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惊鸿一瞥(一):贵州黔西南州行(3)
作者:任传功  发布日期:2015-09-17 21:29:37  浏览次数:1868
分享到:



—— 9.3 北京大阅兵前夕极具现实意义的世界媒体贵州行

悬圃树瑶。昆山挺玉。流采神皋。列秀华岳。休哉美宝。擢颖昌族。灼灼风徽。采采文牍 (东晋和南朝宋时代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 答中书诗》)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

——作者题记

2015 8 30 日(星期日,天气:阴转多云,气温: 19 26 ℃)。

罗春红部长一大早儿便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一起陪同我们乘坐旅游大巴前往兴义贞丰县,我们即将参访的第一站——万峰林。罗部长一路上如数家珍般地不停地向我们推介徐霞客等历史名人对万峰林的赞誉,一边在车上为大家主持“文艺活动”。车上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一股暖意 …… 大家说着唱着,转眼间就来到了万峰林!

万峰林——名不虚传的贵州第一景    

首先,为较为翔实地向朋友们推介“万峰林”盛景,笔者借此向朋友们转载有关部门所提供的《金州十八景文字说明》之相关资料如下:

万峰林,从海拔 2000 多米的七捧高原边沿向海拔 700 多米的万峰湖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逶迤连绵至安龙、贞丰等地。西北高,东南低,向万峰湖、黄泥河倾斜。上线以海拔 1600 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界,下线至海拔 800 米左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长 200 多公里,宽 30-50 公里,形成一个环形山带。仅兴义市境内的面积就有 2000 多平方公里,占兴义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型,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尤其是郁郁葱葱的锥状峰林和基座相连的峰林构成的峰丛,以及在中国已确认的 52 个天坑以外的天坑群,使得万峰林成为国内面积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峰林,组成罕见的喀斯特景观。

距今大约 3.6 亿年前,兴义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 2.8 亿年前的石炭纪开始形成陆地,又历经燕山、印支、喜马拉雅等多次造山运动,地壳不断上升,出现山峰,经烈日烘烤和雨水的冲刷,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物质不断浸蚀,使石灰岩裂缝、孔隙加深,成为洼地、河流、溶洞、峰林、地下河、落水洞、漏斗、天坑、峡谷、裂谷、地缝、钟乳石、堆积岩、石峰、石笋、龙潭、温泉、湖泊等奇观。喀斯特本是前南斯拉夫伊斯的利亚岛北部高原的地名。因用于石灰岩受水的溶蚀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的岩溶地貌特殊名称,都把与喀斯特高原特征类似的地貌称之为“喀斯特地貌”,中国地质学家则称之为“岩溶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发育最完善最完美的峰丛峰林和石林是兴义万峰林、兴义泥凼石林和云南路南石林。”这是国际风景名家孙筱祥在兴义考察时的评价。

在峰林地下,埋藏着 2.64 亿年前的贵州龙化石和 1.2 万年前的“兴义人”化石。在峰林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和省级风景区泥凼石林及鲁布革风景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到兴义考察,对万峰林的自然景观惊叹,称其“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万峰湖风景名胜区因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电站而形成,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景区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北倚兴义万峰林,处在万峰丛峦之中而得名。该湖于 1998 年底形成,海拔 778 米,主航线长达 144 千米,湖面面积 176 平方千米,相当于 2.7 个昆明滇池、 3.2 个大理洱海、 17 个贵州清镇红枫湖、 176 个杭州西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万峰湖蓄水量 108 亿立方米,内有 30 多个全岛, 58 个半岛, 82 个港湾,其中有 40 多个深港湾, 12 个内湖,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观。万峰湖烟波浩渺,丛峦叠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早、中、晚景致各异,有一日三景的美誉。景区内有投资上百亿为“西电东送”电源地之一的天生桥水力发电站。气势雄伟的万峰湖拦河高坝长 1200 米、高 200 米,为“亚洲第一高坝”。万峰湖集峡谷、山峦、湖水、森林于一体,集航运、游船、漂流、垂钓于一湖,为西南地区的最佳休闲、度假、垂钓场所。湖上常年云集着来自北京、上海和附近省区以及省内各地的钓鱼爱好者。湖畔还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朴实别致的布依村寨,古树参天、民风古朴。

