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澳华文学是一块不断崛起的新大陆—也谈“澳华留学生文学的衰落和嬗变”(四)
作者:何与怀  发布日期:2015-08-06 15:46:47  浏览次数:3288
分享到:

(四)嬗变: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澳华文学开始摆脱上世纪

九十年代澳华留学生文学常见的题材和架构,展现比较宏大的视野  

“大湖口笔会”谈及“澳华留学生文学的嬗变”,但可惜没有深入,或者可以说没有真正地探讨“嬗变”的问题。所谓“嬗变”,其意思可谓“演变”、“特征或条件的彻底改变”、“蜕变”。就文学来说,在个别作家身上,表现出文字风格的变化、布局结构技巧运用的变化、题材体裁趣向的变化、主题思想开拓上变化,甚至会出现整个文学观、政治观、人生观、哲学观的变化。一个文坛,相应地也会因一群作家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家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说来,深入讨论“嬗变”这个话题是非常有趣更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仅以若干作家若干长篇作品为例,大致以题材架构、主题思想、技巧手法三大部分论述,其实,在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中,这些都是有机相连的,本文的处理只不过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无非在各自部分略有各自的则重点罢了。话说回来,以个人之功要对此进行真正全面深入的探讨肯定力有不逮,不尽如人意。

就让我们一起审视一下吧。首先,就上世纪九十年代澳华留学生文学常见的题材和架构来说,我们看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澳华小说及其他文类的创作慢慢开始有意无意摆脱,展现比较宏大的视野。  

刘熙让

刘熙让(笔名“刘澳”或“刘奥”)以他近二十年的长篇小说创作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他1995年出版的《云断澳洲路》(北京群众出版社),力图全景式地展示中国赴澳留学生充满血泪、历经生命磨难的人生境遇。从作品架构、故事内容以及主题设置来说,这部长篇小说可谓当时澳华留学生文学的标准样本。他于1999年出版的另一部长篇《蹦极澳洲》(北京群众出版社),涉及面有所扩大了,既描摹留澳新移民的卑微而尴尬的生命景观,也揭示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中国大陆人的生存景况。而他于2004年出版的《澳洲黄金梦》(北京群众出版社),则是长达五十六万字的澳华历史小说。作品描述清咸丰年间,王振彪等华工飘洋过海,在澳洲淘金致富,招致欧洲淘金者眼红,竟然不择手段火烧中国村。王振彪率领华工以其独特的斗争方式顽强地生存与繁衍下来,把中国的优秀文化移植到澳洲土地上,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王振彪等华工成为澳大利亚联邦的开山鼻祖。从1850年到2003年,一代又一代的澳洲华人前赴后继,从奴隶到将军,凭着发家致富所奠定的经济实力,从澳洲这座金山的低谷一步步向着峰巅攀登上去,为中澳两国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熙让从一百多年前在澳洲淘金的第一代华人写起,以四个华裔家庭的五代人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在立体的时空转换中,写出澳洲华人艰难的生存境遇和在这境遇中不屈的生命形式和奋发精神。刘熙让最早的关注者郭媛媛就说,从催人泪下的《云断澳洲路》到令人捧腹的《蹦极澳洲》,再到历史小说《澳洲黄金梦》,这位作者的文学创作总是以新的面貌让读者为之眼前一亮。(见郭媛媛:《漫游澳洲的中国骑士——刘奥小说论》,《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60-65页)另一位论者苏海平更指出,《澳洲黄金梦》这部史诗般的长卷展示和讴歌四代澳洲华人奋斗成长史,填补了一百多年前从中国来到澳洲的华人祖先的文学历史的空白。(见苏海平:《华裔澳洲人的认同:评〈澳洲黄金梦〉的主题及艺术特色》,墨尔本《华夏周报》,2005年9月9至23日,网络。)

再过七年之后,刘熙让又来一个华丽转身。他于2011年7月出版的三十三万字的《网上新娘》(作家出版社),则完全是悬疑、侦探、推理小说了。故事中,澳洲汉学家查尔斯·霍歌教授的情人何莉莉及私生子在悉尼住宅惨遭不测。查尔斯、何莉莉的未婚夫卢杰,以及查尔斯的妻子阿曼达·霍歌都成了犯罪嫌疑人。警官阎超凭借一把刺死何莉莉的战国匕首,走向寻找死者头颅的漫长之路。最后,一个U盘抽丝剥茧,在墓地做出大揭秘。这部小说以一起真实命案为基础,通过一场难以想象的婚外恋游戏和一起神秘莫测的凶杀奇案,用暴力美学手法,加上福尔摩斯般的侦探风格,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斯蒂芬·金式的推理加以演绎,展示一种全新的婚恋观,散发婚姻与恋情的内在张力,读来痛快淋漓。  

