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中国人的哭墙在哪里?
作者:刘文武  发布日期:2015-05-21 22:01:42  浏览次数:3923
分享到:

昨天到向往已久的圆明园遗址一游,至今仍觉得心中扎着一根刺。

大约下午4时左右,我转完了福海,走向西洋楼遗址。那里是当年那场浩劫的见证,别的地方可以不看,那里不能不看。我担心去得太晚,错过了。

我怀着朝圣的心,走在两排霜叶凋尽的行道树之间。呼啸的北风,平添肃杀之气。

一路上,一队队游人在导游带领下也往那里走。那个让中国人椎心泣血的地方,有那么多人去朝觐,我感动莫名。

快到了。隔着一道窄窄的浅水域,隔着一片高高的铁丝网,我看到了那些断壁残垣。

我的脚步把我停住了。

那里面人来人往、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骑石照相者有之,嬉笑喧哗者有之,追逐打闹者有之。

我到欢乐谷了吗?这里就是浩劫后的遗址?我无法在这种情形下进去凭吊。

我坐在路旁冰冷的石板凳上,久久站不起来。

不知为何,就想到以色列的哭墙。灭国两千年而能再复国,流散全世界而有凝聚力,是不是因为有那一道哭墙?犹太人在历经多少屠杀、灭族、亡国之后,在历经多少困顿、逃难、流亡之后,今天仍能以财富和诺奖傲视世界,是不是因为有那一道哭墙?那是怎样的精神支柱?

我们中国人的哭墙在哪里?

一批批游人往西洋楼遗址走去,一批批游人从西洋楼遗址出来。他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他们回去有照片可以向亲戚朋友夸耀了,茶余饭后有令人兴奋的谈资了,可喜可贺啊!

坐得太久,全身发冷,脚已麻木,心更麻木。

日薄西山,游人渐稀,我才站起来,进入那片向往已久的圣地。

暮色如黑纱披过来,圆明园遗址终于露出真容了,冷清、肃穆、悲凉。

很久没写过诗了,在那种心情下,诗句却自己涌出来:

 

            劫 火

        ——凭吊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的西洋楼遗址

          凭吊时残阳正如血

          冰冷的颓垣由白转红

          恍如劫火重新焚起

         

          望向那道石拱门

          一步跌入时光隧道

          当年那场地狱火

          一路暴泻到我睫前

         

          蛮族劫掠的魔爪

          撕碎古国荣耀的霓裳

          夷人肆虐的蛇焰

          燹尽帝国腐朽的躯干

         

          历史轰然坍塌

          巨石如雨崩落

          英法联军的军靴

          践踏着我的心头

         

          百年冰风吹不尽的劫灰

          随暮色蒙蔽我的视野

          百年冷雨洗不尽的耻辱

          随暮寒侵彻我的骨髓

         

          以手轻叩劫后的残石

          赫然听见警世的钟鸣

在如血的黄昏,在冰冷的月夜,你当然能听到那些断壁残垣向你哭诉。但是,即使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如果你有心去听,你一样能听见的,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把圆明园遗址当作中国人的哭墙。

如果你只是来观光,请尊重你自己的行为,管好你自己的孩子。别急于占位,别忙于拍照,别喧哗嬉笑,别追逐打闹。

如果你悲恸于中国人的苦难史,请到圆明园遗址一哭。

2013.3.11于北京




评论专区

alex2015-05-26发表
不哭而乐,是民族素质和国家文明程度的某种折射。
进生2015-05-23发表
这首先是慈禧的大清帝国奉行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统治信条下的产物。所以,21世纪的中国人,若真想从历史里参悟点对得起子孙后代的思绪,就得看到圆明园的耻辱,是双重的,一如所有的墙都不会是单面的一样。否则,连认祖归宗都做不到,还能谈论其它?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