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红楼梦》“虎兔相逢”的一种极简解释
作者:史双元  发布日期:2024-04-15 15:01:27  浏览次数:799
分享到:


                      这篇文章是考证类文章,是为“读书种子”写的文字,我力求写得简明扼要,希望不要“催眠效果太好”。再套用网络视频流行语:重要观点在最后,你先收藏再阅读。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有关元春命运走向的寓意画面和判词为:“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也有四句言词,道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红楼梦》一书,有不少地方用谐音来暗示人物性格或结局,所以,有专家认为,这几句判词中的“弓”“橼”谐音“宫怨”,倒也说得过去。

但关于“虎兔相逢”的含意,争论很大,争论很多,成了解读《红楼梦》的难点之一。有人认为“虎兔”无论是形体还是个性都相隔甚远,无法“相逢”。

有一种观点,认为元春卦辞“虎兔相逢”乃影射康熙驾崩、雍正登基。康熙驾崩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为壬寅年,确实属于虎年即将移交兔年的时间。

这种观点用的是索引的方法,还有其他的索引解读法。

但有很多专家看不惯这种索引解法,认为“虎兔相逢”就不是个正经词儿,原文应当是“虎犀相逢”,其依据是《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和“已卯本”都是“虎兕相逢大梦归”。但其余脂评本(包括甲戌、庚辰、靖藏、甲辰、戚序、戚宁、蒙府、列藏、郑藏、舒序)及今传各种程高本均作“虎兔相逢”。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不管是不是高鹗,他一定是细心研读过《红楼梦》存世文稿,自以为得其真谛,因此要来续写此书,以期豹尾续貂。后四十回已经对“虎兔相逢”有了解释,这就是“卯年”(兔年)立春日提前进入寅年(虎年),见《红楼梦》后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俞平伯先生早就指出“高氏又明叙元春之死在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而十二月十八日立春,以交卯年寅月。这明是比附虎兔相逢了”(俞平伯《红楼梦辨》上卷《高鹗续书底依据》)。

有人坚持认为这句暗语的原文是“虎兕相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虎兕”是个固定词组,《老子》中出现过,孔子《论语》里也提到过。“虎兕”可以代表两种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朝廷“虎兕”内斗,殃及元春,曹雪芹理当用“虎兕”这个词。而“虎”“兔”不在一个体量上,无法较量。这其实是另一种“索引”,认为《红楼梦》就是影射清朝宫廷内斗。

个人认为,“虎兔相逢”没有错,不必曲解,写的是元春的悲剧命运。虎与兔代表强者和弱者,这在佛教中属于常用意象。

虎兔两种动物体型和性格差别很大,但可以“相逢”,而且,好像冥冥中有一种宿命联系:十二生肖中,兔子排在老虎后面,如果按照生肖纪年来看,二者必然因“交接”而“相逢”。更有意思的暗证是:古代楚国人就是把老虎和兔子绑到一起的,称为“於䖘(wū,一作tú)”,这就是典型的“虎兔相逢”啊,不仅是“相逢”,还是“相亲”啊。

吕布的名马暴烈似虎,叫做“赤兔马”,本名“赤菟”,“菟”就是老虎。


另外,十二生肖有一个特殊排列,大家好像都没有注意,就是,前十位动物排列,两两成组,都是一大一小、一弱一强两个动物并列: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所以,“虎兔”排列在一起是有来历的,不要说我没有提醒你。

关于“虎兔相逢”在这个判词中的暗示,我想给一个极简的解释:这个暗语可能用了佛家典故,弱者如兔,强者如虎,兔入虎口,有去无回。

佛教中有舍身饲虎的故事,表达仁者修持的献身精神,还有《佛说兔王经》记载兔子的牺牲精神:佛陀在久远前曾发下誓愿,愿以自己化身为一只兔子,救拔兔族与种种苦难之中。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上座部经典《佛说本生经》有《佛说兔王经第三十一》:兔王“无有供具。便以我身。供上道人。”“前有生炭。兔王心念。道人可我。是以默然。便自举身。投于火中。火大炽盛。适堕火中。道人欲救。寻已命过。命过之后。生兜术天。于菩萨身。”

《红楼梦》多有佛家思想,还专门设立“宝黛斗禅机”一章以显示贾府青年一代的佛学修养。“大梦归”也是明显的佛教“人生如梦”的观念。“虎兔相逢大梦归”就是说元春是为了家族荣耀与安全,舍生入宫,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陷入了虎口,做出牺牲。元春入宫比政治联姻还低一等,是舍卒保车,是作为贾府的牺牲品白兔献给了老虎,贾元春归省的六次哭泣就展示了她的辛酸。

另外,画面暗示用了“香橼”,此物又名佛手果,如明代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果部之二》:“枸橼,释名:香橼俗作圆,佛手柑,时珍曰:义未详。佛手,取象也。”作者选用“香橼”,也可能是配合着说明这首判词的佛教思想背景。

到这里,你还不同意我的观点,就有点“犟”了。


上一篇:浅议华人民俗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