沈志敏

沈志敏的例子同样非常具有示范意义。他于1990年从上海到澳洲后写了不少小说,反映来自中国的留澳学生的生活,有些相当优秀,但他那时的作品总的来说格局不大。2006年6月,沈志敏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动感宝藏》(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下就获得更大的成功,荣获台湾侨联总会颁发的2007年“华文著述奖小说类第一名”奖项。这部作品的格局就大大扩大了。它描写三个少年(在澳洲的中国学生、澳洲国会议员的儿子和澳洲土著后裔)在一次“红坊区骚乱”中不期而遇后的一系列故事——在澳洲大地上的流浪、探宝和历险。这三个走到一起的少年凭借自己的才华,面对纷繁的世界,努力做出正确判断与抉择,富有动感地证明了个人生活的本来意义。2011年7月,沈志敏出版得到澳大利亚南溟出版基金赞助的《堕落门——沉沦澳洲的中国男人》(台北酿出版公司)。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叫“老谢”,他在国外一心想混出个人模狗样。后来,他莫名其妙地发了财,让他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一会。回到澳洲,老谢又胡里胡涂破了产。时间能淘汰老谢的生命,时代却无法淘汰老谢混迹海外的形象。2012年6月,沈志敏出版了长达三十多万字的《情迷意乱,那辆澳洲巴士》(和宋来来合作,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这是一部旅游文学长篇小说。书中真实地描述了不同层次的中国人在澳大利亚旅游过程的言行举止,以及对澳洲风土人情、社会结构的各种理解。

林达

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林达(原名魏抗凝)显然在语言文字和文学思维上皆有天赋。到了澳洲后,两部出色的中篇小说《天黑之前回家》和《最后的天堂》于1998年分别首发于上海的《收获》和广州的《花城》这两种重要文学杂志上(后收进她的中短篇小说集《女人天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6月)。这两部中篇均是关于出国留学/漂泊的故事。此后,林达停滞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有让觉得她偃旗息鼓的意思,或被怀疑江郎才尽。她给我的解释是工作太忙了。也许,这是许多作家都曾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挣扎、突破时期。幸好,2012年8月,林达出版她第一部长篇小说《金融危机600日——经纪人手记》(广州花城出版社),其架构和内容和她以前的作品相比完全改变了。这部来自中国大陆的华尔街经纪人的“手记”可谓步步惊心。这位经纪人周旋在华尔街对冲基金的狼群中,亲历了2008年美国股市一路狂升又一路狂泻的疯狂。林达凭着她的文学功力,加上这十几年来在悉尼金融公司工作的经验,小说现场感十足,文字跳跃着漩涡,零距离重现华尔街股灾、美国房产泡沫、雷曼破产惨景……书里有种种故事:联手做庄,买空卖空,内部交易,操控股价,黑幕融资上市公司;游戏翻盘时,预谋者将同谋者出卖,而知情者在法律面前,奴颜婢膝保持沉默;又因女人的加入,这一切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此书足够让人掩卷沉思,虽然讲的其实是一个人算不如天算的故事——“人算抵不过天命”可视之为林达时而清晰时而隐蔽的哲学思想,现在《金融危机600日》这部长篇中显然听到她早期中、短篇小说所抒发的感悟、认知的回声。但是,林达已经彻底跳出当年留学生文学的题材和架构,在这部长篇中所展现的视野让人眼前一亮。  

