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岁月的遥远,每每想起少年时的生活,总像是一些素描的画面,逢到动人处,也不过似油画般添了些色彩而已,那连接成片的故事,记住的已经不多了。
然而即便如此,随着我们的身体组织器官快速的更新和成长,那种对少年时期伙伴的情感,也就融化在血液里,根植在骨髓中了。这份似是与生俱来的亲情,伴随着我们的身躯,在成年以后的岁月间,一道面对人生的跌宕沉浮,一道饱尝生活的辛酸冷暖。
那时的我们,统统地住着简陋的居室,穿着多不合身的旧衣裳,在温暖的春早同样地爬到树上摘桃枝;在闷热的夏夜同样地去到墙角捉蟋蟀;在风动的秋日同样地来到岸边荡湖水;在寒冷的冬天同样地嘘着双手团雪球。当然,我们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嬉戏、开会、联欢……那时候的我们,像是长在同一方土地上的幼苗,又似一窝刚刚破壳的雏燕,有的只是天真与好奇,哪管日后各自将要成为什么模样。
因此直到成年以后,每当发小们聚在一起时,各自显示出的身份,还是和上学时的一样。也因着这个缘故,无论我们为了生计奔波于何处,每当遇到一位儿时的伙伴,总像是见到久别的亲人那样的欣喜。
对于班里的女生,虽然当时是充满着好奇,但留下的记忆却不多。低年级时基本属于童真烂漫,异性同学之间没什么隔膜。可是逐渐的,男女差别的意识在大脑中越发的清晰起来。记得有一年的暑假期间,我呆在家里,那是地震后新盖起的简陋的临建房,竹帘坏了一大块,我穿的跨带背心也破了一个大洞。不巧的是正当此时,罕见地来了一位班干部女同学,传达老师的指示。听见她在外面喊我名字时,好不尴尬,怕被发现穿着的破背心,只好羞涩地傍着竹帘的破口处伸出半个脑袋,答应了一声,便仓惶地逃回屋里。
三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雷电,酷暑寒冬,当年那一地的幼苗已经长熟,当年那一窝的的雏燕早已疲累。可是,那一份少年时留下的亲情,却愈发的浓重,像一坛陈年佳酿,芬芳着我们的人生。
幸好,儿时的伙伴们,如今多还健在,并且时常联系着,这便是心中莫大的安慰,尽管大家的面目早已不似当年。
文章搜索
读者语录
[2025-11-08 04:23:51]
祝贺任芙康作品荣获“第十一届冰心散文文学
[2025-10-17 15:42:05]
很高兴读到林爽老师的作品,得知林老师的近
[2025-10-17 05:03:53]
真的很荣幸,今天又能拜读我最喜欢的一位诗
[2025-10-16 06:11:04]
真的很荣幸,今天又能来拜读我最喜欢的一位
[2025-10-16 05:52:49]
今天又来拜读我最喜欢的一位诗词家的作品,
[2025-10-15 19:19:23]
作者将高球雅趣与好友知己相处的瞬间,用美
[2025-08-26 19:58:24]
很开心,又能看到作者写的散文和游记,轻松
[2025-08-16 08:57:02]
在美好的旅途中,在安静惬意的Eden小镇
[2025-08-09 20:58:58]
这篇游记,字里行间皆是小镇美食和灵动风景
[2025-08-09 20:40:36]
喜欢作者写的的游记散文,叙述简单明了,非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少年情怀
作者:梁晓纯 发布日期:2018-03-27 12:06:35 浏览次数:2360
分享到:
下一篇:一路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