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翡翠湖恩仇记第一章03. 搭床搭入心(上)
作者:张子君  发布日期:2023-11-09 19:08:25  浏览次数:468
分享到:

古力特一上任,先把度假村现有的财务架构摸底了一遍,他觉得要倚仗的人非小张莫属。小张是元老级人物,度假村招聘第一批员工时他就来了,对财务情况最熟悉。更重要的,是小张原来在樱花假日酒店工作,对外资酒店的一套管理有最直观的认识。看着小张做事,就等于有了外资酒店财务管理的模板。

小张也很伶俐,常常问古力特这样做对不对那样做好不好,古力特就说深圳的阳光酒店虽然不是外资企业,但管理方法和外企大同小异,你放心做好了,需要调节的地方我及时知会你。小张见古力特好说话,就说古总我听说阳光酒店是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这么好的单位你怎么就跑到我们这里来了?古力特淡淡一笑说董事长挖我过来的。那你在樱花也很好,为什么到翡翠湖来了?小张苦着脸说自己只是自学大专文凭,在樱花哪有出头之日。古力特心细,听出来小张话里面隐藏着的担忧,肯定是担心古力特来了他以后没有升迁的机会。他鼓励小张好好干,目前财务部的人员结构比较合理,近期内不会再招聘新人;好好干的话,以后你就是财务部经理的不二人选。

古力特翻了一下财务部员工的档案,全部都比自己年轻,比较好驾驭;但最好能挑出一些工作中的毛病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他决定开一次财务部的全体会议,除了正在当班的收银员和正在轮休假的人以外,所有人都要参加会议,不能参加开会的由张副经理在会后传达会议的内容。他叫小张让行政部安排一间会议室,安排后又去亲自看了一下,把自己的座位重新调整了一下。古力特很注重细节,自己是会议的主席,座位不能靠门,要让窗外的光线直接照在别人脸上,而落在自己脸上的光线最好是左侧光。会议桌放了一溜纸杯,他也换上了自己的保温杯。别看这些只是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对开会者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

人到齐了后,他就说:“各位以前的工作习惯如何,我不计较,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养成一个好的工作习惯,是你以后获得高薪水的良好开始。我告诉你们我是怎样做的,每次开会,我必定带上笔记本和笔,最起码也要带两张纸,会上有什么布置,我都记下来,才知道回去后要怎么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下面有些人什么也没带,马上就坐不住了,古力特让小张把早准备好的纸笔发下去。古力特又说:“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工作也不可能完美,但我们要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然后把问题解决掉。大家觉得,我们财务部的工作,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改进的?或者说,你对财务部有什么期望?”

古力特停下来,目光从左到右扫描了一遍,才稳稳地道:“大家对我不熟悉,不大敢说话,不要紧,慢慢来,先由我来说。我要问问仓管员小速,1. 酒水库里有很多高档的洋酒,按我们这里有记录的消费水平推算,度假村恐怕三五年都消化不了,购买这么多酒水造成了资金积压,这样合理么?2. 餐具库里的瓷器,档次又太低,与我们的星级服务不匹配,这又是怎么回事?”

小速诚惶诚恐地站起来,古力特挥手示意他可以坐下,他道:“报告古总,这些物品的来源要问采购主管才知道,我只是负责入库点数、登记。”

小张在旁边低声道:“古总,采购主管叫吴志明,今天不在场,我会把这些问题转告他。”

古力特当然知道吴志明不在场,提起这事只是为了先敲打一下在场者。他道:“一个好的仓管员,或者说一个好的财务,不是只把账记好就行了,还要善于发现问题,然后向你的上级汇报。你的上级,比如说我们大家的上级,林总,不一定能知道这些事,也许没有时间去看我们的财务报表,那他的决策就容易发生偏差。3. 成本核算这一块,是怎么做的?”

成本核算员小黄站起来,古力特挥挥手,让他坐下说,他道:“我每天都把前一天已经记入账的开支全部计算好,分门别类除以度假村现有的人头,然后记入成本账,到了月底再综合进入成本账和费用账。”他停了一下又表白道:“这工作量非常大,每天都忙个不停。”

古力特道:“我光是听听就知道你会忙个不停,新招员工和辞职员工进进出出流动性很大,你每天都摊到每个员工头上得出平均成本,只怕按计算器的手指头都要按麻木了。这样做有没有实际意义?这方法从哪儿学来的?”

