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游刃有余”辨析
作者:行迈  发布日期:2015-03-26 17:50:31  浏览次数:3074
分享到:

对“游刃有余”这个说法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可以理解为在行为操作中一种炉火纯青或行间里手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做事留有余地。这里来聊一聊我的理解。“游刃”可以是广泛地比喻有目的和有方向的行为。“有余”是指留有余地,即不以百分百的力气用劲,而是用大部力气,留下小部力气为完满达到目的而作最后的努力。若按“黄金分割”来说,所留余地约为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游刃有余”是我对人生的感悟,且认为这样做对达到行为之目的是普遍有效的。

  “游刃有余”大概首先来自于剑术。在真实的剑斗博弈中,若用全身力气向敌人一击,中心必然不稳。一遇“格挡”,必然要调整身体中心,而这便是敌人的“游刃”用“有余”之力将你刺杀的那个N分之一秒的空挡。相反,只用大部力气出击,一旦失手,余下的力气就可用来机动“闪避”或做二次闪击,至少可以虚晃一枪使自己恢复到主动位置。而如果你击中敌人,最后留下的余力是用来向前一挺或左右一拧,把伤敌转化为置敌于死地。如果你未留这个“余地”,在你刺伤敌人而没有余力之际,敌人的反戈一击反而会要了你的命,因为这时的你已经丧失机动性,而且要害暴露无遗。以上所说的 “余地”可以起到控制力量之方向,调节出力之节奏的作用,甚至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所以“游刃有余”在剑道中属于较高的境界。

 在军事对垒中,有经验的指挥员都会留下一支部队作为预备队。在战场上,相对的“势均力敌”是有的,而绝对的“势均力敌”是几乎没有的。在特殊地形下,一个团也可以暂时牵制一个旅,使战局呈现胶着状态。这时把预备队派上去,一股小小的支援力量就可以把敌人打得蒙头转向。预备队就是“余力”。这样的余力可以佯装支援大部队;可以形成两路夹击;也可以直击敌人要部;还可以替补己方缺口。这种小部队,所起的作用可以是其所占人数比例的好几倍。

 我想说的“游刃有余”,其实不只是在于力量的博弈方面,而是在于人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的小外孙煜杰这两天学会爬,是从摔倒开始的。起先他用力太大,总是会往前一扑,然后向一边摔倒,再翻个身,样子滑稽好笑。慢慢地他会下意识地留有余地,往前一爬,快冲倒时收住身子,往后晃一晃,稳住了,再爬下一步。两天下来,他连晃也不晃了,而是用大部力气挪动腿和手,再用余部力气把身子向前一拉。可见“游刃有余”体现于人的本能中。但是,人生中由于利益和虚荣的驱使,许多人会不自觉地忘记这种本能,而是对利益和虚荣趋之若鹜,使尽全力,结果不是事与愿违就是得而复失。我们往往看到,锋芒毕露的人不是最后的胜者。而有计划,有节奏,三思而行,量力而为的人往往会成为最后的成功人士。我体会“游刃有余”应该贯通于人的一生。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聊聊。

拿学习来说,读书有死读和活读的区别。我对活读的经验是: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要学会的内容上,而把另一部分注意力拿来做自己的想象、比较,质疑、和发挥上面。比如学习《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句时,主要是学会和记住“本性相近,习性相远”的含义。但如果不下功夫去理解,以后会把这句话记成“习相近,性相远”,而且把意思理会错。所谓下功夫,就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做比较和辩论,提问和解答等思想活动,这样才能理解深刻。首先我发挥想象,“性”可以指“本性”和“习性”。但后面既然提到了“习”,那么“性”就肯定是指“本性”了。原来此语是说人的本性差不多,而习性可以很不同。那为什么呢?是不是由于各人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和个人经历也不同,所以形成人的习性多种多样,各不相同?那么“本性”是什么呢?是“本性善”还是“本性恶”?还是没有本性?其实我是倾向于相信人是没有本性的。人们把自己的愿望和期待寄予对于“本性”的说法,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从来没有人能证明这一点。而“性本恶”的说法,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说等等仍然很畅销。这样一来,“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我的理解就在于一个“习”字上了。此“习”者,“教育”也。人,特别是成年人的习性,是由后天的教育造成的, 而 “本性”,除了因遗传的原因幼儿们有性子急和性子慢,胆子大和胆子小等倾向外,人生来基本没有什么成型的本性。就是少儿时期的那些倾向也可能和接生时的机械损伤有关;和父母在初生期中的育儿方式及诱导有关。而且那幼儿时期的倾向在成长过程中也都会因教育和经历的不同而改变,这在我们的社会和经历中已经得到证实了。其实“学习”这种行为包含了“学”和 “习”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学”知识和本事是首先在大脑对其建立印像,而通过“习”来反复加深和丰满这种新的印像,使之在大脑留下较深的痕迹,从而达到重复和长期的可使用性与可变通性。此“习”者,复习练习举一反三也。细想起来,是没有“习”就无所谓“学”,结果是学不到,或学不好。

     “游刃有余”的状态在思想和行为领域里含义更深。这里的“游刃”和“余刃”不分量的多少,而且相互转化。这也基本反应了“游刃有余”在行为状态中的实质:即“刃”有“游刃”和“余刃”之分, 但在其份量和作用的大小方面一定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成败是由“余力”、“细节”、或“最后五分钟”来决定的。“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说的就是用最后那一点点“余力”来扭转局面的故事。结果就有了“百二秦关终属楚”和“三千吴甲可吞吴”的历史。

再拿说话来说,智者说话必是“三思而后言(行)”。因为说话是一切行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直接而快速地反应一个人的特质。其实何止是说话,智者更会“吾人三省其身”。而其“三思”和“三省”不可消极地理解为迂腐,而是要积极地理解为做人要达到成功所必备的那种“有余”之力。此“余力”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只有懂得不断进取和提高的人,才会在每做完一件事或每说完一种意见之后马上从做事的结果和说话的反应中总结不足之处,找出下次做事和说话的调整提高之处。智者的“游刃”更容易成功和得到尊重,都是得益于施展这种“有余”之力的结果。换句话说,把一件事情做绝,或把一种意思甚至一种主义说的太绝对都是不合理,最终也是不会成功的。比如说什么“永远”如何, 或“永不”如何等等的话,做宣传时有人那么说,可要是谁相信了,那他就是大傻瓜,要不就成了假历史和假科学的奴隶了。 “事无巨细”;“话无遮掩”。但绝对没有“绝对”的一说。说话的艺术可总结为两点:一是要把话说活了,就是让听的人可取可舍;二是别把话说绝了,就是让听的人有斟酌和修改的余地。这便是“游刃有余”在说话中的体现。诸葛亮“草船借箭”时,并没有肯定哪一天会有风。而是在风来了那天,他才发令草船出发。从来下“军令状”的将军都是被迫的,主动下军令状的将军一定是草包。

 “游刃有余”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只是一种提倡,提倡和鼓励人们“留有余地”和“再接再厉”。而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安排时间,花钱,交友,谈恋爱,找工作和做工作等等,都要努力做到“游刃有余”。这些说来就话长了,各人自己去体会吧。


上一篇:迎春二曲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