毕熙燕

1990年移民澳大利亚的北京人毕熙燕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及研究生毕业,出国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来澳后就读悉尼大学,取得了文论与古典汉语学博士头衔,此后一直在学校任教,可谓标准的科班出身并拥有学者身份。她在深造和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坚持中英文写作和翻译,并于1997年和1999年两次赢得了澳大利亚国家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文学创作基金奖。译著有《陆克文——一个会说中文的澳大利亚总理》《悉尼歌剧院》等,英文有中篇小说《遛狗》《车位》等,至于中文作品就更多了。例如,1998年出版的九位女作家中短篇小说合集《她们没有爱情》中有她的作品;2000年,她与刘海鸥合著的短篇专集《桥上的世界》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2006年,她在中国杂志《小说界》六月号发表“非虚构纪事”作品《双色眸》。作品以写实又诙谐幽默的笔调,于平静中将多年的异国家庭生活娓娓道来,让人通过“多年洋媳妇”的眼睛看到了真正的异域文化风情,在笑意连连中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这里只着重谈她的长篇。1996年,她的长篇小说《绿卡梦》由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此作跨越八十年代“语言学校”时期到九十年代中国留学生争取居留运动时期,广泛而又生动地展示华人和西人众多阶层的生活以及各色各样人物的命运,被认为是一幅“全景式精细长卷”。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但更可喜的是,2003年1月,毕熙燕在澳大利亚艺术理事会(Australia Council for the Arts)的赞助下出版了另一部长篇《天生作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描述五个女人不凡命运的小说。第一个女人,人们只知道叫她“四奶”;第二个女人,在外人看来应该是四奶的二媳佩珊;第三个女人,是作为佩珊的女儿,却和四奶更亲的小六;第四个女人,是小六的洋婆婆洛丝;第五个女人是洛丝的童年好友芭芭拉。这五个女人来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接受的是高下悬殊的文化教育,又各自走出了一条富有独特意义的生活道路。四奶是中国旧时代的传统典型,佩珊算得上是中国最早一批新女性,小六是改革开放时期走出国门的留学生,洛丝是移民澳洲的二战犹太幸存者,芭芭拉是匈牙利纯粹的贵族后裔。以小六为中心,她们相互映衬、殊途同归。

这部描述五个女人命运的长篇小说《天生作妾》,进一步跳出留学生小说的格局。在小说里,根据人物的变换,其时代背景跨度很大,从中国到欧洲,再到澳大利亚;从二十世纪初期,到接近世纪跨越。在结构上,本书以人物划分章节,每章重点描写一个人物,同时引出他人事迹,并造成悬念。这样,每一章既是独立成篇的故事,又与其他章节互为补充。毕熙燕博士以她多年来长期浸淫于文学领域的经历显然获得扎实的写作功力。由《绿卡梦》到《天生作妾》,毕博士也提供了一个研究澳华留学生文学“嬗变”的样本。  

田地

1989年年底从辽宁来到澳洲的田地原本就是一个作家,1993年重新开始在澳发表作品。他是个快枪手,创作量大,内容广泛,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的是,他把男女间的性感觉揣摩得细腻纤微,俨如成了性心理专家。例如在一组引人注目的“的士系列”小说,呈现一个华人出租车司机(田地本人曾有留澳学生/出租车司机身份)和各个阶层、各个种族人士的连串艳遇,使这个系列成了某种跨文化性爱历险记。2003年5月,田地收集此前写出的二十篇作品,出版《田地短篇小说集》(中国文联出版社)。此书展示当时他们这些华裔移民苦乐悲欢的生活画卷;此书也可以看作是田地对他此前的留学生文学写作的告别礼。

2008年3月,田地和墨尔本作家李洋合作,出版长篇人物特写《陆克文:总理是位中国通》(新华出版社);这本传记性著作主要讲述澳洲总理陆克文自少年时代的穷苦生活、经青年时期的求学、到后来成为一名外交官并最终走上政治道路的不平凡经历。这种由平民阶层最终走上联邦总理位置的历程,给每个澳大利亚人带来一种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梦想的希望。同时,此书以澳国总理大选为主要背景来讲述陆克文的家庭和家人、陆克文的“中国通”身份和个人施政才能,其中穿插讲述澳国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和普通人的政治生活,乃至中澳关系的发展,让读者津津有味地从微观细节上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而田地,作为这部书的作者,显示了一个曾经的留澳华裔学生对这个入籍的西方国家的认知和热爱。

也是和李洋合作,田地编剧的电视剧《穷爸爸富爸爸》于2008年5月份开始在中国各地播出。该剧引人入胜的故事已广为人知:北京出租车司机老王受老战友赵一本重托,别母离子远赴澳洲给赵一本的女儿露露做冒牌“陪读爸爸”。不料,意外迭出,有去难回。最后,在老王的帮助下,露露不但顺利完成学业,更与老王产生了真正的父女之情。在此期间,老王和心底善良的台湾女房东之间也演绎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穷爸爸富爸爸》采取直面人生的手法,追问社会表象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涉及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无从躲闪的内心矛盾和生活冲突。作为编剧,田地和李洋无疑是成功的。  

