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華人朋友你小點兒聲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09-12-28 02:00:00  浏览次数:2692
分享到:
♦傅紅文學獎获奖作品 ( 雜文 )  林别卓和傅红先生、各评委及其他获奖者在一起
 
                     
 
       
  大聲宣泄如大聲講話﹑大聲說笑﹑大聲吵鬧﹑大聲啼哭等﹐本是人之常情﹐但其不顧及他人感受的弊端會受到社會的制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中國﹐還可以看到有些人沿用舊時的祭祀和送喪習俗﹐整個家族幾十或幾百人大排長龍﹐招搖過市﹐哭天喊地﹐大搞封建迷信的法術﹐阻礙了交通﹐醜化了市容﹐干擾了安靜和歡樂的生活環境﹐令人深惡痛絕﹐曾被當時的輿論批評為社會的一大公害。所幸這類公害沒有隨著華人移民的到來而在澳洲大煞風景﹐然而﹐華人在公共場所隨意大聲說話的惡習還是比較突出的。
      2008年五月的一天﹐我和妻兒陪同三位從中國來探親旅遊的親人參觀悉尼歌劇院﹐當我們邊參觀邊照相時﹐突然一位華人女士氣急敗壞地對著週圍的人群大聲喊道﹕請你們挪一挪讓一讓好不好﹖嚇我們一跳﹐定睛一看﹐原來是那人要單獨拍照﹐她不要別人闖入她的鏡頭。其實﹐沒有人願意闖入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的鏡頭﹐她只需輕聲說一句對不起﹐麻煩您了之類的話﹐如此可親可愛的禮貌一番﹐其目的就很容易達到﹐是完全用不著高聲尖叫地嚇人一跳和把自己弄得面目可憎的。
      2009年七月的一天﹐我去一家照相館取相片﹐這館子並不大﹐那邊小聲說話這邊也可以聽到。一位華人女士也來取相片﹐正在用普通話大聲呼打手機﹕喂喂喂﹗請你把錢匯到我在香港的賬戶好嗎﹖眾人朝她側耳注目﹐我倒想﹕閣下不顧個人的人身安全和經濟安全﹐這麼大聲喊叫﹐固然可以露點富的身價和派頭而讓人看得起﹐但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有些人偏偏愛透過表像作逆向推斷﹐認為你是真窮假富﹐說不定還會將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反其意而弄出個此人有錢三百萬的笑話來。可見﹐大聲高叫是大可不必的。
      諸如此類的現像不一而足﹐因辦事不順而厲聲厲色者有之﹐因缺乏耐心而粗聲粗氣者有之﹐因錯覺誤解而尖聲尖叫者有之﹐因高談闊論而暡聲嗡氣者有之。我本人也曾好幾次犯過這類聲震四座的毛病﹐好在都被澳洲辦公小姐的微笑和冷靜給了﹐事後回想起來不免知羞臉紅﹐總覺得自己來自泱泱大國的中國卻似乎在素質上哪兒不如人家了。
      怎樣解釋包括我在內的華人中間出現的大聲現像呢﹖正在苦思冥想之時﹐我偶然地看到了中國大陸一家電視臺的一個大聲比賽活動﹐其名曰大聲才能贏﹐參賽者個個用盡吃奶的力氣拼命地喊我愛你﹐現場有聲音強度(分貝)計量儀作記錄﹐有一人喊出135分貝而獲得了冠軍大獎﹐頒獎台上皆大歡喜﹐可是台下觀眾受不了這種的輪番轟炸﹐可能都捂著耳朵逃之夭夭了。科學知識表明﹐1分貝是人類剛剛能聽到的聲音﹐2040分貝大約是情侶耳邊的喃喃細語﹐4060分貝屬於正常交談的聲音﹐大於60分貝屬於噪音範圍﹐70分貝已開始損害聽力神經﹐而呆在100120分貝的空間內一分鐘就會發生暫時性失聰(致聾)﹐那麼135分貝是什麼概念就可想而知了。這樣的活動顯然不值得提倡﹐不過大聲才能贏這句話倒是可以借用來概括我們所有的大聲者的心態的﹐原來就是為了贏﹐為了壓倒和超越別人。
      然而﹐大聲若是贏取別人的工具﹐則人人天天都要手提個高音喇叭﹐將成何體統﹖大聲若是壓倒別人的手段﹐則大家都練出能喊135分貝的功夫來﹐豈不都聾了耳朵﹖大聲若是超越別人的竅門﹐則小聲的人們豈不都變成不通竅的傻瓜了﹖殊不知﹐聲音是人與人﹑人與環境關係的一門大學問﹐來不得半點隨意和任性。
      聲音關乎人類和生物的生活環境。人類﹑生物和環境是共處於一個統一的﹑休慼相關的生態系統之中的﹐而聲音污染和空氣污染以及水源污染都是破壞這個生態系統平衡的﹐都會使已有的良性生態系統向惡性生態系統轉換的。
