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速寫林別卓(之一)
作者:进生  发布日期:2011-05-29 02:00:00  浏览次数:2154
分享到:
 他其實都算不上是游兵散勇﹐他也並不將自己歸于誰的麾下﹐只是在某個興奮點上﹐想到事關真理﹑事關為人的根本便發出他的聲音﹐從不先看看別人的臉色﹑也不管討不討人噁心﹐管它是昨天的官話﹑今天的胡說﹐只直言無忌﹐毫無謙卑之態。聽不聽是由人﹐想怎麼說卻由他﹔因此﹐有時他的高見﹐竟會使對手一怔﹐或懷疑時光倒轉﹐或懷疑自己竟是頭腦簡單﹑有眼無珠﹔眼前的人物是丹田氣沉﹑深諳固本之道﹐恪守着源自“草根階層”的嗅覺------﹔卻又惹惱了聰明人﹐直接就是嫌棄他﹐說老大不小﹐連朝廷身上藏掖着的瘡疤也去頌揚﹐硬扛着竹杆進深巷還一路吆喝﹐出什麼風頭﹐想把誰捅個透嘛﹖很不肖于他裝着懵懂﹑魚目混珠的忠誠﹐警惕着他反話正說的伎倆﹐便尋着機會向人打招呼﹐數落他的名聲﹐或反問一聲﹕他的德性還用得着敗壞麼﹖他實在象沒有任何母雞願意招呼的一隻雞雛﹐卻也在長大。
    因着編輯的寬容﹑讀者的好奇﹑對手的慇懃﹐林別卓先生在大洋廣場﹑八味文苑風風火火地交了多少打筆仗的朋友﹐在已經逝走了的東華時報上﹐也沒少招惹是非﹗多少回傷透了好人心﹗他卻不楫不怍﹐還自知“頗具爭議性”﹐還沒到“硝煙滾滾唱英雄”的那個份上。
    時過景遷﹐有文章坦陳當年寬容林別卓傷人的劣跡而留下了遺撼﹐雖是舊話重提向人打招呼﹐卻也烘托出林別卓在澳華文壇獨具的禮品兼試金石的功能﹑只此一人的坦胸露乳的可看﹐雖然讀者儘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眼講他。
    實﹐他終究是我等中國人剛過來的那時代的產物﹐終究牽扯到一個美妙的“許諾”﹐幾十年牙牙學語養成的習慣﹐以及“痛苦不相通”的自保本能。就一介平民﹑一個幼時由老祖母帶回祖國的越南老華僑來說﹐吊在那許諾上﹐感覺上要比吊在現在的一句更近真理的臟話上來得容易些﹐或許顯得心眼兒裡的思量更純潔些﹑天真些。他1987年與妻兒移居澳洲﹔1988年起在紐省南部山區蘋果園﹑罐頭廠和木材廠當過工人﹐現為(Mission in Australia)移民英語家庭教師和獨立撰稿人。現在是實打實的一個普通人。
    所以大洋報【澳華文壇精品回顧展】中林布的自選專輯﹐硝煙全不見﹐談的是【關於妓院問題】﹑【讚美這樣的第三者】﹑【壯陽靠愛妻】﹑【關於人種改良問題】﹑【祝你性感和‘性’福】﹐稍帶兩小篇暖人心的【學說“對不起”】﹑【眷戀】﹐顯出了他還有的常人德性的另一面。他說到了烏托邦思想﹐說到了烏有之鄉﹐說到了理想社會和人內在具有的對永恆﹑無限和完善完美的渴望與衝動﹐人類對一個虛無的維度的追求﹐雖然他談的僅是妓院問題﹐卻表明林別卓先生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今天要他搖着撥浪鼓﹐躺在地上滾動着取悅高堂﹐他會幹嗎﹖我猜他象是肯定不干的。
    如今﹐資本家也可以入中國共產黨了(哪怕僅僅是這個問題的提出﹗)﹐【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也已經從語文課本中消失﹐它將無可辯駁地帶走一個時代有過的強音和遺憾﹐一個曾如此無情驅趕整個民族的前導幻影正在消失﹐歷史的牙床裡﹐現在是起勁地咀嚼起另一個詞兒了﹕“民族...”﹐我們的“民族”。這更象是個能天長地久的話題。人們已經在修改久遠的人造化石。通過文字﹑通過影象﹐通過挖掘歷史裡忽略了的性格埋沒掉的人物﹐並賦予那怕是牽強的新解說。歷史﹐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已經悄悄地不驚動任何東西地靈動起來﹐正在展現的一切有了更多維度的解說。終究對政治來說﹕“忠誠和信仰﹐是完全不重要的東西。”只有政客才喜歡讓下人痴迷這類東西。現實遠比觀念和言說更有力。我們的這個民族﹐象動物般地反芻﹐百年唱衰﹐今天卻在陳年黃頁裡嚼出了新鮮﹐總算有了進步。可惜﹐沉渣也在泛起﹐一時半點的水清不了。我的當年上山下鄉的夥伴﹐多有跟不上變化的﹐只能發牢騷﹐反倒象是自取其辱﹐反成了“化石”。好在你我是在澳洲﹐故國的事筆底下近實際上遠﹐並不真擱在心裡。而你我的下一代﹐現在離那一切更遠......遠點好﹐將來水清了﹐何愁他們哪天不會去痛飲“故鄉水”﹖
   我想﹐同林別卓先生的爭論探討﹐有了一個更新了的前提。
   眼下﹐誰不慶幸自己的下一代能生活在澳洲﹖
   這一點﹐林布先生該同我是一致的。我們一起真誠地祝愿他們。
   讀者你

2001年8月6日刊出在大洋時報【大洋廣場】



评论专区

reader2014-11-20发表
文字苍白,累赘,且太过时了。十年前损人的画像放到网上,作者用意何在?效果就是贬低自己。
进生2014-11-20发表
我的写作追求记录生活中呈现的“精彩的过程”,因此才有了配起对来的《速写》之一之二。如今它俩不可分离,此类文章在我是可遇而不可求。时限不在考虑之列。知道“守株待兔”的祖传成语吗?不过时的。建议您(Reader?)去捧读张劲帆先生的《生与死》一文比较好,不过。等等,不要再问我“用意何在?”劲帆那篇文理通顺的文章下面也有《评论专区》,几种意见都有,您会找到同道中人的。谢谢。人在澳洲,交换意见,礼貌要懂。再次谢谢,并欢迎指教。进生。
进生2014-11-20发表
我的写作追求记录生活中呈现的“精彩的过程”,因此才有了配起对来的《速写》之一之二。如今它俩不可分离,此类文章在我是可遇而不可求。时限不在考虑之列。知道“守株待兔”的祖传成语吗?不过时的。建议您(Reader?)去捧读张劲帆先生的《生与死》一文比较好,不过。等等,不要再问我“用意何在?”劲帆那篇文理通顺的文章下面也有《评论专区》,几种意见都有,您会找到同道中人的。谢谢。人在澳洲,交换意见,礼貌要懂。再次谢谢,并欢迎指教。进生。
reader2014-11-20发表
文字苍白,累赘,且太过时了。十年前损人的画像放到网上,作者用意何在?效果就是贬低自己。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