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什么是活着?
作者:杨学芳  发布日期:2022-12-04 12:06:00  浏览次数:886
分享到:

活着,本是活人的基本形态,活着的人甚至都可以忘记这个词。

但近来“活着”常成为一个热词,某种社会氛围下强化了其关注度。除了特殊时期的“活着”不说,日常的“活着”似乎才是最该揣摩的一件事。

活着,首先当是一个生理定义,首先是有呼吸的活着,这指的是它的生物范畴。如果加上它的社会属性,活着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生命定义了。社会意义的活着当是要活成一个“活人”。那究竟什么是“活人”?恐怕是仁者见仁了。

曾亲历一座小城,因为一个毒株而静默,解封的头一个夜晚,又因为一条假消息、一句街头传言,使得一座城市陷入恐慌。满城都是慌乱不安的人群,刚刚开始营业的早市瞬间人潮爆满,所有的货物被抢购一空,状如一场洗劫。欢喜的是众商家,他们的库存眨眼就被清空。其间大多数人只是被风传裹挟,闻风而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第二天、第三天什么可怕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太阳照常缓缓升起,生活在恓惶中渐渐安顿下来,所有惊慌的东西都没有出现。虚惊一场的小城像是上演了一出魔幻剧,自己都觉得荒诞可笑。

小城之痛告诉我们,活法有多种多样。正常情况下的活当是要有活力,所谓活力的基础是脑力、眼明耳聪的观察力信息汇总的分辩力,继而形成基本的思考力,抵近走向高端的对事物的洞悉力、预见力、分辨力。活,包含诸多方面,活之最精华的程度当是具有一颗能独立思考力的头颅。活人,不是一片叶,一阵风流,更不该是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任由风潮摆布。

无自主意识的活法只是活着,是对自己宝贵生命的浪费,活着的意义就大打了折扣。活,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这也是生命的真谛,价值所在。而不该只是附庸、陪伴,更不是在思想上完全依赖别人,意识上的半死不活。

每个人都在追求优质生活,而生活的优质理性是标配,思考力则是理性的基础。一切优质的存在都是鲜活思考力的结果。自幼父母灌输给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听话,长大了如果我们还只是听话,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传输,事事无遵循,处处仿效,一世混混沌沌,难明事理,不辨是非,任由他人支配。这种无感的生活形态绝不是生命的本意初衷,生命的火苗就在这番无意识的操作中自动泯灭了。

人最悲哀的事莫过于随风飘舞一生,当随风降落时才发现大风刮走了一切,自身一点独立思考的东西没有,看不到丁点个人的精神结晶。如柳絮扬花,轻飘飘落得个两眼空茫茫。

小城因一条谣传战栗,成因自然是多方面促成的。一片狼藉的早市长街,给人们遗留下太多值得拷问的地方。倘若其间我们多些科学的思考,多些冷静,多些自己的判断,多些在风中站定的勇气和定力,或许小城的惊颤就会大大减轻,人为的灾情就会规避许多亦或减弱避免。我们自己也会收获些坦然、少些慌乱,收获些自信从容,少些盲目紧张。

普通人活的不易,可能不愿想那么多。但我们既然活着,面对不确定的漫漫人生路,需要有一个主心骨,亟待努力学会使用每人一份的大脑。它的宝贵是无价的,我们无权荒废它。头脑不清就容易迷失,遇事举足无措。我们不能永远随波逐流地甘愿使思维意识依附在别人身上,活在他人的世界里。人是可以借助知识的光亮唤醒本该有的自主意识,人需要自强,自立才能抵御风险,远离或免受不该有的苦恼和无端伤害。我们可能做不了一位勇立潮头的豪杰,却可以尝试做一个具有独立见解的活人。

我们不能总在风中,我们不该只是一粒尘。


上一篇:卫铄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