      聲音是一種振動的波﹐叫做聲波。每秒鐘振動813次的聲波叫做次聲波﹐每秒鐘振動超過20000次的聲波叫做超聲波﹐這兩種聲波都是人耳不能聽到的﹐人耳能聽到的是二者之間的聲波﹐也就是可聽音。鳥類和魚蝦能聽到次聲波﹐狗﹑貓和蝙蝠能聽到超聲波。海上風暴來臨前夕﹐鳥類成群地從海上飛回海岸﹐小魚蝦們紛紛回游靠岸﹐就是因為它們敏銳地感覺到由空氣和波浪摩擦產生的次聲波﹐假如海洋環境有噪音污染﹐它們就會因聽不到這些次聲波而被風暴吞沒了。貓頭鷹在黑夜中捕捉老鼠主要是靠耳朵的聽覺﹐在噪音干擾的情況下它們的聽覺就失靈了﹐就會因捉不到老鼠而餓肚子了﹐當地的老鼠也就會越來越多了。平時我們聽起來最舒服的聲音是每秒鐘振動250次至4000次範圍內的聲波。人在這樣安靜的場中工作﹐其效率往往比較高﹐而在吵雜的環境中往往會精力分散﹑情緒波動和思路中斷﹐甚至判斷錯誤。太強的聲音不但聽了難受﹐而且還會使耳內發痛﹑鼓膜破裂。經常在噪音環境中生活是一種惡居﹐是會折壽的﹐在某種情況下還會致命。僅以登山運動為例吧。由於物理上的共振原理﹐登山運動有一條戒律就是禁止大聲呼喊﹐因為人在大聲呼喊的時候所產生的多種頻率的聲波﹐會通過空氣傳遞給積雪雲﹐往往會引起積雪的振動﹐使已經形成了億萬年的積雪層可能因強烈的振動而崩塌下來(雪崩)﹐此時血淋淋的災禍就會從天而降。因此﹐對噪音必須進行科學的監測和控制﹐以保護和創造適合于人類居住的環境。
      此外﹐有些噪音並不屬於科學監測的範圍﹐而屬於人文關懷的範疇﹐即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擾音都可以理解為噪音﹐比如說有些人放好聽的音樂﹐而在週圍某些身患疾病或情緒不好的人卻覺得是難聽的噪音﹐人們對他們的感受和抱怨也應予以尊重和關懷。在這方面的矛盾和磨擦真是不少。日本就多次發生過有人因忍受不了左鄰右舍的噪音而大開殺戒的悲慘罪案。以上種種事例都顯示了講求環境安靜作為一條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要性。
      聲音關乎社會的禮儀文明。人從無禮到有禮是一個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過程﹐而禮儀(Rituals)就是文明的規則﹐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主要是語言的文明化和規範化﹐包括說話聲音對別人的適合性。
      中國人對禮儀的發現和發明比較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的孔子就已經提出了禮儀的基本理論﹐例如不恭無禮”(不尊重別人就沒有禮儀)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用禮來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就不會受到別人的羞辱)。孔子把禮儀和尊重別人的關係說得如此之透徹和深刻﹐這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是個首創﹐至今仍不為之過時。孔子還把禮儀具體到了說話的聲音﹐例如他說毋傲應”(不要大聲講話)食不語﹐寢不言”(吃飯睡覺時不講話)﹐這說明了主張氛圍肅靜和禁忌大聲說話的禮儀在中國古已有之﹐只是後來可能因某個朝代禮崩樂壞而有所失傳了。
      西方禮儀起步較晚﹐但後來居上﹐並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注重聲音環境的禮儀較為先進。平時在澳洲大大小小的公共場所我們總是看不到有人大聲說話和吵架﹐在交通線上也很少聽到汽車的喇叭聲﹐這足見了澳洲人具有較好的禮儀素養。他們的餐桌禮儀也是注重聲音環境的產物。他們將尊重別人的倫理道德和健康飲食科學結合起來﹐創造了閉口﹑細嚼﹑慢咽的飲食方式。閉口有隔音的功能﹐吃東西不易出聲﹔細嚼使食物容易被胃吸收﹐能減輕胃的負擔﹔慢咽可以防止胃部因食物的劇烈衝擊而受損。這樣既遵守了講究安靜的餐桌禮儀﹐又有利于用餐人的身體健康﹐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他們的這個良好的餐飲習慣是代代手口相傳的。我曾請教過同街的三位80歲上下的澳洲老年朋友﹕您這麼好的用餐習慣是怎樣養成的﹖()們的回答大同小異﹐都說是從小由父母嚴格訓練而成的﹐有的還說如果自己老是犯規而吃出聲來﹐屁股就會挨揍。2009年初我和一位澳洲本地出生的青年同在一個大花園工作﹐有一天小餐室裡只有我和他共進午餐﹐可他吃東西時一點聲音也聽不出來﹐而我儘管小心翼翼地吃﹐卻還是弄出聲來。這說明了好的飲食習慣要從小開始養成才行。