请看王定芳在《金州十八景叙说》中对万峰林及万峰湖的描述: 西南形胜:万峰林—— 一座二座三座……百座千座万座……山高则有峰,峰多必成林。  游阅过千山万水的徐霞客,把一生中最惊叹的诗句抒写在这绵延不绝群山深处——“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美哉万峰林,从此便在天下风景中脱颖而出。有的远眺着天边的云彩,有的凝视着村庄的炊烟,有的守望着脚下的田野……或歌唱金色飞舞的阳光,或诅咒不约而来的风雨,或追思沧桑远古的历史……一万座山峰就有一万种姿态,一万座山峰就有一万种情思,一万座山峰就有一万种膜拜。脉象相连,心灵相通。八卦田蕴藏着巨大的凝聚力,把一万座山峰都呼唤在村庄的周围,齐刷刷地站立成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最美的峰林。  高原汉子,以山峰的气质生活着,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三百万座山峰相拥在黑土地上,和谐共生,用灵气、智慧、刚毅、执着描绘着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美好景致。三千万座大山列阵在云贵高原之上,沐浴着风雨阳光,迸发出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勇气、志气、智气和豪气。共和国的总理动容地说,这种精神就是贵州精神!读不尽的万峰林啊,您就是一部山的辞典、一本美学巨著、一片思想之海。

湖光叠翠:万峰湖—— 因一座电站,高峡出平湖。原本清瘦的南盘江便丰满成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寂寞并相互守望着的万座山峰因湖水相连而亲切起来,更加楚楚动人。山与水,本是一对孪生的兄妹。山无水则不灵,水无山则不秀。山之绿,水之翠,伴着金色的阳光,叠荡在万峰湖之上,风光无限。走进万峰湖,自己似乎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羁拌,成为智者仁者,读懂山水之玄机和高原之大美。  能容纳万座山峰的高原湖。情感之舟荡漾在湖光山色之中,依然浏览不尽这里的山峰之多、湖水之深、人气之旺。最好把她读成一部山水之史、风景之志。用激动的思想去感知喀斯特高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云贵高原最年轻的母亲湖。将一万座大山之子静静地拥入自己温暖的怀抱,让他们枕着山岚入睡。浪声轻拍着千姿百态的岩石,轻唱摇篮曲。梦的深处,是游子日思夜盼的家的港湾。岸上,旭日照醒的万峰之林,相拥而来,等待着母亲的召唤。

 

在“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贵阳)”会议之后, 8 25 日下午两点三十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郎永淳在贵安新区为我们主持“感知多彩贵州出发仪式”始,我们 《感知多彩贵州——世界华文媒体贵州行》(西南线, B 线) 参访团基本上都是在雨中开启各地的参访活动。 然而, 8 30 日上午,自我们到万峰林始,云开日朗,天晴气爽——“天无三日晴”,是说川黔的天气多阴雨——真实天公作美啊!

万峰林,千峰万峰,绵延不绝,似无数的驼峰,如罗汉万千,像一队队武士,层峦叠嶂,特色各异,唤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 也有人把这座座山峰比作刚出锅的馒头 ……

据说美国有位前总统一家人到西安兵马俑参观时,总统的女儿方一见到气势宏伟的兵马俑,感动地哭了 ……

而我们乍一看到万峰林——气势恢宏、巍峨耸立的座座峰塔,惊喜异常,激动万分,心中顿升无比自豪与骄傲的激情——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远方的赤子,为您点赞——我们爱您,中国!——这是我们真挚情怀的质朴表述、发自心底的声音!——我想,如果您真的来此一游也许会萌发相似的情愫。

2015 9 14 日凌晨 1 12 分于常柏雅居

(下期精彩文图待续,敬希垂注!)

