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乜辛然254、守旧的时代
作者:苏诚忠  发布日期:2015-10-22 18:54:10  浏览次数:2168
分享到:

“深耕土地,增加双倍肥料就能将产量翻好几倍?”乜辛然听到后笑了,“成啊,你们先给我种出来再说,种不出来,什么都别说了。但是有一条,绝对不能造假!”

大型发电机需要滚珠轴承。可是,制造滚珠轴承的工艺还不具备。于是,就有人将铁条凿成一段段的再用手磨。乜辛然知道后,笑着说,“精神可嘉,但是实际上行不通。用手磨是造不出滚珠的。”

这使乜辛然相信了过去父亲曾经说的话,“反传统,反权威的做法是出现新思想的基础。袁隆平开始搞杂交的时候,也是受到大跃进的影响。的确,很多时候,最笨的方法就是最意想不到的方法。当年,居里夫人就是用大锅熬沥青得到的镭。可是,谁要是把它当运动来搞,那就非出笑话不可。”所谓运动,就是大家不要动脑筋,听一个口号来行动。

后来的‘超导’出现,也证明了一个真理,一种最不可能导电的陶瓷竟然出现超导现象。因为被训练出来的传统思维一直忽略了它,所以才给了不按传统思维进行实验的人有了成功的机会。而许多的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却永远是按照传统思维来布置工作,发放经费的。他们的工作似乎就是收集别人的成果并制成百科全书,学者的等级就用记忆这些百科全书的多寡来决定。可是现代的电脑早就取代了这个记忆功能,而且任务完成的更好。

西方国家曾经吃过这个苦头,所以,现在极力避免它的出现。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学院派在文艺界的力量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作为文艺暴发户的莎士比亚却是饱受学院派嘲讽的对象。塞万提斯是由于受到宗教迫害才激励他写作,他最终死于贫民窟。由此也可以看出,任何推崇学院的时代,都不会出现大学者。过分推崇学院实际上是对学院的腐蚀。基督教在最初的年代受到打压,却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但当它成为主流后,开始打压科学和艺术。在牛顿生活的时代,没人看得起读书人,他的母亲曾希望他成为一名农民,牧师,就是别当教授。而他最富想象力的那几年正好是学校里面因瘟疫而停课的几年。这就是牛顿真正幸运之处;在想要思考的年代不必上课。再看看中国,明清两代是科举制度达到高峰的年代,状元进士们的著述早就失去了价值,流传到今天的,却是四部当年被人看不起的小说,《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和《红楼梦》。它们的作者中,只有施耐庵中过进士。如今的大学院校已经成为了主流思想的来源,就和当年的教会一样。对于它是继续增加经费予以腐蚀还是背后猛击一掌让它清醒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今的学校的体制有些像某些政府,每次遇到问题就推给别人,自己却总能找到借口追加经费,结果,办事能力一天天沦丧。

清净山每次制定方案前,各个小组都会找乜辛然咨询一下。开始,乜辛然很愿意帮忙,但没过多久他想,不成,不能什么都解答。于是,别人再来问他,他就尽量不发言,反而是提问。问来问去,对方就会自己把漏洞补上。他发现,所谓发明实际上就是一种感觉,是建立在综合了兴趣及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感觉。兴趣往往来自问题的重要性。而对于知识的理解,来自各种成功与失败的教训。

那天傍晚,乜辛然刚开始吃晚饭,就有人敲他的房门:洛阳来电报了。

乜辛然虽然从历史记载中知道张方最近的所作所为,但不知道他具体是哪天动手。因为记载上写得非常模糊。所以,他派人潜伏到洛阳城,一旦张方有所举动,立刻给他发电报。他的这个电报机非常简单。因为整个地球只有一家电台,连频道都不需要调试,只要能够接通,那就一定是这部电台。所以,张方刚刚下令抓人,乜辛然就带着人出了清净山,连夜埋伏并布置在张方的必经之路上。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