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第三届中澳文学论坛演讲:文学与地域文化
作者:徐坤  发布日期:2016-02-19 14:21:29  浏览次数:3276
分享到:

speech.jpg1,地域文化是一个作家的重要标识,既是他身份的名片,也是他文学审美风格的标签。搜索百度,有关文学与地域文化的专业学术论文就有13108篇。这还不包括相关新闻报道。有关其重要性,我不想在这里重复。我只想复述一点:古今中外,那些名垂青史的优秀作家,无不以其作品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让读者铭记。远的不说,仅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而言,鲁迅的绍兴,老舍的北京,沈从文的湘西,张爱玲的上海,莫言的山东高密东北乡,以及今天在座的几位作家:余华的浙江,阿来的西藏,红柯的新疆……地域的风俗文化造就了他们,他们也实际上也担当起一个地方的文化代言人角色。

2,现代化进程和全球互联网时代,文学的地域性逐渐被抹掉一种是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里,只有童年没有故乡的人。比方说我自己,出生在中国北方的重工业城市沈阳,求学工作在同属于北方城市的首都北京。就整个风土人情、气候类型、饮食习惯上说,我基本分辨不出两座城市的区别。他们同属于北方语言系统,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就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满族从东北入关占领北京的。历经两百多年的统治,在北京遗留下来许多东北风情。所以我没觉得在北京是在他乡,也没有感觉沈阳是故乡,在哪都一样。唯一的不同是北京的冬天要比沈阳暖和,数九隆冬在室外还可以散步。我是在北京求学、写作,然后成为作家的,在这里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写的都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像《厨房》《狗日的足球》《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等等,男男女女,爱恨情仇,就像我们现在的电视剧里天天都播的那些一样。然而,它们又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北京特色,放在沈阳或者任何一个中国城市也都合适。中国日益现代化的进程,城市生活的同质化,导致文学的地域性被淡化以致被湮灭了。

另一种湮灭是全球化互联网时代,让全世界的作家仿佛都在同一个平台上写作。FACEBOOK让地球人即时沟通,观众看日韩言情剧跟看中国婚姻家庭剧、看美剧《纸牌屋》跟看中国宫斗剧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在kindle阅读器上读美国作家丹·布朗的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然后回家在电视频道里看中国作家麦家的《解密》和《风声》。

这是时代进步与技术革命造成的结果,从消极的方面说,会导致一个作家的风格很难被立即辨识出,而从积极的方面说,他获得共鸣的空间也更大了。当地域文化特色消失之后,作家的创作仿佛是要回到初民时代,去寻找到人类心灵能够引起共鸣的软肋、那个初始的沟通点。如果那不是普世价值的话,那么它也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3,如何克服地域文化焦虑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地域文化特色日益消弭之后,作家该如何凸显他自己?

我自己在一家大型文学期刊当编辑。每天审读大量来稿的过程中,我看到年轻的写作者比我们更快的失去了地域性。比如,那些从城市里长大的80后年轻成名的一代人,郭敬明作品没有四川特性,韩寒也不代表上海,张悦然写的也不是山东,笛安描绘的不是山西。他们写了地球人年轻时代的普遍情感。而更大多数的年轻写作者,则容易沉溺于自己的小感觉,搞一些小时代的风花雪月故事。确实,要想分辨出他们每个人的地域性特点是很难的。

我想,作为新一代写作者来说,他们唯一的地域性应该是“中国”,是以广阔的全球性为坐标的、居于东方世界的庞大的中国——这样一个沸腾的、庞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仅用三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年走完的路程,并且在一点点摧崩着几千年的传统价值体系。在这个过程里,尤其有一些历史奇观值得书写——比方说,80后的一代人,他们将作为人类历史上奇特的独生子女一代,而载入人类繁衍生育史的史册;与此同时,他们赶上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诸如“乡土中国”和“农村”的版图即将消失,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可能会因此面临改写——这些,才是最大的地域性,才是最值得新一代作家大书特书的。




评论专区

进生2016-02-19发表
"乡土中国“和“农村”的版图即将消失----若不说语焉不详,至少是大尔划之,言之过早。 关注这个过程,当然是极有趣味的。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