      我們應當努力學習人家文明雅致的飲食方式﹐正如他們努力學習我們的烹調藝術和使用筷子一樣﹐要互相取長補短。我們華人喜歡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這是好的﹐要保持﹐但是在正式的宴會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在進餐時不可發出很難聽的聲音來。不少人習慣於大口吃飯﹑大塊吃肉﹑大聲說笑﹐那狼吞虎嚥的吃相很不雅觀﹐亂哄哄的聲響使人不得安寧﹐吃了反而不高興和不健康﹐這樣的不良習慣一定要下決心改掉之。
      聲音關乎人的心理和精神素質。人說話的聲音不但是生理機能的一種反映﹐也是心理和精神素質的一種反映﹐比如低聲下氣﹑高聲上氣﹑和聲和氣這三的狀態就反映了不同的心理和精神素質。
      低聲下氣不是禮貌禮儀﹐而是自卑絕望﹑甘心示弱的一種奴性表現。舊中國老百姓由於長期遭受剝削和壓迫﹐窮困潦倒﹐世代為奴﹐喪失了做人的尊嚴﹐因而日積月累地養成了低聲下氣這種劣根性習俗。新中國成立後﹐低聲下氣的舊習俗受到了革命批判潮流的衝擊和清洗﹐使人們普遍以低聲下氣為恥為醜﹐久而久之﹐如同種牛痘﹐一種抵抗奴性病毒感染的免疫力便生長了出來﹐一種反歧視的自尊自強的精神也隨之產生了出來﹐這是革命帶來的歷史性進步。這種進步在移民澳洲的華人身上也有所體現﹐比如十年前他們在反對種族歧視和維護多元文化政策的行動中首當其衝﹐表現得相當突出﹐讓其他各移民群體和主流社會刮目相看。然而﹐反歧視精神之中也有病態反應﹐比如有些人過度在乎別人對自己是否歧視﹐時時都擔心自己低聲下氣﹐事事都提醒自己不要低聲下氣﹐結果因對低聲下氣的過度忌諱而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就是以高聲上氣為榮為美。高聲上氣的人往往預設自己被歧視的可能性以猜忌別人﹐動不動就來氣和發火﹐嗓門大﹐攪亂了週圍的和諧氣氛﹐令人不悅而生厭。高聲上氣是心理虛弱和不自信的表現﹐對文明禮儀妨礙極大﹐與低聲下氣一樣不可取也。
      只有和聲和氣才能與文明禮儀相符合﹐與週圍的和諧氣氛相融合。原來﹐人的喜怒哀樂及其相應的聲音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需要加以約束和限制﹐達到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適度)”的狀態﹐這就是﹐其意是柔和﹑隨和(和氣)﹑和合﹔多元之音﹑眾緣之聲同住一處﹐就是老子所主張的音聲相和﹐如若不相柔和﹑不相隨和﹐則不能和合(和諧合好)﹐其結果對大家都不好﹐無所謂誰贏了誰。敢於和合就是敢於包容對方﹐是最美和最勇敢的德行。有一種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保持和聲和氣﹐對氣急敗壞的人和聲和氣﹐對暴跳如雷的人和聲和氣﹐對竭斯底里的人和聲和氣﹐這需要多麼大的自信心﹑忍耐心和包容心的支撐啊﹗真是令人為之高山仰止﹐任何人都是會被這種和聲和氣的風度所折服和感染而回歸到和諧狀態的。
      在澳大利亞﹐從1999年起﹐每年的321日定為和諧日”(Harmony Day)﹐旨在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以減少種族偏見和一切不寬容現像的發生。由於和諧日活動中需要人們和善友好﹑和聲和氣地進行接觸與交流﹐便也有人傳神地稱作和聲節。這個稱謂意味著和聲可以是和諧的切入點。從哲學層面上說﹐心聲相通﹐並不矛盾﹐和諧社會從心開始﹐其實也可從聲開始。從聲開始就是重在行動﹐是從說話開始﹐從最簡單的禮貌和禮儀開始﹐對每個人來說又是從做起﹑說到做到﹑不放空炮。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小點兒聲吧
  
  

2009年11月1号


上一篇:作家名銜


评论专区

alee2014-11-20发表
很有同感!
alee2014-11-20发表
很有同感!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