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乜辛然241、兵不厌诈
作者:苏诚忠  发布日期:2015-10-05 19:16:45  浏览次数:2260
分享到:

司马乂的下屬及一些志同道合的文武百官对司马乂功败垂成感到不平。他们计划劫狱救出他,再战司马顒和司马颖;大家都知道,一辈子能遇到一位明白的领导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司马越( 8)害怕这些人真的闹出点事情来,就派人将此事祕告司马顒的部將张方,一月 二十八日 张方派遣三千士兵,到金墉城把司马乂抓回軍营,用火将他活活烧死。司马乂被烧的时候痛苦的嚎叫,三军将士听到后都为他流下眼泪。那年他二十八岁。司马乂的手下非死即降。

法国 1789年大革命的时候,用断头台解决政权轮换问题。结果,精英分子自相残杀成为了常态。最后,拿破仑取消了议会并组织制定了拿破仑法典。这才有了近现代,比较文明的法律体系。拿破仑本人也因此受益。后来,他丧失权力后,并没有被处死而是流放海岛。四世纪的中国也曾经历类似法国革命时的政权频繁轮换。但经过一波又一波的杀人之后,就是没人愿意动脑筋想办法,用法律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是越来越惨烈的杀戮。儒家只是在政权稳固以后才锦上添花的说上几句。至于怎样稳定乱世,从孔子开始就只会埋怨匪盗,没有任何建设性思维。

司马乂能够获得这么多人的爱戴,实属不易。他的缺点在于只在中央混,却不懂得官场。此外,他的军队在数量上远不如河间王司马顒( 6)和成都王司马颖(7)。

张方杀司马乂为什么要做得这样绝?原因是他曾经打过退堂鼓,如果此时不表现得凶残,那么,别人可能说他曾经同情过司马乂。也就是说,为了个人的表现而烧死司马乂。不过,他也没笑多久就成了别人的牺牲品。如果说那是个绞肉机似的时代真是一点不过分。张方烧司马乂也带有一种痛恨贵族的心理。

司马乂的个人档案: 司马乂( 277年―304年1月28日),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的第六个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他的母亲是审美人。太康十年(289年),被封为长沙王 。用平 元年( 291年),受兄长司马玮的牵连,被贬为常山王。301年,司马乂率本国军队响应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 、成都王司马颖等三王,讨伐司马伦,因功授任抚军大将军,复封长沙王 司马乂是一匹黑马,在别人想不到的情况下,杀掉了司马冏,令人刮目相看,也成为众矢之的。

在希腊的神话中有这样一段故事,由于妹妹欧罗巴被天神宙斯偷走,王子 卡德摩斯的父亲要他寻回妹妹。卡德摩斯找不到,又不敢回国, 于是准备按照雅典娜女神的旨意自己建造一座城池。哪知森林的深处藏了一条毒龙,寻找木材的仆人们一个个有去无回。卡德摩斯不得不孤身闯入林中,和毒龙展开一场恶战并最终将其杀死。在雅典娜女神的指导下,他将毒龙的牙齿种在田里,这时泥土开始松动起来,一群全副武装的全身披挂、手持长矛等沉重武器的武士纷纷从大地的深处站了起来。他们刚在大地上站稳就开始内战,相互厮杀起来,杀得昏天暗地,最终只剩下五位存活者。

希腊人记录真实历史的文字也许没有中国丰富,但是他们用神话比喻历史事件的确有独到之处。上面这个故事就好像在说八王之乱。毒龙就是封建主义以血缘作为标准的思潮。而所谓的毒牙就是各个藩国的军权。有了这种军权的人似乎不去使用它就会活不了。非要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才肯罢休。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不把百姓利益作为标准去衡量一切事物,那么,无论你有多大的权力,都只能是暂时的,永远不会有安宁的日子。这也许就是汉代以后,儒家的盲点。西方学者告诫人们 达摩克利斯之 ,是不能冒犯的,而儒家告诉人们,只有认识了这把剑才能激励帝王发奋图强。

刚刚杀完司马乂的张方回到大营,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有人来报信。

“进来!

“将军,王爷送来的急信。

张方打开信一看,原来是长安告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