小黄说是张副经理从樱花假日酒店带过来的,小张也说是,他在樱花几年了,一直都是这样做。他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古总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

古力特对小张赞许地点点头,说你如果在我来之前就能这样想,总监的位置说不定就是你的了。樱花假日是名牌酒店,但不等于它的一切都不能更改。说老实话,我以前也以为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就在这几天我看你们核算得这么累,才想到了可以把工作流程优化一下,你们看我这个想法可不可行。比如说,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员工数,假设是500人,就以这个基数来计算成本,那每天的成本计算就省事多了。到了月底,我们再根据实际在岗人数进行调节,以调节后的基数去调整成本,可以加权,也可以不加权。因为我们的成本是按月算的,没必要按天算,这么一来,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小张和小黄听得敬佩不已,但古力特看出其他人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心中感叹难怪董事长要到深圳去招聘。这边的人果然都是上班混日子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已,根本没有用心去想想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一招没有人教过古力特,只是古力特喜欢动脑筋,凡事都会想想能不能用更简单的办法去完成。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每天坚持做好,才是一个好员工。

小黄说明天就开始这样做。古力特说不急,下个月才开始吧,月内的工作流程要有连贯性。你的工作量减轻后,暂时可以配合仓库重新盘一下账,小速的账还是太粗,不符合星级酒店的要求。财务部总体感觉还是中规中矩的,缺点是不动脑筋,只会照着现有流程做。什么时候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想些好点子,就perfect了。哦,不好意思,习惯了讲英语,perfect就是完美的意思。

下面的人有点吃惊,这个古总看起来很好说话,可来了没几天,提出的全是一针见血的问题,看来对这个上司可不能糊弄。最后古力特提了几点要求:作为财务部副经理和做账的会计,应该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有所了解,比如现在的资产负债率是处于什么样的position?这个部位是良性的?中性的?还是趋向恶性?速动比率在经营中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仓管员一到月底盘点就忙个不了,那怎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收银员,是否要未雨绸缪,在外币的辨识上多加培训?等等。

散会后小张告诉古力特,采购主管吴志明有点来头,吴志明当兵回来就跟着林老爷子混,后来林老爷子退休了,吴志明就来了度假村,所以他采购上的事我们都不敢说。古力特认为这样不对,也许林总根本不知道采购的真实情况,这事我会向林总反映,如果林总认为可以容忍,那我们也可以不管,但是不反映的话就是我们的失职。

古力特又问还有没有什么关系户之类,林总和深圳的董事长是什么关系。小张说林总有三个铁哥们,分别有四家公司,深圳是贸易公司,本地是翡翠湖度假村和鸿运房地产公司,鸿运下面还有个装修公司。林总是鸿运的董事长、翡翠湖的总经理,鸿运的总经理是深圳的董事长,深圳的总经理又是翡翠湖的董事长,不知道搞得这么复杂是什么意思。总之这三个人都是老板,都是串在一起的。

古力特也弄不懂,以他目前的水平还没能理解这种操作,只是直觉里感到这样做一定有其目的。

小张说林家很牛的,林老爷子有四个儿子,大家都喊成大哥、二哥、三哥,小儿子就是林永浩。他们互相倚仗互相关照,是翡翠湖度假村得以顺利成立的坚强保障。另外管行政的副总经理关树宏是林永浩高中时的同学,出纳员丁素贞好像很得到林永浩的关照,除此以外就没听说还有什么关系户了。小张曾听林永浩说过,不能用太多的关系户,真正的经营还是要靠内行来主导。

林永浩找古力特长谈了一次,主要围绕着度假村的经营现状来谈。度假村投资有点大,开业后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财务基本上只是管着账,甚至连账管得都一般般,更遑论能够为管理层提一些积极的建议。林永浩自己不懂财务,所以这次要董事长专门从深圳请一个行家过来;接下来还要请一个能人来管经营,财务加上经营,一起把度假村的生意做大做好。关副总能力稍弱,但人品很好,就让他继续管行政一摊。