刘海鸥

刘海鸥是四十多岁才“留学”澳洲的老留学生,是正儿八经的“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虽然最后因病没有学成)。她在九十年代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如别出心裁的以一个灵魂作为主角的《假如灵魂可以哭泣》(《她们没有爱情──悉尼华文女作家小说选》,墨盈创作室1998年出版,页193-211),但写得最多的是散文随笔纪实文学。2004年12月出版的那部获得澳洲南溟出版基金赞助的《海鸥南飞》(中国文联出版社)是她在这以前写出的这类作品的总结——这是一个中国中年女人在澳洲的一连串的故事。2013年6月出版《半壁家园》(蓝山书坊出版)则可视为反映她思想视野所达到的广度的代表作。正如刘海鸥在《海鸥南飞》的《序》中说:“父亲在四十年代为我取名海鸥,意为向往自由,我的一生都在寻找自由的真实意义。当海鸥南飞,她找到了。澳洲是我的自得之场,在此我的精神突破约束,终得自主。”(刘海鸥:《半壁家园》“序”,蓝山书坊,2013年6月,2页。)她花费十几年时间写作的长篇百年家史《半壁家园》,就是她以自由自主的精神去追求历史真相的结晶。此书语言平实,内涵深刻,将家庭、家庭成员以及家庭周边人群的命运与风云诡谲的时代变幻紧密结合,从一个侧面描绘出百年来中国人的苦难历史,对中国大陆人所共知的“历史”进行了颠覆。她说:“我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我所学过的历史不过是强权者的历史,是由胜利者任意涂抹,美化自己,丑化对手,捏造事实,掩盖真相的历史。由此我们曾经长时间地被愚弄。”(《半壁家园》“序”)她因而提出这样的勉励:要做一个真正的泱泱大国的人民,明辨是非,以数千年的民族英雄为表率,“不随波逐流而常怀哲人风范”。(《半壁家园》“结束语”,445页。)

纪实文学是以非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报告文学、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等多种文体,其写作借助个人体验方式如亲历、采访等,或使用历史文献,如日记、书信、档案、新闻报道等。刘海鸥对这些文体情有独钟。她的父亲、中国著名苏俄文学翻译家刘辽逸先生去世后,她便开始把父亲的文字输入电脑,两年后,一本500页厚重的纪念册《爸爸》诞生了。在编写《爸爸》一书的过程中,她对刘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了十年的时间收集资料和写作,走遍父母足迹所到之处——走访了安徽老家、南京、广州、香港,去台湾三次,还有网上。就这样她于2012年完成了刘家百年历史的纪实文学《半壁家园》。接着她又用了两年时间整理她去世的姐姐刘海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日记。这些日记文字流畅,文彩四溢,整体看简直就是一部小说。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这些日记记录了她在兵团凄惨悲摧的遭遇。在姐姐忌日十周年的时候,刘海鸥以《夕出阳关》这本书献给她的在天之灵,并献给一切曾经把青春热血无谓抛洒的人们。

谈到刘海鸥这位女作家个案,有一个情况很有意思。最近,刘海鸥又弄好了一本准备出版的书,书名暂定为《游必有信》,副标题是“留澳中国学生的四十五封家信”。这是她从1988年初到澳洲至1994年获得澳洲永久居民身份期间给北京父母所写的信件。这些信 件这二十多年的信件详细地记录了她和她一家人以及中国留学生在澳洲的生活,也记载了澳洲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变化及大小事。这部作品往大了说可以看做大陆中国留学生在澳洲扎根的一部民间史,往小了说至少反映了一个留学生家庭的移民故事,看似又回到留学生文学题材,但刘海鸥重新留意、整理这些家信,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今日作者的视野、心态、思想早已不是当年可比的——她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思想境界来检视、处理这个题材,同时亦会以这种视野、境界预期读者可能的反应。这里会出现一个文学主体性——创造主体性、对象主体性、接受主体性——互动及实现的很有意思的现象。

刘海鸥对“捡起历史的碎片”乐此不疲,她还有两三部这样的书正在进行。她这个写作很有意义。就像她意识到的,这不仅仅是她家族的事情,她这些作品与民族的历史休戚相关,甚至就是民族历史的一个部分。

…………

这些例子非常之多,其实不需要一一列举。可以干脆地说,当年澳华留学生文学作家,只要他/她以后继续写作,不少人的作品基本上都摆脱了自己原先轻车熟路的架构和内容,努力进入新的领域,展现比较宏大的视野。( 未完,待续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