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奇书散文 黑眼睛 六
作者:谢奇书  发布日期:2016-01-16 13:12:42  浏览次数:1635
分享到:

而他自己,则得意洋洋的抱起胳膊肘儿,叉开双脚,仰起光脑袋瓜子,挑战地瞅着大家。

现在想来,他是故意以这种反社会化,反道德化和反行为正常化的另类作法,来掩饰自己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创作起点,因社会底层家庭出身而浅薄窄狭的专业视野,对代表着文明进步的中上流社会和在他之前所有取得成果的成功者们的天生敌意。

我们可以从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中 菲利普夫妇 身上。

从司汤达的著名长篇小说《红与黑》中于连身上。

从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的 普希金的长篇叙事诗《欧根·奥涅金》中,那个著名的“多余人”连斯基身上,找到薛明德的影子。

透过他表面的狂妄自大, 桀骜不驯和装腔作势,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 终日生活在焦虑,贫困与失意中的底层小人物,为了摆脱困境,摆脱卑微怯怕和追求名利,是如何不顾一切的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和穷凶极恶,不择手段的投机钻营。

现在,听说此人在美国。

由美国政府每月发给,足让他好吃好喝好睡好骂的生活费。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看来,要骗美国人的钱,只要有足够的胆量和超常的痦性,也不难办到。

最后一个,是我们在邹延澄的带领下,赴他的二个美术朋友小范围画展时认识的。当奇书,楝树林和邹延澄等,一字儿排开观看画展,借以为朋友捧场和站台时,一个矮小个儿的年轻女孩儿,过来和大家交谈。

她先与奇书,聊了一些关于《黄桷树》油印诗集之事,提了一些意见,二人相谈甚和睦。

然后,

她又主动找到楝树林,与他就关于如何创作小说等聊了起来。

她告诉楝树林:“我就是我,我从不模仿任何人,我只写我自己体会到的东西。”自然,对小说创作颇具研究的楝大师,便委婉的与她榷商直至争执。二人谈了好一会儿,基本上也算和睦。

这个瘦小的年轻女孩儿,叫虹影。

也就是写《饥饿的女儿》出名的,现被视为“重庆著名女作家”的虹影。

其真名,不知道。

彼时,许多爱好者慕名前来,由四人或分别或一起接待,洽谈,争执或吵嘴。印象中,半边街油泵油嘴厂的工人诗歌小组,是第一个成规模较正统的文学爱好者小组。

小组负责人叫刘天春。

其人面相老成。

却谈锋甚健,滔滔不绝,写的现代诗和散文,有一定思想水准。

小组成员有青年诗人陈林,白涛(半边街地质仪表厂技术员),女青年诗人李琳,任梅梅,屈开慧等,都非常热爱文学,颇具一定的创作水平。当时的油泵油嘴厂厂长兼党委书记黄仁清,也是一个热爱诗歌的转业军人。

他经常参加,黄桷树诗社与油泵油嘴厂工人诗歌小组的活动与座谈。

不过。

当时双方的座谈或活动,除了是以沙区文化馆名义外,都是大家自掏腰包的AA制。

那时的人单纯老实,君子之交淡如水,物价不高,房老虎也还没有发疯。一行人钻进刘天春的陋室,几杯白开水,一大碟花生瓜子,大家就兴致勃勃,上下五千年,海内海外,一片自由欢腾。

以后。

陆续有化龙桥,渝中区,土桥和外区的文学爱好者来访。

他们基本上都是遵循《黄桷树》诗集封尾上的联系地址,找莲光校奇书处会面。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