古力特刚来,对度假村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观察上,刚刚把账理了一下,先让员工学好规范操作。目前能看到的问题,就是信贷资金作为股本金投资,是风险很大的事。长期投资应该去筹集股本金,只有流动资金或短期用途资金才向银行借贷。否则的话,挣的钱还不够还银行的利息,长此以往会不堪重负。林永浩说早点请你来就好了,现在我是骑在虎背上,只能小心地往前走吧。今天聊得不错,以后得多沟通。对了,有个事还要麻烦你一下,我三哥有个朋友叫李明川,有些财务上的事想请教你,说请你吃饭,你去帮他一下。

林永浩的话很客气,作为老板叫下属去做事理所当然,他却说麻烦一下、帮助一下,让古力特心里暖洋洋的。这时金世标的老乡郑子贤的电话也打来了,约古力特出去吃了一顿饭。古力特尽自己所能,把度假村的情况向郑子贤作了介绍,说自己也是刚来,可能提供不了很多有用的情况。古力特感觉郑子贤很内行,问的都是一些关键性问题,看来以后可以拜他为师,好好增加一下酒店经营方面的知识。在外省遇到老乡,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和古力特长谈后,林永浩心里很满意,古力特斯文可靠,财务方面内行,可以委以重任。林永浩这次舍得花大价钱从深圳请人,就是要他们为度假村赚更多的钱;本地人工资虽然低,但做事老是慢半拍,像四方木头一样,踢一脚滚一下,居然还嫌工资低,也是恼火得很。林永浩打算再请一位能干的副总,至于其他部门不那么重要,就让本地人干吧。

林永浩的个子只有1.63米,但天庭饱满的脑门上总是泛着红光,皮肤白白净净,一副富家子弟的派头。加上他得体的谈吐,昂贵的服饰,还有那恰到好处的啤酒肚,都让每一个首次见他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老板。在外人的眼中,林永浩是很风光的,几家企业的资产随便一说都在千万元级别以上,至于是不是真的风光,恐怕要他自己才晓得。

今天林永浩破例起早了一点,约了郑子贤见面。从履历上看,郑子贤相当不错,财经大学本科毕业,在酒店业干了八年,原来干的是财务,后来是业务副总。林永浩有点不明白,郑子贤原来任职的酒店挺有名的,效益也不错,他为什么要跳槽来翡翠湖呢?

现任的关副总很忠心,然而能力有限,总是时不时闹出一些内行们嗤之以鼻的笑话。因此林永浩在郑子贤身上寄予了很大希望,他盘算着如果郑子贤行的话,两个副总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行政,再加上古力特管财务,度假村的生意也许会有转机。

然而和郑子贤的见面,竟大大超出了林永浩的预算,可以说让他大喜过望。

郑子贤看上去很平和,但他一开口就直达目标的气势,又显示出资深人士特有的犀利。郑子贤认为度假村的生意不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内部的,另一方面是外部的。先说内部的,洗手间里面的西门子牌感应式烘手器,看起来颇像冒牌货,外面卖500元一台,我们却买成2 000元。现有库存里,大量昂贵的酒水就占了50万元,这些酒水以目前的消耗量算,三年都用不完。问题在哪里呢?是不是因为采购主管是你父亲原来的手下?

林永浩震惊了:“怎么你对翡翠湖度假村了若指掌!”

郑子贤淡淡一笑,说林总你的公司太多了,你顾不过来;我是专攻一门,自然清楚明白。况且我要来度假村,就是希望你能发财,也带动我发财。不深刻地解剖现状,没有一定的把握,我干嘛要来?

林永浩的震惊转成了兴奋:“你接着谈!”

