中先生“那头”呢。就这样,双方相隔半个世纪相逢了。见面时的场景相当感人,余先生当即写下“永憶母校 啟蒙天恩”八个大字。

sun1.jpg之后,余先生与南京五中及学校老校长郭子奇保持着热联,并于2005年、2008年两次返母校进行探望。

作为南京五中的校友,我有幸于2005年4月9日,与余光中见面并有过短暂的交流。

十三年前,来宁到南京大学参加学术交流的余光中先生,向主办方请假回母校探望。闻讯的五中五七届老校友、中国著名戏曲文学家沙叶新专程从沪赶来与五中老校友等济济一堂,交谈甚欢。我这个老校友中的“小字辈”也荣幸在被邀之列。
余光中跨越半个世纪回母校探望,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当场挥毫书写下“啟蒙之恩 永生难忘”八个大字,以表达先生对母校的感谢之恩。
那年,我孩子孙皓刚接到北京大学梵文巴利文专业录取通知书。当我介绍孩子情况时,余先生笑容可掬,说道,这个专业很难,要坚持学下来。

当我提及《乡愁》时,余先生说,那是他在台湾时写的。如果没经历过动荡的年代,底蕴还不够写《乡愁》。正因为他经历过颠沛流离的岁月,古典名著及其他类比的书籍读过不少,才给创作打下了基础。

sun1.jpg先生当年77岁高龄,但精神矍铄、举止文雅、语调不高,句句葴言。他对前来献花的五中学生总是站起亲切握手,表示感谢。
2008年10月,余先生携夫人范我存应南京有关方面邀请来宁参加活动,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始终惦记着的余先生夫妇的五中,发现余光中在宁期间,恰巧是先生八十大寿,于是五中的师生向余光中先生发出邀请,余先生夫妇十分开心、欣然接受。重阳那天,五中师生和学校乡愁文学社的孩子们为老校友余光中夫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简单而隆重的八十寿辰庆典活动。

今年五月,已在台湾病榻上治疗的余光中先生又收到了五中师生和学校乡愁文学社寄去的视频与音频。尽管余先生身体已十分羸弱,仍通过音频表达了他对母校的感谢并祝五中发展得越来越好。sun1.jpg今年12月初,这头的郭子奇老校长在五中建校72周之际,又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台湾那头的余光中先生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今天,当五中师生得知老校友过世消息后,学校上下处在非常悲痛之中,陈亭华校长、校办公室主任冯昕、郭子奇老校长等几度哽咽,第一时间向余光中家发去了唁电。五中缅怀老校友余光中系列纪念活动已开始。

今天,乡愁是一份挥不的哀思。祖国在这头,你也在这头。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