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玻璃做的。是把银子变成粉末涂在玻璃上的。”
“怎么涂的,能沾得住吗?”
“用一般的方法是沾不上的,但是经过化学方法能让它们结合,这叫做银镜反应。”
于是,乜辛然就给她解释,怎样用石英和硼砂加高温后制成玻璃。
“那咱们也能做吗?”韩江水问,
“当然能做了,我现在没有时间做。葛洪和马莹正在做这个实验呢,他们正缺这方面的帮手,你要是有兴趣的话,你们仨可以一起做。你看这是石英的照片,其实就是沙子。这里是硼砂的照片。” 于是,乜辛然从电脑上将硼砂的照片找出来给几个女孩看并说,“只要你弄明白这两样东西,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玻璃的熔点不算高,大概是600到1000度。具体数据你一查就知道了。但是,一定要记住,硼砂是剧毒的物质,只要几克就能要了人的命。所以一定要按照防毒要求操作。”
“有兴趣倒是有兴趣,就是,没做过,怕做不好。”
“没关系,一次做不好,做两次,两次做不好,做三次。你都能飞上天了,还怕什么?而且,有葛洪、马莹和你一起做,只要动脑子,动手勤快点,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那我来试试吧。乜先生,什么是‘克’?”
“啊,我还忘了,咱们该着手制定度、量、衡了。”
关于玻璃的制造,乜辛然说过很多次了,只有这次才引起了韩江水的注意,这说明选择适当的时候告诉别人一件事有多重要。只有人数少的学徒体制才可能有这种条件,大规模的现代教育没有这种可能。现代教育的失败在于要求学生在任何微小的细节上都追随老师的步伐。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学生肯定失去了个性。所以,能训练出天才学生的老师,他们所付出的辛苦不会被常人看到。
一连两个星期,韩江水天天泡在葛洪的实验室内。马莹三人查电脑没完没了,连乜辛然的电脑时间也给挤了。不过,这仨人不做则已,一做到底。真的让他们做成了显微镜专用的无色透明的玻璃。乜辛然特别高兴。不久,平板玻璃问世,虽然玻璃的面积仅仅是20x20厘米,并且没有玻璃刀,不能裁。这样,清净山的房屋就能安装玻璃窗户了,而且还建造一个不大的玻璃温室。
乜辛然教学没有课本,走到哪里说道哪里,比如。有一次,在给姑娘们播放小甜甜的歌曲‘学海无涯’第一句就是“圆圆的地球上,”有人问“什么是圆圆的地球?”
于是,乜辛然给大家讲起了天文学的知识,“我们住的地方就是圆圆的地球?”
“不是天圆地方吗?” “那我们不会掉下去吗?”
几个女孩叽叽喳喳的问起来。
乜辛然解释说“那种说法是一种想象的说法,不是事实,没有根据。”
“那么怎样才能有根据?”
“这就要知道什么是万有引力了,为了说明这种力,我们要做几个实验。我们现在的设备做这个实验还很困难,我只能从理论上讲解一下。”
讲完了,乜辛然又想起定义度量衡也是一个非常棘手到问题。要是挚虞在就好了。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按照这个标准,乜辛然根本没办法开展工作。采用过去的标准是,“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距离的千万分之一”还是不成,最后,他自己定义,就是他那个平板电脑的对角按照17.78厘米算,然后定义出,一米的长度。按照,国际标准的做法,也制成一个陶瓷做的原始标准,存放在标准局中。其实,制定度量衡标准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的定义。所谓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过去中国人的几何概念来自天圆地方,因此,相应的进位是四位设计一个字。比如万、亿、兆等,相差都是四个零。
乜辛然在黑板上接着写下了,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他说,“但是,我们今后把它们的定义改成相差三个零,也就是说:
千=1,000,万=1,000,000,亿=1000,000,000,兆=1000,000,000,000,
京=1015,垓=1018,秭=1021,穰=1024,沟=1027,涧=1030,正=1033,载=1036,极=1039。”
“为什么要这样改变?”有人问,
“因为用三维立体的定义最贴近物理的事实。也就是说,每三个零变一个字。过去,我们看到2,000,000,000后,要从个、十、百、千、万开始数到二十亿。但是,采用新系统,数出三个逗号就知道是两个‘billion’。所以,在清净山制定数字标准的时候,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根据逗号来数,这样至少快了三倍,而且大大提高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