郑子贤认为内部的原因还有很多,以后再详细谈。外部的原因则是大气候的问题,现在时机不对头,本来几家公司每一家都能发大财的,可是碰上1993年的国16条,开始宏观调控,治理整顿拿海南先开刀,房地产逐步降温,建得过滥的宾馆度假村进入萧条。如果没有一些独辟蹊径的招数,度假村就只能永远这样不死不活地拖下去。

林永浩的心痛恰恰就在这里,三家公司开得不是时候,资金周转不灵,负债率又高,生意打不开局面。但他开得起三家公司,自然也不是个草包,他早从郑子贤的话语之间听出端倪来。他邀郑子贤加入合作,只要能打开局面,待遇好说。

郑子贤笑问好说是多少?林永浩反问你想要多少?郑子贤道:“你今天给我月薪5 000元,我在你这里干;别家给我10 000元,我下个月就会跳槽。就算你给我15 000元留下我,别家出到20 000元,我还是会跳槽。这话真的不好说。”

林永浩哑口无言。郑子贤的问题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也是老板们普遍头痛的问题。

郑子贤说找不找得到人才是第一个问题,人才肯不肯尽心尽力为你效力是第二个问题,留不留得住人才是第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就不可能兴旺发达。我们不要像一般人走一般的路,要用独特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妨在产权结构上来动动脑筋。譬如说我占有度假村6%的股份,虽然很少,但却成了度假村的一份子。亏损了我们一起承担风险,盈利了一起分红,大家的命运都连在一起,那会不尽心尽力干么?还会轻易跳槽么?

林永浩的眉头一跳,脱口叫道:“对呀!这是个好办法!”

郑子贤手头有一个项目,可以提供给度假村,只需要30万元作启动资金。30万元并不多,但度假村目前很缺钱,郑子贤这么些年来刚好存了30万元,可以把这钱注入度假村,并亲自来做这个项目,亏了一起亏,盈了一起分红。先说六个字:度假村是我家;再延伸出七个字:我必定全力以赴。

林永浩问郑子贤要占多少股份,郑子贤说度假村报给银行的财务报表号称有几千万资产,其实表中水分太多,剥离了那些经营性不强的成份后,比较合理实在的资产应该在500万元左右。你的地,你的房子,也许以后会升值无限,但不能作为我现在的负担。如果以500万元为基数,我的30万元折成股份6%。以后每赚1块钱,你就得9毛4,我得6分钱,如何?

林永浩当然高兴,有人送上新项目,送上启动资金,何乐而不为!他让郑子贤除了当股东还要当副总经理,全面负责业务,月薪10 000元,年底按盈利再分红。郑子贤基本上同意,但还有一点异议,就是分红要按财务费用结算前的数额来分。度假村有一大把贷款,光是付利息就很惊人,投入的30万元和一年辛苦赚下的钱只怕不够还债,甚至不够还利息。如果在财务费用结算后分红,那就等于白干许多年,所以要按财务费用结算前的数额来分红。

对这个概念林永浩不甚了了,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但他把这点感觉忽略过去了。两个人越谈越投机,最后郑子贤坚持要先签合同,吃完饭后两人签了6%股权转让的协议,签了聘书与劳动合同。郑子贤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下午就从银行转了30万元过来,说钱一到账就正式上班。

其实林永浩对郑子贤还是有点不放心的,因为郑子贤太厉害太能干,居然把度假村摸了个底朝天。林永浩转念一想,交给银行的报表都是公开的,没什么私密性,郑子贤能看到不足为奇。另外林永浩天生的遇强愈强,对手若是脓包反而不好玩了。别看林永浩答应郑子贤很爽快,他心里的小算盘拨得更快。郑子贤是带着30万元来的,给个年薪12万元显得很大方,就算连续两年不盈利也不过才去了24万元;而如果真的两年不盈利的话,郑子贤要么降职减薪要么灰溜溜走人。这是第一道保险系数。第二道保险系数就是不管谁当财务总监谁当副总经理,资金的最后审批权在林永浩手里,出纳员丁素贞又是林永浩的人,这是绝大多数私营企业惯用的模式,关键的位置上都是老板的关系户,谓之家族生意。不过除了副总关树宏、采购主管吴志明、出纳员丁素贞外,确实也没有再多的关系户。

说到吴志明吃回扣的事,林永浩早有所闻,他之所以不处理是面子上抹不开,另外他想反正不论谁当采购都会吃回扣,那么与其给别人吃不如给自己人吃。他只是想不到,自己人心更狠,一台烘手器竟吃出300%的回扣来;以此推论吴志明干了采购主管这么些日子,好处也捞不少了。郑子贤来了是个好事,让他去管,让他们互相牵制,得益的便是林永浩自己。

