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鲁迅为何嘲讽《二十四孝》?
作者:俞瑞门  发布日期:2012-02-29 02:00:00  浏览次数:3107
分享到:
       在这充满创意的时代,在这继往开来的时代,提问,似乎比抒情更有趣。怀疑,似乎比接受更刺激。尤其是碰上了古董般的事物,要多问孩子们的感觉,那是自然。未必依靠老祖宗,那太久远.

      老祖宗们留下的东西,通常都有妙用。每家每户都有体会。如果老祖宗们,知对而进,知错而退,那对后辈子孙,善莫大焉。可惜,老祖宗们,人已逝,心未在,留下一部历史,却被鲁迅看出,内藏“吃人”二字。
       鲁迅本姓周,看周朝敬老重孝,自然心领神会。当他看到后世发明的二十四孝,却冷嘲热讽,写下一段妙文。原文如下: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现在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选自鲁迅《二十四孝图》)
 
       如此深刻,如此灵动,数落《二十四孝》,至今无人超越。可叹那个新文化时代,“非孝”之论刚起,即被淹没在前清遗老遗少的口水中,未得超生。难怪鲁迅此文问世,未得重视。
 
       如今, 时势不等人。人们稍不留心科学文化,就落后了。再不追赶,就更落后了。落在洋人身后,是耻辱, 落在子孙身后,算什么呢?
 
       好在当今的子孙,未必知道那位鲁迅是文豪,那些醒世作品也入不了课本了。如此,学过鲁迅的长辈,颇具相对优势,可以借势问自己,也问子孙:鲁迅为何嘲讽《二十四孝》?


上一篇:答东方涛先生


评论专区

安红2011-09-10发表
驷马难追,我们共同“起腻”,让华坨付账!
yin2011-09-09发表
一言为定,在华佗北京的酒腻子小店见,我“起腻”,你买单。
安红2011-09-06发表
谢谢怡红姐,有机会一定好好聊聊!
yinyihong2011-09-04发表
天下竞真有这等人,让您开眼了吧?书上有,世上有,我算是有幸开眼了。
新州作协2011-07-17发表
我们愿意考虑长沙周国环的建议,顺便请安红多写点。
安红2011-07-16发表
飞机晚点了;火车坐反了;出租车打不到;商店关门了,地图也没有买着;想找个人问问悉尼的路,可满大街一个人儿也没有看到(请用陕西话念,哈哈)——这正是当时初来乍到的我们的心境。官司是我们赢了,国格是大家丢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基因里偶尔也会裂变出一个怪胎,而怪胎是不会长久存活的。后来在不同的场合还见过“铿锵”女房东几次,远远地看过去,感觉正如同过来人之前所言:“您要是站得远远的,这种人的一肚子坏水溅不到您裤脚管儿一丁点儿……”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真正高兴的是,认识了过来人这么一个走出幕后,但尚未谋面的朋友。安红期待着——谜底揭晓举杯对饮的那一天!
安红2011-07-16发表
“我是嫩鸟才起巢 茸毛鸭崽初下河” 谢谢长沙周国环先生的鼓励和指正。作为一个业余作者,还是拱手谦让,深施一礼,先向澳洲文坛藏龙卧虎的前辈们道一声有请吧!
过来人2011-07-15发表
谎言连篇时毫无萎缩之态,颠倒黑白时能气吞山河,恩将仇报时更敢吞食生番;她吃准了无论白道黑道就能玩过你。要怎样不正常的土壤才能成批地孕育出这类“人渣”?您还是得认她是您的同胞。她输了,只是输在一块她错误选择的土地上,输在一块她不能称之为“祖先的故土”上。安红欢快的文字实在裹不住那黑色还是红色的悲哀。
长沙周国环2011-07-15发表
幽默是安红写作手法的特色之一,这更增添了文章的风趣,有时候还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红嘴白牙”,妙!这个词真个让人拍案叫绝。好! 三拍惊堂木,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真有你的。我服了。 “由红转白,由白转绿,由绿转黑”,哎呀,多美妙的词呀,真舒服。 “都做到了我们这一侧”中的“做”,可能是“坐”吧? 越看安红女士的华章,越感觉到她对修辞技巧的纯熟和写作手法的精湛。我觉得澳华文学网的讨论会应该继续下去,下一个就可以专门讨论安红女士。 安红女士赢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