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乘凉
作者:张劲帆  发布日期:2011-06-12 02:00:00  浏览次数:2267
分享到:
         一日开车经过悉尼大桥下边,一阵习习凉风扑面而来,猛然使我想起幼时到武汉长江大桥下乘凉的情景。
         武汉是中国出了名的火炉城市,三伏天气温经常在摄氏四十度左右,当地人把武汉戏称作“午汗。有一个笑话说,一个武汉人死后来到阎王殿受审,阎王爷历数此人的种种劣行,判处极刑下油锅,这人二话没说就面不改色地朝油锅走去,阎王爷奇怪,问:你怎么一点儿都不怕?答曰:我是武汉人,难道还怕烫吗?武汉不仅烈日当空时热,太阳落山后仍然闷热,几乎没有一丝风,所以就有了地域风俗景观:乘凉。乘凉当然不是武汉独有,武汉独有的是乘凉的阵势:竹床阵。天色将黑未黑之际,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户洞开,居民们将一盆盆凉水泼在门前发烫的路面上,冒出丝丝白气,少倾,一个个竹床、躺椅搬了出来,沿街排成长阵,那个壮观哟,就象上下班时间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流。男女老少都穿得尽量的少,裤衩、汗衫、背心、短裙,或者干脆打着赤膊,蒲扇摇得此起彼伏。邻里间象一家人一样,一块儿聊天,一块儿吃西瓜或者吃饭,孩子们一起听大人讲故事或者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夜深了,大家就都睡在大街上,不同人家的男女只隔着数尺,鼾声相闻,一点儿也不设防。我的一位古板的女邻居从北方搬来不久,看不惯这种民风,说:“这里的大姑娘都光着大腿在大街上躺着,象什么样子!”我那时候还小,倒是未蒙着一毫感化,有时候听到大人言辞闪烁地说起一些风流故事,也不太听得懂。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有北方人来到武汉,看到满大街睡着人,就拉住人问:“武汉也在闹地震吗?”
          武汉如果说还有凉快地方的话,那就是长江边的开阔地带,尤其是长江大桥下
没被太阳晒着的荫处。我家离江边很近,我便经常夹一卷草席和一个枕头去大桥下乘凉过夜。睡觉之前,时常和小伙伴们跳到长江里游泳,看到驶往上游方向的帆船经过,会爬上船板坐一阵,船老大一般也不赶我们下去,甚至和我们聊聊天。船向上游驶了一段路后,我们便跳入江中,顺流漂回原地,我喜欢躺在水面上,看晚霞满天,辉映着龟蛇两山和长江大桥,心中默念毛泽东的诗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极目楚天舒。……”
        我出国后,就不再有机会到户外乘凉。如果在澳洲的大街上摆个竹床躺下来
不被别人看成神经病才怪。回国去过两次,都不是在夏季,无缘再看到竹床阵,倒是怪想念的,其实想的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这就是乡愁吧。问到家人夏天还有竹床阵吗?回答是:如今家家都有电扇或者空调机,没有必要到户外乘凉,现在要找个竹床都难了。
武汉从此无地震。
 
发表于2001年4月?日《澳洲日报》
 

上一篇:绝岭雄风


评论专区

天髙云淡2014-11-20发表
武汉的三伏天对于我这个小学中学大学皆在武汉经历过的人深有体会,过去人们比作的几大火炉之一就有武汉,看了这篇文又勾起了在故乡生活的情景的回忆,真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景不同,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竹床时代到空调时代可谓日新月异的变化了
天髙云淡2014-11-20发表
武汉的三伏天对于我这个小学中学大学皆在武汉经历过的人深有体会,过去人们比作的几大火炉之一就有武汉,看了这篇文又勾起了在故乡生活的情景的回忆,真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景不同,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竹床时代到空调时代可谓日新月异的变化了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