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文化力
作者:丘云庵  发布日期:2009-12-29 02:00:00  浏览次数:2625
分享到:

對文化傳統歷史定位的新突破
--------在澳华论坛《文化力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2008.7.5.

 高占祥先生的新著《文化力》一書,已由北京大学出版,并开始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文试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伦理学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第一部分文化歷史定位的新突破(哲学的探讨)
 
《文化力》一本不同尋常的書。其不同尋常之處首先在於:在哲学领域内,它突破了人們迄今傳統理論上對文化這一範疇的歷史定位。
·         傳統的文化歷史定位:文化=社會的意識形態.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習慣于把文化定位爲社會的意識形態(亦稱觀念形態),文化,只是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辭書上對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按照人們習慣的文化定位,文化純粹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第二性的東西。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映經濟基礎。文化,只能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或遲或早地隨之發展和變革。並對社會政治和經濟起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用(或叫反作用),不能起決定作用。 
·         文化的新定位
高占祥先生的新著《文化力》,把文化概括爲文化力,這就把文化從一
種社會意識形態,提升到了物質與精神相統一的高度。在高占祥先生看來:
文化力=物質財富 + 精神財富
=物質文明 + 精神文明
=經濟基礎 + 上層建築;
高占祥先生把文化力分爲兩部分:
其一,文化,作爲社會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的精神財富,屬
於軟實力。它是決定和影響著社會前進方向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可以稱之爲精神文化力
其二,文化,作爲物質財富,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不斷有所發
現,有所發明,創造出來的最新最高最尖的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屬於硬實力,我們可以稱之爲物質文化力
文化力=精神文化力+物質文化力
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哲學的高度,得出如下結論:
a, 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和存在在實踐中實現同一;因此,實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具有同一性,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在文化中實現同一。因此,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在这里,文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中,凡能够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的一切行为,现象,和造物,都是文化现象。
妙哉,文化!妙哉,文化力高占祥先生把文化定位爲文化力,是充滿睿智的。這一文化新定位,在哲学方面,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第二部分一本不同尋常的書出現在不同尋常的時代(国际政治的探讨)
 
回顧20世紀100年的歷史,抛開極其紛繁的具體歷史事件,不外有兩大特點:
120世紀是人類向科學技術進軍,取得史無前例的偉大勝利的世紀。二十世紀中期以來,陸續出現了原子能,生物基因和細胞工程,信訊技術工程,航太工程,納米技術,等一系列最高最新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成長出了最高最新最尖端的物質文化力。
220世紀是人類社會鬥爭最激烈,最殘酷,人類社會處於史無前例大動亂的世紀。不斷的戰爭,革命,運動,恐怖,分裂……人類處於少年好鬥時期,人性迷失,天良泯滅,死人無數。是人類空前絕後的最最黑暗的時期。20世紀的世界,是科學巨人;人性矮子。
我們經歷了20世紀科技大發展,社會大動亂,有幸進入21 世紀。當前,正是痛定思痛,進行世紀大反思的时候我个人反思的初步結論以为,20世紀出现科技大發展,社會大動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文化力的错误配置——经济上的最高最新最尖端的科技生产力,配置了政治上的大民族主义,大国坝权主义,军事扩张主义,法西斯主义,封建专制主义,暴力斗争理论
举例:现代工业经济由于文化力的错误配置:最高最新最尖端的物質文化力,错误配置了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精神文化力,造成:
*  两极分化空前加剧;
*  掠夺资源和市场的矛盾空前加剧;
*  地球生态大破坏
可以说工业经济时代既是天堂,又是魔鬼。
现在应该是:
* 人心思進但願科技大發展,會帶給人類經濟大發展,社會大進步,生活大改善而不是人類大殘殺,資源大掠奪,地球大破壞;
* 人心思定經過整個20世紀無休無止的大折騰,全世界對於流血已經深惡痛絕。世界正在尋找出路,但願小小的地球村,從此實現民族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出路何在?
我的意见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是要从文化力的配置上进行探讨。
正当全人類進行世紀大反思的此刻出版高占祥先生的新著《文化力》,理所當然地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響。深入探讨《文化力》,對我們祖國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中國回歸國際大家庭後,如何與當代世界潮流全面接軌,乃至对21世纪整个世界政治走向的研究,都具有深刻的啓發和指導意義。
 