 

以下为黔西南州部分自然奇观、人文历史及现状发展介绍:

高原塞外风光—兴仁放马坪

位于兴仁北面的下山镇境内,距县城24公里,风光旖旎,素有“高原塞外”之称,总面积为28490多亩,基中有天然草场21000亩,有天然林7490亩,草场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陵过渡的斜皮地带,在舯着无尽的活力与生命色彩的绿原平畴间镶嵌出处处胜景,让人领略诗的意境、画的绚烂。

无以言说的钟灵奇气使兴仁的山河美化美奂,瑰丽神奇,在季节的交替与时空的延伸里,展示着不配的神趣和魅力。人们对这种神秘的高原,有着世世代代相传的神秘故事。放马坪上有马乃屯古营盘遗址,系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放马坪山顶草原北端,是一块面积约90多亩的山顶平地。远远望去,犹如放马坪上微微抬起的龙头。马乃兵营遗址地势高峻,四周皆是悬崖峭壁。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00年),马乃土目龙吉兆率众在此依山就势垒筑石墙,建立营盘,使其成为一座攻守俱佳、屯兵上千的反清大本营。游人漫步于马乃兵营遗址内,只见繁草丛生,垒石陈横,泉水不涸,道路依稀可辨,屯生苍凉之感。恍若走进30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悲壮历史中去。

令人惊叹叫绝的是,放马坪上还有一个天然湖泊—洗马塘。在蓝天下,湖水幽蓝一片,仿佛是镶嵌在山顶草原上的一面明镜。

三个景点简介:1、马乃兵营,位于草场子东南隅,是明末清初,马乃土司龙吉兆反清的大本营。2、马乃天坑,距草场4公里,是一天然竖井,上口约200米,深达486米。3、大白龙洞,在草场西南约一公里,冬季暖和异常,洞中有泉水。

北盘江大峡谷

北盘江大峡谷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为贵州峡谷之最。该峡谷集峰林、溶洞、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又有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峡谷中有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遗迹以及铁索桥、摩岩石刻、古驿道、布依村寨等景观,是“迂回曲折的画廊”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再现。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上的北盘江特大桥,桥长486米、高388米,是亚洲同类桥中的第一高桥,再现了一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生动画面;从大桥上俯瞰深隧幽长的大峡谷,给人一种“天沟地缝”的惊叹。大峡谷长近10千米、高近千米的斧削绝壁犹如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巨幅长廊壁画。特别是在雾气朦胧、烟云缭绕的时候,大峡谷犹如巨大鸿濛的仙境一般。

三岔河·纳孔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景区

三岔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地处中国布依族文化中心贵州省贞丰县中部者相镇,距县城18公里。以湖区为中心,向南北呈带状伸展约10公里,朝东西辐射宽约3公里。该景区由山、水、林、石、洞、岛、峡和谐搭配而成。三岔河由那摩、者坎、纳孔三条河交汇而得名。湖面50公顷,库容370万立方米,湖面海拔1134米。三岔河是枫树的王国,山上山下,湖边岛上,处处皆有粗大或修长的枫树。湖中有一个长满枫树的小岛。秋天枫叶由绿变红,游人置身于这一片森林湖水之中,信步徜徉,荡舟水上,眼见青山映绿水,绿水染红枫。特别是深秋霜降之后,三岔河堪称中国的“枫丹白露”。“霜叶红于二月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宁静久远、充满诗情画意的景区以特有的魅力,吸引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纳孔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西面,三岔河湖畔,与者相镇相距1.5公里,距天下奇观“双乳峰”3.5公里。纳孔民族村沿三岔河湖畔筑居而住。纳孔村的布依族民居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布依戏的发源地之一。“纳孔寨”意即“拱门田之寨”之意。寨子筑于凸起的山丘之上。村寨三面青山怀抱,一面绿水拥岸,视野开阔,风和景明。布依农家掩映在一片绿树浓荫里,村前寨后有千亩良田,种有柑桔、桃李、葡萄、竹等经济林木,四季葱郁。开花时节,村落宅院园里的花木争辉相映,四野飘香,雀鸟啼鸣。纳孔村的语言服饰、文化习俗、婚丧嫁娶、生产娱乐、待客接物、节日庆典等承传了远古时期的形式,具有传统而浪漫、古朴而纯真的风格。比如“三道酒”(拦路、进寨、进门)、甩康包、竹筒传情、浪哨、(谈恋爱)、八音坐唱、铜鼓舞、舞龙舞狮、布依花灯等等。纳孔村的布依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比较有特色的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其中“六月六”歌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贞丰县最盛大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十里八乡的布依人都要到三岔河纳孔来集会,举行对歌比赛等系列活动。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