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六祖其人(四)
作者:华坨  发布日期:2015-01-25 12:33:26  浏览次数:3727
分享到:

乘慧能在路上迤俪而行时候,我们先说说这边的五祖。

五祖,法号弘忍,俗姓周。《经》注上说:原是山中栽松道人,许是从道教转入佛教的。(也有的书上说他是七岁出家的) 联想到《经》注中还曾提到过二祖慧可,说他精通玄微。玄微也是道教的内容,这就隐隐约约地揭露出了中国宗教变迁过程的蛛丝马迹。

在我们祖先的心智之光还很微弱的时候,信仰的是以物候崇拜和图腾崇拜为内容的原始宗教(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为人性逐渐地远离自然而成为自然的对应物、更因为种姓阶级制度的产生,发展起了以宿命论为核心的、以玄学为内容的巫教。那时候人的心智尚未成熟,一切听由天命安排,事无巨细都需占卜问卦(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人的思想放射出理性之光,人类开始尝试以理性对他们所面对的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控制。于是我们的祖先在巫教的基础上发展起了儒.道两教,后来又接纳了外来的佛教,这就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的主体结构。

其实,中国人自己的儒道两教,一阳一阴,本是可以互相弥补同撑天下的。汉高祖(公元前206年)就曾以儒、道两家来治理天下。但是到汉武帝(公元前140)时,因为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压抑下,就逼得中国的道教逐渐走偏了。道士们向着个人避世修炼、修真养性、寻找长生不老之术和空泛论世的方向发展,拒绝承担对社会的教化作用,也就放弃了治国安民的政治学的社会地位。这就使得同道教一样,以正视社会的消极一面为特点的、旨在承担教化社会职责的西来大乘佛教在中国有了市场。于是,佛教便取代了道教原来的政治地位在中国兴旺起来。如此一来,原来搞玄学的、不甘寂寞、耐不住贫困的,又坚持要吃这碗饭的道家子弟转而向佛也就必然了。至于民间众多的信徒们,真正用自己的头脑来探索真理的并不多,只不过是跟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随波逐流罢了——总得给自己找一种精神依寄吧!你看那些从大陆来的新移民,昨天还都信仰唯物主义,换了环境就纷纷改换门庭了,这情景跟千年以前差不多。

    说回五祖弘忍,本也是贫苦出身。弘忍小传说:他幼年时,因父母相恶,母子俩被逐出家门,母亲带着他沿街乞讨度日。那时他是不敬佛的,有故事说:有一次,母亲带他乞讨来到寺里,他一时尿急便往佛像上撒去,有僧人骂他,他却反唇相讥:三千大千世界何处无佛,你让我往哪儿撒呢?

    后来,在讨饭的路上他遇到了四祖道信,那时道信很不景气,孤家寡人在破头山上隐居。道信见弘忍可怜,便将弘忍收为侍者——免得亲自去挖野菜了。而后,道信私自为弘忍剃度以充学徒,并在化去之前将佛祖衣钵留给了弘忍。

自打弘忍当上五祖以后,就赶上了中国唐朝的好时候,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他的日子可是过得越来越好了。到慧能悟道决定出家这会儿,《经》中说,弘忍的门徒已有千多人。想吧,由他主化的东禅寺一定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一应具全;而且条凳食堂、通铺寝室也必不可少,厕所里的茅坑一排一排……

     还可以想象一下他高坐在法堂是宣法的情景:大厅的地上,青灿灿的秃脑袋门徒们坐了一大片……有正打哈欠的、有扣鼻屎的、有斜眼看着天花板掏耳朵的、有沾着吐沫在地上画姑娘的。我上大学听某些老师讲空洞的大课的时候和同学们就是这样。

    但是这里坐不下呀!可是有一千多人哪!那么,许多人就不得不坐在法堂外面。这里就更有得看了:有把僧靴脱下来散味的、有的解开衣襟用手掏来掏去在捉虱子、有的干脆趁人不注意猛地咬一口怀里揣着的酱狗腿,……

    可是这里还是凑不起来千多人啊呀!于是还得有一些人在前面的佛堂里诵经;那些把经已念得烂熟的正半醉半醒有口无心地哼哼叽叽,没人听得出来他在念些什么。更有些滥竽充数的索性就哼起了黄色小调,什么:“深山老林有道沟,一年四季温水流,不见神仙来汲水,只见和尚来洗头。”一类。有的干脆跑到背人的角落里脱了裤子摞管儿……这可不是胡说八道 ,在佛教里手淫不是什么罪过,而是修行自净的一个过程。

    亲爱的读者、尊敬的信徒们,不要一上来就指责我这是在污蔑;那时候当和尚的多是些生活破产的贫民,且不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说在唐宋年间,剃度为僧往往还是逃避刑罚的一种出路,因此这里面也不知道隐藏着多少个鲁智深和武松;而且您再往下读《经》就知道了,《经》中告诉我们,这里面好人不多,更没有一人是学佛有道的。




评论专区

读者2015-01-25发表
没想到一贯写“高大上”的华坨也一肚子“坏水”。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