 第三部分關於物質文化力(经济学的探讨)
 
爲什麽文化力本身,就是生産力?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更替,都是由科學技術亦即文化力引起和推動的:採集經濟向農業經濟過渡,是由於青銅器和鐵器等金屬工具的發明發現,形成了新的生産力即文化力;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是由於蒸氣機的發明,機械化,電氣化的實現,蒸氣機,機械化,電氣化,就是文化力,就是生産力。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資訊技術,生物工程,航太工程,納米技術等一系列最高最新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成長出了最高最新最尖端的文化力。這種最高最新最尖端的文化力,已經衝破了工業經濟的傳統模式,暴露了工業經濟的致命傷。最高最新最尖端的文化力,必將促進人類社會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從生存型經濟向生利型經濟、再向生態型經濟发展國際經濟學界一致認爲,一個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生産,分配和使用之上的被命名爲知識經濟的新時代,即將取代工業經濟時代。人类社会的21世纪,将是从现代社会向後現代社会进行历史性跨越的新世纪。
即将到来的知識經濟時代的新特點大体如下:
 1,最新科技知識,即物質文化力,將給經濟活動不斷帶來新的生産力,新的原材物料,新的産品,以至新的産業。使經濟活動,衝破了時空限制,從宏觀擴向宇觀,從微觀深入幽觀,從地域擴向全球;把現代經濟推向更廣大縱深的新路。
2,最新科技知識,即物質文化力,將能解決工業經濟造成的人和大自然的尖銳矛盾,通過修復和保護自然資源,妥善解決污染環境,保持生態的良性迴圈,使地球村恢復青春美麗。
3,所有勞動者,都是由新的文化力武裝起來的知識份子,是溶工人,農民和知識份子於一身的新型階級,到那時,工人,農民和知識份子的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城市和鄉村的差別也將逐步消失,人與人的關係,將由剝削被剝削的關係,轉變成爲分享物質文化力創造的經濟成果的關係;
4,最新的文化力,特別是資訊技術的發展,將突破地域和時空限制,促進
國際之間的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合作.實現全球經濟一體化。   
5,知識經濟,還將促進國際人道主義福利事業,共同對付各種天災人禍,保護人類的生存發展    
 
第四部分關於精神文化力(伦理学的探讨)
 
