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科学思辩之二十四 先知先觉的悟性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9-03-29 09:21:33  浏览次数:1904
分享到:

神话人物孙悟空本是花果山的一块仙石孕育而生,无父母,无名无姓。他在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美猴王”后,到“菩提祖师”处拜师学艺,才得名孙悟空。“悟空”二字深奥奇妙,大有学问。“悟”是觉悟之意(包括领悟、颖悟、醒悟、顿悟等),“空”是佛教“无我无我所”的思想主张。正是由于悟出“无我”的道理,孙悟空才有了大无畏的精神,去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得正果。这个故事是对悟性最生动的诠释。

悟性是对事物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悟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经过思考和历练才可获得的。悟性好的人总是比一般人早一点预料到那些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因此而能够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使事情得到比较完满的解决。所以,悟性总是与先知先觉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悟性就是先知先觉。

以演艺圈正反两面的例子来说明吧。有些演员悟性较差,不能提前知道观众对自己节目的感受,总是以为观众一定会喜欢,不曾想过观众会不喜欢,这样就无从下手对节目进行修善,演出就处处败笔,被观众喝倒彩,多次如此就可能成为“票房毒药”,再上台来时观众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戏看,讨厌至极。与此相反,有些演员悟性较好,在自己节目出演之前对观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有所预料,然后经过深思熟虑,对节目的每一个细节反复琢磨,做足功课,表演起来就引人入胜,使观众打起精神来看到完,掌声从心出。这就是不同的悟性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

悟性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悟性好的作者动笔之前能预料到读者喜欢这么写、不喜欢那么写,写起来就注意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文章写成后自己满意,读者也满意。但是悟性不好的作者写文章只管埋头写呀写呀,却不管读者是否愿意看、是否看得完,总以为看的人肯定会多得不得了,这样就无法预料到读者对自己作品的反应,也就无从下手进行修改和完善,结果令读者拗口难读、折磨痛苦。好的文章不胫而走,给作者带来信誉,也带来更多读者;糟糕的文章即使只有一篇也足以让作者声名狼籍。

悟性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先知先觉是可以做得到的。关键是自己能够当自己作品的审判官,扪心自问:“我喜欢这样的作品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为什么要强加于人呢?”假如一时还确定不了,那就等待确定了以后才拿出去发表或出演。总之始终替观众和读者着想,勇于批评和否定自己的偏爱,不给自己的顽疾留情面,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2019年3月22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