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北楼口
作者:杨洛  发布日期:2012-03-07 02:00:00  浏览次数:2518
分享到:
       也许是因为方言中以讹传讹的缘故吧,自幼时起的印象中,应县东乡的“北楼口”总被呼作“北路口”。那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北路口就是指通往大同甚至蒙古大草原的关隘。但它仍然仅仅是幼时脑海中从陌生人口中传出的一个抽象的地名,那么干巴巴地在空气中浮躁之后传入耳中。
  几年之前,与一位名叫董可的老教师闲谈时,又提到了北楼口这个地方。细细探索之余,不仅有了充斥心胸的震惊。原来今天贫瘠闭塞的北楼口,在当年竟是南北货物流通途径应县必走的中转站之一,也曾经有过繁华富庶的景象。董老的姥爷就住在北楼口,是位家境颇为殷实的财主。他拥有自己的布匹店和粮店。而解放前,在北楼口与之财力相当的财主数目应该是可观的。董老幼时常去姥爷家玩耍,因而对北楼口曾经繁华的景象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
  旧时的北楼口是一座商业比较发达的小城,店铺林立,驼队和车队来来往往地运转着南北的商货。小城厚厚的城墙用黄土夯就,外面又砌以大青的城砖。城门上有巍峨的城楼,衬着南面倚着的大山,显得气势雄浑。
       北楼口城也曾以庙阁星繁而著称。武有关帝庙,文有文昌阁,而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西田寺了。西田寺内有一尊巨大的无常泥塑,面目狰狞,双手握有一副硕大的铁链。胆大些的顽童跑过前去,在泥塑的面前跺一下脚,握有铁链的双手就低垂下来,坐上铁链后再跺一下脚,顽童就被悬在空中了。
        但是,北楼口民众心目中最神圣的就数北岳恒山神庙了,当地人称之为“大庙山”。大庙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气势雄浑的庙宇,这座庙宇所供奉的主神就是北岳恒山神。里面最令人称奇的是数量浩繁的泥塑,据说这些泥塑里,从隋代到民国时期各个时代的都有,而且每尊泥塑都明确标有各自的身份。难怪董老师竟然不吝词眼,将之称为“中国塞外一座辉煌的泥塑历史博物馆”。至于在北楼口城内散布的其他小庙,据说数目也是不小,可惜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寺庙都在文革时代被彻底的毁灭了,连城墙都被人们剥掉盖了窑房了。其中最可悲的莫过于大庙山,它是被当时北楼口乡中的校长带领着学生们以破四旧的名义拆得片瓦不留的。本来已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但考核组的专家们到达时,已是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山头了。
  听罢董老师的一番陈述,我心中自读高中时起就横亘着的一个疑问就顿时释然冰消了,那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在北楼口举办的关帝庙会。每逢那一天,应县各地及邻近的怀仁县,浑源县,甚至繁峙县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北楼口。平日里躲在角落里沉默地褴褛着的北楼口顿时热闹了起来。望着那一车车满载着的从各处赶往北楼口的人们,我曾不止一次地心生疑惑:为何偏居山脚之下的北楼口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将方圆几百里的人们吸引着来到它的怀抱中?原来人们奔着而来的是北楼口留给人们的曾经繁华的记忆。连我也觉得不去看望一下北楼口就好像是愧对了家乡似的。带着这份半是憧憬半是愧疚的情怀,在一个盛夏的上午,我也情不自禁向着北楼口方向出发了。
   虽然早听了董老的介绍,可初到北楼口的一刹那心中仍然除了惊愕,还是惊愕。村北头是几排破败的砖窑房,构成他们的材质正是从老城墙上拆下来的一块块宽厚的青砖。当年一些刚翻了身的贫困乡民为了省事,不是像祖辈那样从山里取石材,而是就地取材将老城墙厚重的外衣给剥掉了。这些简陋的窑房早已被主人的后辈们不屑的遗弃了,凭任在岁月长河的湮没中荒草丛生,自然残破,直至消亡。而北楼口曾经雄壮的边城景观却永远的消失了,只留下这些破窑房南面不远处一段段残留的黄土墙坯,尽管残破的外观仍是掩饰不住骨子里的雄壮。
   北楼口的主街南北延绵了四里多,路两旁的民房都面朝街面开着门窗,看着那格局就可想象得到这些民房当年都应该是生意人的店铺吧。而乡村所难见的如此宽阔的街道,更是无语倾诉着当年它所承载着的熙来携往,忙忙碌碌的情景。伫立其间似乎仍可读懂那份大气的边塞关城的氛围。当年这条街上应该有去往关外的驼队,长途山路的崎岖之后,在路边的客栈短暂地憩息;还应该有晋中商人财货流通的车队,整顿修养时,有伙计们忙碌地搬出搬进的身影。也许已是残阳西斜,可北楼口的大小店铺和客栈却仍然在忙碌地接纳着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店小二的吆喝声,车辐的隆隆声,客商们的论价声都在曾经繁忙的小城上空交织着。于是,小城成就了南北货通的客商,也富了北楼口各家店铺的老板。
        可如今的北楼口人却在黄土地里没日没夜的劳作着,贫瘠的山头却总是有些不堪重负。本来祖先留下来的老城和寺庙是足够他们坐享其成的,可他们却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没能矜持住安分的心,亲手把一切都毁了,只留下唏嘘的叹息和困顿的遗憾。唯一能证明北楼口曾经繁华过的,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对于北楼口村中各个区域的“关前,关街,城里,城外”的称谓了。
   来到村西是一座气势颇为恢弘的关帝庙,也就是四月十八庙会的举办地。几出几进的大院落使人很容易地就联想起旧时的北楼口,可它毕竟是改革开放后的复制品。据说无论从占地面积还是建筑规模来说,它都远远逊色于从前的关帝庙。
       来到村南,只见生机盎然的绿将道道山梁点染得青翠欲滴。一条由北楼口主街延伸出去的蜿蜒山路,向南一直可通往繁峙,可通往晋中和河南,可通往全国各处物产丰饶之地。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这条曾经繁忙的山路已是沉寂得几乎看不见人影了。路旁一座依旧被称作“大庙山”的山峰上,曾经矗立着巍巍然的北岳神庙的身影,可如今只剩下对面山坡上据说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小的可怜的老曹奶奶庙。应县的民间传说中,老曹奶奶是阎王的妻子,主管十二岁以内未成年人的病痛和祸福,所以这座庙的重建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无论从财力上,还是见识上,乡民们都无法复制祖先的任何一部鸿篇巨制了。
     回来之后,偶然在网上看到由钦元天尊发的一个帖子:“北楼口,亦称碑楼口。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应县境内,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历代为兵家所重视。关口处有场面堡一座,为北楼口堡。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堡城正德九年(1514)筑,嘉靖二十三年、(1544)万历五年(1577)增修,周四里有奇,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北楼口堡,四面各开一门,今四门皆残存。城堡破坏严重,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从残存的夯土残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
  北楼口,因地势险要可协防雁门关而成为军事重镇,又因处于南北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上而成为繁华的商业小城,却在现代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深处迷失了的老人。

