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游欧札记之六: “思想者”之手
作者:张光武  发布日期:2015-11-06 00:07:51  浏览次数:2980
分享到:

法国巴黎罗丹艺术博物馆与拿破仑陵墓隔街相望


法国,巴黎。

幽静的罗丹博物馆与宏伟的“荣军院”(拿破仑的遗体就安葬在荣军院的教堂中)隔街相望。来去匆匆的人们,总是情不自禁的将目光投向那个据说是用12 公斤黄金铸就的金穹顶,而忽略了这座布满罗丹艺术杰作的小院。

今年1月份,“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7月份,我去巴黎旅游,在罗丹博物馆又与这些艺术品邂逅。

罗丹博物馆占地大约8万平方米,由一栋小楼和花园组成。我去参观时,楼内正在维修,部分开放,庭院则正常开放。花园内,无论绿茵的青草,缤纷的月季,还是沙沙作响的梧桐叶,似乎都为罗丹的作品而生、而长,罗丹不朽作品就点缀在疏影花香之中,任春风吹拂,夏雨滂沱,秋霜瑟瑟,冬雪皑皑。人们穿梭行走于罗丹的作品间,可以近距离,360度的感受它们的魅力,一旦寻见自己心仪的作品,纵然有“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

“思想者”是罗丹的代表作,安放于花园里一个高台上。作品问世100多年来,受到无数艺术家、 评论家、学者的褒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骨科医生,最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思想者”的那双手。

仔细观察“思想者”的双手,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手部较大,与前臂的比例不协调。正常人手的长度(腕关节至手指末端)大约是前臂(肘关节至腕关节)长度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两个手的长度,大约是前臂的长度。但是,近距离观察,“思想者”的手长度明显超过他前臂的一半。

同时,“思想者”手的指间关节明显肿大。专业知识告诉我,人的指间关节肿大、变形最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指间关节的肿胀或畸形。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被国内普遍采用。其中涉及关节改变的标准有3条,具体内容为:     3个或3个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炎≥6周;

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1个关节肿胀≥6周;     对称性关节炎≥6周,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可不对称”等。

当然,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还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诸方面内容。


正常人并拢伸直手指,拇指长度一般不会超过第二指近端指间关节(即正常人的拇指远端位于第二手指根部附近)。而“思想者”的手指存在明显增长的现象,尤其是拇指增长特别明显,长度达到了第二手指的中节指骨的水平。难道“思想者”是“马凡氏综合征”的患者?“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的特征为四肢、手指、足趾细长且不均称,身材较高。同时这类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特别是合并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平均成活年龄40岁。世界排球名将,美国女排主力海曼身高、臂长,1985年在日本的一场比赛中猝死赛场,尸体解剖证实她患有马凡氏综合征,系动脉瘤破裂而死亡。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华横溢,但其人“细瘦、通眉、长指爪”,寿命27年,据推测,也可能也与马凡氏综合征有关。

难道罗丹选择了一个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思想者”的模特?

难道罗丹选择了一个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作为“思想者”的模特?

我认为都不是。艺术大师不会连基本的人体解剖结构都不懂吧?。

带着疑问,我来到了“思想者”的“老家”,罗丹另一件代表作“地狱之门”前。“思想者”最初是“地狱之门”门楣的一部分,门上的“思想者”高72厘米,后来,罗丹将其独立出来,并放大了3倍,创作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思想者”。我想,“思想者”的原型由于体积较小,手部细节不可能特别清晰,也许作品放大后,出现了手指和关节比例失调的问题。这是我的第一种解释。但这个解释自己都觉得不太靠谱。

我多次去过杭州的岳王庙。每次拜谒岳飞坐像时,总觉得岳飞的头部稍微小一点,看着有点“小别扭”。我曾经请教过搞艺术的朋友,他认为,岳飞像的创作没问题,身体的比例也没问题,问题是当我们略微仰视岳飞坐像时,由于岳飞头部距离我们眼睛远,所以我们感觉小些,这完全是错觉。因此,人们在塑造巨大佛像时,会将佛头放大一些,法眼略俯视,以纠正朝拜者的视觉错觉。回到“思想者”,罗丹刻意夸大、变形了作品的某些细节(如手足部位),是否也是为了克服观赏者视觉差异而为之?毕竟“思想者”位于一米多高的台子上,如果按照人体正常解剖比例创作,站在地面的欣赏者因视觉原因,可能会觉得作品手部纤细,缺乏力度。罗丹通过夸大手部的细节,使作品内在的力量爆发出来,用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我的第二种解释。觉得有点道理,认可。

“思想者”的人文原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著名作家但丁。罗丹通过塑造了一个弯腰屈膝,全身肌肉痉挛隆起,手足夸张变形,面容痛苦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但丁对社会底层的怜悯、同情,表现他内心的苦闷和对社会现状的矛盾心态。作家柳鸣九写道,“他全身赤裸,一手放在膝上,一手支在腿上,托着下巴,牙齿使劲地顶着握紧的拳头,全身肌肉则紧张隆起,似乎在进行强度极大的劳动。他是一个在思考某个永恒问题的智者?或者就是思考着一切问题,永远也不能从沉思中解脱出来的人类的缩影。”罗丹在评论“思想者”时说过:“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所以,罗丹对作品应用夸张的手法,一定是基于他要表达的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表达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所遇寄予的同情和悲痛。罗丹通过夸大“思想者”手部、关节等部位的形态,将作品里蕴含的思想张力,人文思考溢于仪表,内容决定形式,这是我的第三种解释。我觉得,这应该是对“思想者”手部“畸形”最靠谱的诠释。

不知朋友们是否认同|


上一篇:秋夜的禅意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