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偶然乎?必然乎?
作者:张光武  发布日期:2015-08-21 20:32:26  浏览次数:2810
分享到:

每年 4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因为这一天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逝世日。他们的作品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也影响着我的人生。  

guangwu.jpg 1966年“文革”开始时,我上小学4年级,1969年当兵时不足15岁。我的第一个“首長”是1962年入伍的四川兵,矮个头、突颧骨、凹眼眶、尖下巴,刀子嘴、豆腐心,看我喜欢读报(那时连队有解放军报、战友报,尼克松访华后增加了参考消息报),对我说:“小张,抓紧时间多学习点东西吧”。就在他的鼓励下,我去找能够找到的书来悄悄读。那时连队经常外出训练、居无定所,主要驻在农村老百姓家中。渐渐的我发现农村老乡家就是“图书馆”,在他们的桌上、炕头,甚至装针头线脑的簸箕里,常有一两本旧书放着,我见到的有“现代小说”《敌后武工队》、《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游击队》、《林海雪原》等;有“古典文学”如《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施公案》、《包公案》等。这些书有的很破旧,页码不全,甚至只剩半本,可能是准备糊墙用的,但都成了我的精神食糧。记得在老乡炕头看过一本《中华文选合订本》,上边有唐诗宋词、柳宗元的散文,元代的剧本等等,除了原文以外,还有注释,对近似“文盲”的我来说,真有雪中送炭之感。有大学问的人读书一定是读原文,写注释;有中等学问的人是读原文为主,偶读注释;我则是读注释为主,对照原文,现想起来都汗颜。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他描述的“惑阳城,迷下蔡”美女形象给我印象极深。这对当年不知色为何物的我说来,无疑具有“启蒙”意味。此外,老乡家还有许多“黑书”,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三家村札记》等等。批判“三家村”是“文革”开始的标志,《三家村札记》一书被钦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所以我读“黑书”时,会格外小心,为了掩人耳目,我包了个“人民日报”的书皮,生怕被人知道。如今《三家村札记》一书摆在我书橱最显眼的位置,看到它,就想起当兵的时光。在老百姓的炕头,我还读过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本小册子,不厚,但它是我读的第一本哲学方面的书籍,眼前似乎打开一扇窗户,知道了房顶之外还有蓝天。2013年我去云南腾冲旅行,专门去和顺古镇瞻仰艾思奇先生的故居,告慰这位引导我前行的先辈。

1971年“913事件”的发生,导致1973-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部队成立了“理论小组”,下发了“儒家经典”(供批判)、“法家经典”(供宣讲)若干,什么孔子谈话的记录稿,孟母拆迁的路线图,商鞅改革的总结书;什么王阳明的谈话,李贽的批示,盗跖的吐槽,秦皇的纵火;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还有传说、故事、野史、轶闻等等扑面而来。对于只有初中未毕业的我来说,读“经典”无异于读天书。好在党中央知道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浅点,怕我们读不懂历史经典,专门找了一帮人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写文章、写辅导、点明“批林批孔批周公”的深远意义。当时的一景是报纸上历史及理论文章特别多,篇幅还特别长,文章结尾总有“下转第×版”字样。对于“批林批孔运动”,历史自有评价,但是,该运动对我的“副作用”是给了我接触历史经典,学习中国历史的机会,使我有机会读了一些祖国历史的书籍,这些“教材”事实上影响了我的人生。没有这些“学习”运动,我不可能知道中华文明如此灿烂,中华文化如此博大,中华经典如此精深,中华传统如此悠久。  

1974年的夏天,我们连队在河北定州清风店农场种水稻。插秧完毕后,进入田间管理阶段。我们的任务是保证水稻田的灌溉。大家在田间用稻草搭了一个窝棚,两人一班住在草棚里,夜晚依次给每畦稻子浇水,整整一个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劳动单调而重复。在“批林批孔”和“学马列”的大背景下,我在劳动之余,闲着没事,也没有可读之书,于是就读起了马列的原著《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囫囵吞枣,半知半解,总算有个印象。2007年10月,我去比利时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布鲁塞尔大广场见到白天鹅酒吧的一霎那,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30多年前在水稻田里读《共产党宣言》的情景。因为,白天鹅酒吧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地,墙上斑驳的铜牌上写着:卡尔·马克思1847年在此度过。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写作了改变人类历史,也在某种程度改变我人生的《共产党宣言》。今天的白天鹅酒吧显得有些陈旧,我去的时候是非营业时间,两个“嬉皮士”坐在台阶上晒太阳。30多年过去了,世界和自己多有改变,由于职业的原因,我已多年不读政治理论书籍了,但触景生情的我,还是在心中默念着《共产党宣言》中的名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谈到读书,恩科斯写的《反杜林论》对我影响颇深。其实到今天,我也没搞清杜林是何许人?恩格斯为什么要反对杜林?革命导师的观点我更是无从理解。但是,在这本书中,恩格斯引用的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第一次接触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知识,同样也第一次了解到历史、宗教、古希腊传说、文学和艺术、哲学、人类学、天文学、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尽管现在看来,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中的这些知识显得零散、杂乱和不系统,但在当时无疑给十七、八岁的我打开了一扇“知识之门”,甚至影响了我后来的职业生涯。医生以与社会人打交道为职业,如果你知识不够广博,怎能和不同背景的患者产生共鸣?

今年,应杂志约稿,要我写一篇有关“如何使用拐杖?”的科普文章。我在文章开始先讲了一个古希腊传说中的谜语: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就是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谜语的答案是“人”。因为人小时候不会走路,用手和脚在地上爬,长大了用两条腿走路,老了的时候因体力不支而需撑着拐杖。拐杖就成了人的“第三条腿”。我在给学生讲“创伤”课时,会结合奥运冠军刘翔跟腱断裂的例子,给同学讲《荷马史诗》中“阿珂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的故事。说明在临床思维中,要注重患者的主要损伤,注意处理最薄弱的环节。我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都和读《反杜林论》有关。  

今天,不惑之年的我除了继续完成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临床工作以外,还抽时间做点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工作,除了个人的努力外,不断的读书和充实自己是基础,其中的酸甜苦辣自己知道。穆秭战友的文章“影响我一生的两个图书馆”(微信另发)提到了在艰苦,甚至在唐山大地震危险的条件下,他们还在爱书、护书、读书就是一例。我还是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些老生常谈。

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不能用自己在“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来“害人”,毕竟我个人的经历仅是个案。人们应该在青年时代,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为自己的人生加注知识的“燃料“。比尔盖茨在谈到自己成功经历时,告诫年轻

朋友,不要轻易辍学,要努力学习(大意),恐怕也是此意。  

为了教育我的“不安分”的女儿,我多次对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用我14岁当兵,小学学历,首钢工人身份,23岁“高龄”考上医学院的“事迹”来教育她,希望她努力学习。不想,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我被老师“臭骂”一顿。原因是老师教导我女儿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时,女儿说道:“我爸爸14岁当兵时,什么也不会,我妈妈9岁才上一年级,现在混的都挺好的。我比他们当年强多了,学习不着急”。  

天啊,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偶然乎?必然乎?或者兼而皆之?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