说老实话,林永浩既不懂酒店,也不懂房地产,更不懂装修。他原来当过兵,吃过官司上过法庭,幸亏林老爷子跑了跑关系,他才免去了牢狱之灾。接下来他去考大学,分数线入了围要录取却很成问题,又靠父亲的面子录取了却只能念一个无人向往的环保专业。毕业后他开始做生意,今天走私汽车明天倒腾玉石,倒腾来倒腾去有了钱,就摇身一变,变成了香港人。在香港他三混两不混地认识了几个同类型的人,便又凑起份子回大陆来开了房地产公司,建了两座公寓楼。公寓楼建设时发现找别人做工程不划算,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念头就成立了装修公司;两家公司在运作中东划拉一下西划拉一下就又衍生出一个翡翠湖度假村来。从表面上看三家企业都不错,实际上资产负债率已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公寓楼只卖出一小点,搬进去的业主还因为质量问题要退货的退货要打官司的打官司;装修公司因为房地产业的退烧而揽不着工程,度假村又没几个人来消费。银行的贷款是还不了的,每天拆东墙补西墙的只忙于支付贷款的利息。当然,其中还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因素,林永浩可不会随随便便泄露出来。

这种情况,正是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很多私营企业家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素质和功底本来就不是企业家的料子,当初起家只是因为时机和运气都碰上了;当他们雄心勃勃地搞低成本扩张把企业盲目做大后,才发现样样都力不从心。郑子贤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如果林永浩只开一家公司,在经营上多下功夫,也许还有兴旺的可能。如今场面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他的弱点就全部暴露出来了。面对今天的这个摊子,做下去分明很难,不做下去又不行,起码面子上过不去,就这么一天一天地熬着,表面上还是风风光光的样子。

郑子贤的加盟,总算给林永浩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郑子贤相处下来,林永浩才发现郑子贤这个人确实有两把刷子。郑子贤分析过度假村以及另两家企业的财务状况,认为当初的起点就错了。在林永浩的概念中,融资就是贷款和招商引资,而郑子贤说,融资主要是指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也就是从股市上筹钱。银行贷款和股市筹钱都是钱,但其性质却绝对不一样,前者是信用债务,后者是股本金,其风险含量完全不同。不要以为不管从哪儿来的钱都可以投资,信贷资金是不能作为股本金投资的,林永浩今天的不堪重负,正是这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造成的。所以长期投资应该去筹集股本金,只有流动资金或短期用途资金才向银行借贷。

林永浩炒过股票,总算听懂了郑子贤的话。记得他曾经问过古力特这个问题,古力特说今年1月万向钱潮在A股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但外资企业还没有先例。郑子贤说不一定A股呀,也可以到香港去,到外国去,还可以在A股借壳、买壳上市。林永浩又傻眼了,什么叫借壳、买壳上市?郑子贤说现在先搞定度假村再说,等度假村上了轨道,再考虑其他的事。况且几年以后,也许A股上市的政策会有所改变了。

林永浩很开心找对了郑子贤,他并不知道古力特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郑子贤所掌握的关于度假村的资料,基本上都是古力特提供的,否则郑子贤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了解得如此详细。古力特力挺郑子贤,一方面是由于郑子贤是金世标介绍来的,还算是半个老乡,另一方面是由于古力特的本性如此。

古力特很细心,又特别喜欢穿衣服讲究的人,郑子贤衣着的风格,恰如以前古力特在阳光酒店看见的帅哥那一种,一看就有魅力,让古力特对他又喜欢又敬佩。林永浩穿的衣服也是名牌,但因为身材的关系不太合体,衣领和袖口上还会常常有些油腻,在古力特心中的形象就打了折扣。所以古力特支持郑子贤,有心理因素在不知不觉地起作用。

郑子贤开始一心一意地操作起他的项目来。他是有备而来,林永浩却是引狼入室,更确切地说,郑子贤不是狼,只是门外的野蛮人。在商言商,门外的野蛮人未必就是坏人,而是鲶鱼,鲶鱼效应往往刺激了企业活跃的求生能力。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