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寻思才女張爱玲
作者:瑞门  发布日期:2024-09-08 12:50:19  浏览次数:190
分享到:

21世紀了,張愛玲被人反覆提起,私人媒體,民間傳言,都在提及這位才女,不嫌晚呢。

然而,20世紀的她,卓然面世,或者避世,異於文化界主流,異在觀念,異在行動,異在生死。

她沒有跟著胡適張大千,愴然別離淪陷區,而是要親見親聞,迷濛的共產主義,激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這,像誰啊?徐志摩。

那位才子, 從藝術的誇張,看紅色文宣的恢弘,不甚了了。遂到革命的圣地蘇聯,親歴親驗,得出結論:教授們眼中無光啊,絕不同於英美西歐。托尔斯泰夫人的周围,一派窮奇啊。

才女很懂才子,比當時多數知識菁英,清醒多了。她寫作的溫婉,感動別人,感染別人。

好像文墨流淌,染了純潔的絲綢,印像深沉,褪色就難了。好像腦中印記,咋地洗去呢?要很多年吧,還得有洗腦的動機。

才女不多說話,心裡明白呢。

舊社會結束了,反動會道門,一個個,崩潰了,消散了。那麼暫且轉向,審視新社會。

旗袍別穿了,皮靴別露了,到農村去,看私產咋地被共產,看土地財物咋地轉手。三千年未有這大變局,聽說不如見識吧。

社會主義改造,是徹底的啦。大教授們,都在換腦子。小文人們,豈不更要積極。文聯的作家們,都唯恐表態慢啦。

革命哪能不恐怖

專政哪能不畏懼

門外紅旗招搖,門內天井觀藍,人皆如此嗎?才女多看些動魄驚魂,都是素材,都夠真實。

此刻確實懂了,胡適張大千他們快快地走了。徐志摩若在世,會飛得更早吧。

那是不得已哦。

誰願意呢,拋家產,棄田園,去那遠方陌生地?

才女不是地主,定成份的時侯,還算清白。接受改造的時候,還算認真。那麼,進步姿態有了,再進步呢,重啟中斷的學業,說出來也順口吧。對,去香港繼續學業。

抗戰內戰的磨難結束啦,再上大學去,理由很正常。果然,展示上進決心,彷彿淡漠親情,一派革命型象了。海關放行,邊檢放行。

奔啊,跑啊,身後的羅浮橋,疾離疾遠哈。

天真是高,海真是濶,香港只是中轉站,美國才是理想國。那兒不同啊,嫁人無須先批凖,寫書無須再後怕。隱居也可,顯名也可。精妙的作品寫出來了,小眾欣賞,慢慢地,慢慢地,會覺悟吧,大眾?

神州的官宣,潑墨在胡適,忽略才女。忘卻了,張愛玲,在那個火紅年代,在那個遠東明珠上海,沒了她,沒了養育她的末代景象••••••

一個甲子過去,旗袍再現了,皮靴再現了。有人惋惜才女,文章续续,影剧段段,再現她的時空?且漠糊且遥遠且不得已。


下一篇:往事


评论专区

进生2024-09-11发表
民國那代人,若漠視了國民政府率全民族八年浴血抗戰的可歌可泣,若心底深處還自信自己有對任何政權的“清白”,那便踏上了墜入百年深坑的宿命。之後想成“懸浮液”都不可得。 台灣齊邦媛先生的巨著《巨流河》解答了那代人的清晰認知,那代人的骨氣所在。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