價值觀,是人文科學的一個基本範疇。人文科學是研究與人的利益有關的科學。價值觀是世界各國人民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對經濟的, 宗教的,科學的,藝術的,道德的,倫理的一種價值判斷。所以,價值觀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核心。
一個人的價值觀與個人的愛好,欲望,利益,志趣有關。一般地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階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我們可以概括爲階級價值觀。
必須特別指出的是,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階級,不同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人民,對現實世界,還有一種普遍認同的最一般的倫理道德理想和觀念,人們已習慣稱之爲普世價值觀。用倫理學的術語說,就是道德共識(Moral consensus全球倫理、或叫共同善(Common Good
例如:人類對於世界大同的憧憬,就是一種普世價值觀。從中國儒家的天下爲公”“禮運大同,陶淵明的桃花源,到西方社會學家莫爾的烏托邦,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和馬克斯的〈共產黨宣言〉,都向往著一個真正的大同世界。又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人道主義,和諧社會,也是普世價值觀。從孔子的仁義道德孟子的以民爲本,墨子的兼愛,到釋迦牟尼的慈悲,耶穌的愛世人,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從古典哲學家提倡的真,善,美,到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也都逐步發展成爲一種普世價值觀。
爲什麽會有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階級,不同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人民普遍認同的普世價值觀?
一方面,是由於人具有兩重性---自然性和社會性。
誠然,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具有階級性;但每一個人又是一個自然生命體,都面對生老病死,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懼,愛,惡,欲)。
人們在階級鬥爭實踐中,容易形成階級價值觀;在生産鬥爭實踐中,在同自然界的鬥爭實踐中,容易形成普世價值觀。孔子的有教無類教育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觀,孟子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都是普世價值觀。
另一方面,普世價值觀是在各個不同時期,由社會生產關係的矛盾各方在長期複雜的共處,鬥爭,較量,角力,磨合中形成的。
人們在生産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三大實踐中,結成了的一定的社會關係。例如,人們在戰爭中,結成了敵我雙方的關係,人們在商業活動中,結成了買方和賣方的關係,人們在國家關係中,結成了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君臣的關係,階級的關係,民族的關係;等等。
在戰爭中,敵我雙方在你死我活的角力中,終於磨合形成和平共處的觀念;在商業活動中,買賣雙方在你虞我詐的角力中,終於磨合形成買賣公平的觀念;在國家政治活動中,統治方和被統治方,在專政獨裁反專政獨裁的角力中,終於磨合形成民主法治民族共和這一類的共同承認的價值觀。
奧運會提出一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也是在體育運動領域長期複雜的角力中,終於磨合形成的一種普世價值觀。
可見,普世價值觀是人們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通過鬥爭,角力,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的一種多元性,綜合性的文化結晶。      
階級價值觀與普世價值觀是同時存在,互相依存的一對矛盾統一體。人們常愛說求同存異,人的普世價值觀,就是同,階級價值觀,就是異。我們可以列成一個公式:
普世價值觀=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一個家庭的成員之間,一個國家的社會階層之間,民族之間,乃至各個國家之間,能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就會和諧,穩定。否則,就會發生矛盾,衝突,戰爭,動亂。
那種認爲在階級社會中,人只有階級性而沒有共同的人性,只有階級價值觀而沒有普世價值觀的觀點,是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不符合辯證法,不符合客觀實際,不符合人類的共同利益的。以階級價值觀否定普世價值觀,是一種知識偏見。
隨著人類文明的提高,人們將總結少年好鬥的歷史教訓,普世價值觀將逐步取代階級價值觀,成爲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一致認同,共同遵守的倫理道德理想和觀念,這將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潮流。
大力提倡普世價值觀的現代先驅是甘地。他說:查閱各大國的國歌,我們發現歌詞多含有對敵人的詛咒。我們感到統治野蠻世界的法則有悖人類尊嚴。全世界對於流血已經深惡痛絕。世界正在尋找出路,我敢說,人類一定能爲這饑喝的世界找到出路。
另外,我們高興地知道,還有一個通過對20世紀戰爭和殺戮的反思,正面向全球提倡普世價值觀的文本:1993年世界宗教議會通過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
《宣言》的基本概念有四:
1     從性質上說是道德的;
2     從範圍上說是全球的;
3     從內容上說是公認的;
4     從程度上說是底線的。
〈宣言〉的基本見解有三:
1     人其人:每一個人都得到人道的對待;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四不:不殺人,不偷竊,不撒謊,不姦淫。
當然這還只是最少主義倫理,底線倫理。但我們已經從中看到了普世價值觀的核心---人性(人其人),已被提到全球倫理的首位,成爲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一致認同,共同遵守的倫理道德理想和觀念,這是人類大力提倡普世價值觀的偉大開端。
大力提倡普世價值觀,也是我國進行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偉大戰略任務,是實現經濟繁榮,政治民主,文化進步,民族和睦,社會穩定,國際合作,世界和平的必由之路。
我還要建議:
1.大力提倡普世價值觀,要做文化價值觀的相對主義者,不要做民族中心主義者。要用他者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文化,要推人及己,而不是推己及人;
2,要做社會認識論的普遍主義者。普世價值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我們要有普遍認同的意識。不要把普世價值觀等同於販賣西方民主。也不要把中華民族的價值觀,代替全球倫理,強加給全世界。
精神文化力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涉及政治學,社會學,哲學,文學,心理學,宗教學,法律學,倫理學等等。我在這裏只談精神文化力的一個核心問題---人的價值觀。
按照高占祥先生的意見,作爲硬實力的文化力,物質文化力本身,就是生産力,而且是最重要,最先進的生産力,是一種直接的客觀的物質力量.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