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乜辛然102、八卦的作用
作者:苏诚忠  发布日期:2015-03-23 19:03:09  浏览次数:2211
分享到:

不等大家回答,乜辛然先开口,“如果他是位思想家,他的学说中就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如果他是圣人,那就一文不值。”

陆机就是不服,他说,“你别一天到晚说你的放大镜。孔子不就是说错这么一句吗?在他的环境下,谁能想到后来的发展。但儒家思想的确有很多亘古不变的东西。比如说孝道。我就不信哪个学派敢于反对孝道?”

乜辛然说,“的确,哪个学派都尊孝道。可孝道是什么?没人说得清。我们都知道,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前两种不孝是什么?”

陆机不假思索便说,“第一种是一味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以赡养父母。”

乜辛然说,“说得好。可孔子认为,父子之间应该互相隐瞒罪责,而不应该互相告发。”

陆机说,“这并不矛盾,出了事情以后应该互相包庇,没出事前要提醒父母别去犯罪。”

乜辛然说,“好,咱们退一步讲。孟子说,‘家贫,身为人子却不谋官禄以赡养父母。’是第二种不孝。可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不让出远门,怎么当官?”

这话说得潘岳心中一动。这说的不正是自己吗?

陆机说,“孔子说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个‘游必有方’就包括当官。”

乜辛然问,“那么依着陆大人的意思,当朝的李密是孝子,还是不孝子呢?”

李密是‘陈情表’的作者,在中国历史上素有讀《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之说,但《陳情表》里说了李密的确家贫却又不肯做官挣钱。如果放到二十一世纪,还真有啃老族之嫌。

这一下,陆机陷入沉思。

乜辛然知道这种文人雅集的举办次数不多了,大晋朝的地震将要开始,他仿佛听到地下的岩浆隆隆作响的声音,因此想尽量利用目前的场合来推广科学。

他接着说,“好,咱们还是谈谈易经的八卦吧。立象和设卦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画了一个卦象(其实,就是一个有序的符号系统。数字有序,文字无序)。创造了《易经》的古人,是希望用卦象来表达他的心意。我们说过书写不能尽其言,语言不能尽其意,于是古人又引进一招,就是用立象的方法,用数字把所有的事情列出一条一条的来,不但容易记忆,而且容易相互比较。可是,用设卦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真意。这样做行得通吗?”

台下每个人都好像在回避他的眼光,生怕他问到自己。
乜辛然没有提问,而是继续讲,“现在看来,古人也是没有办法!又想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别人,又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方法。急病乱投医就希望用一个数字或卦象表达一组意思,由于这组意思是常用的,那么一提这个卦象或数字,就能代表许多的文字,简单而节省。说了半天,就一句话,还是想利用数学的规律把意思表达出来,是一种愿望。”

下面的人一片骚动。显然,他们之中的大部分是听得懂的。

乜辛然接着说,“我们身边也有用数字帮助记忆的情况。出门后,经常记不住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出门的时候想好今天要做几件事情。注意啊,只是记住了数字而不是每件事情的内容,那么当你做完了几件事情后,一核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总数不够,就会去回忆当初的那几件事是什么,哪件事还没做。这样就不会忘事了。也就是说,数字帮助你回忆。大家想一想,语言文字的作用不就是帮助我们回忆的吗?现在,我们只要记住一个简单的数字就等于没有忘记那些复杂的,必须用文字才能完成的记忆工作。这是不是说,数字可以代替语言呢?这其实就是八卦的作用,八卦的作用和数字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书写方法上的不同。它表达的仅仅是语言的一个侧面。而这个侧面帮助我们记忆起了全部。”

乜辛然停了一下,没说话,希望有人能再说点什么,可是,没人说话。大家都瞪着眼睛看着他。最后,他开口了,“我还要强调一点,直到今天,数字还是不能取代语言。但是,没有数字的帮助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比方说,有一只箭从天上飞过,你用语言根本就没有办法将它准确的表达。它有多重?它飞得有多快?它射到目标上等于多大的力?它能够穿透多厚的物体?入射角度如何?它在某个时间点的位置等等。这些问题没有数字的帮助,你是永远也表达不清。”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