上一篇:打工惊魂


评论专区

进生2014-11-20发表
"其中最可悲的莫过于大庙山,它是被当时北楼口乡中的校长带领着学生们以破四旧的名义拆得片瓦不留的。本来已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但考核组的专家们到达时,已是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山头了。"不算“可悲“,反而少了将来的”名不符实“:我的故乡的《天宁寺》,门口挂着有国务院头衔的全国四大名寺的重点文物保护铜牌,文革中不也砸得稀烂?现在里面的菩萨,我是到过重塑的现场欣赏过的,全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现代产品。巧了,代码为1966
瑞门2014-11-20发表
可叹后人竟无力恢复晋商的鸿篇巨制! 我家乡上海的沉香阁,内存《道藏》巨篇,竟也在文革中散失。人文的丢失,何止这些!更在心脑之间。
进生2014-11-20发表
"其中最可悲的莫过于大庙山,它是被当时北楼口乡中的校长带领着学生们以破四旧的名义拆得片瓦不留的。本来已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但考核组的专家们到达时,已是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山头了。"不算“可悲“,反而少了将来的”名不符实“:我的故乡的《天宁寺》,门口挂着有国务院头衔的全国四大名寺的重点文物保护铜牌,文革中不也砸得稀烂?现在里面的菩萨,我是到过重塑的现场欣赏过的,全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现代产品。巧了,代码为1966
瑞门2014-11-20发表
可叹后人竟无力恢复晋商的鸿篇巨制! 我家乡上海的沉香阁,内存《道藏》巨篇,竟也在文革中散失。人文的丢失,何止这些!更在心脑之间。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