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作者:蔡成  发布日期:2011-08-05 02:00:00  浏览次数:3438
分享到: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    
        小时听广播里的评书,最喜欢的莫过于“手起刀落,‘唰’,一道白光,仇人的头颅应声落地”之类。
吕四娘就是这么干脆利落干掉雍正皇帝的。
多带劲!一个居高堂之上的皇帝,普天之下,坐头把交椅,却被一个小女子取了脑袋瓜,落得下葬时睡在棺材里的是具可怜的无头尸,不得不用黄金铸了假脑瓜子冒名顶替。
不独是我,我相信电视不普及的年代,热衷听评书的许多听众,都有这样的英雄梦,斩杀权势人物如灭草芥——不管你是为民请命代为操刀,或是仅仅是报杀父之仇。
自有清一代后,吕四娘在中国的声望很高,老百姓也不问吕小姐同意不同意,坚定不移地将刺杀雍正皇帝的壮举扣在她头上。至于这桩天大的冤案中,吕四娘是引发这桩特大杀人案件的主要人物吕留良的孙女或女儿,老百姓反倒不是那么关心了。我所听的评书,吕四娘是清代思想家吕留良的女儿。因为雍正皇帝大兴文字狱,把已死多年的吕留良从墓里掘出来戮尸,惹得吕四娘咬牙切齿,暗暗下定决心报仇雪恨。读初中那阵子,有那么一小段光阴热衷于看武侠小说,梁羽生先生就在他的笔下大刀阔斧安排吕四娘做了吕留良的孙子,不过,梁大侠没有阻止吕四娘刺杀雍正,倒更起劲地详细讲述了吕如何胜利完成艰巨无比的刺杀任务。
而今我算是清醒多了,直到年少热衷的广播评书其实上有不少内容是冤假错案。举例,《杨家将》里的大坏蛋潘仁美在真实的历史里是正气凛然的国家重臣,而吕四娘为报仇刺杀雍正皇帝的光辉事迹,偏偏是一场子虚乌有的,几乎是全民参与的集体捏造。
但,不管怎样,评书对幼时的我进行一次记忆深刻的思想启蒙。在津津有味地聆听《吕四娘刺杀雍正》评书后,我的脑子里自此有了一个基本概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八个字是中国民间知名度相当高的熟语。众多的乡土戏剧,如在我家乡至今仍流行的湖南花鼓戏和皮影子戏,时不时在戏台上就会冒出斩钉截铁的一句断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原始版本,出自《礼记·曲礼上第一》: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
整本《礼记》在我眼里,要么保持着严肃认真地高姿态,要么呈现出一副慈眉善目的表情,唯有在此时,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吓一跳,这话一点都不符合孔子的“仁爱”理念,似乎与“残酷无情”大有瓜葛了。这令我不由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一句话,“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残酷无情。”
对于父亲的仇敌,决不共存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腰里时刻揣柄刀,哪天与兄弟的仇敌狭路相逢,立马冲上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干脆利落结果他的命——机会是不会等候人的,如果你想跑回家等拿了刀枪再来行刺,机会早白白流走啦。对于朋友的仇敌,采取的措施稍微温柔些。不必武力解决,不和他同住一个国家就Ok了。
我以小人之心度之,如果兄弟反目呢(这类事在中国并不稀罕吧),那么兄弟的仇敌,又当如何处置?
中国还有这么一个成语,“认贼作父”,意思是说,把亲生的爹娘全忘到脑勺后面去了,为了个人的切身利益,欣欣然投入仇敌怀抱,且奴颜卑膝地遵奉仇敌为衣食父母了。如果华夏民族自古遵从“父之雠,弗与共戴天”,怎么会滚出“认贼作父”的成语哎?
我的脑海又冒出我妈的另外一句常挂在嘴边的熟语来,“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中国人真的太多了,“父之雠,弗与共戴天”者有,“认贼作父”者任何时代都不少见。
还是在《礼记》里,关于如何对待“父母之仇”,孔夫子还曾亲自出马,一点都不马虎地拟定了处理方案。
《礼记·檀弓上第三》里详录了孔子与学生子夏的一番师生对话。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作为教育家,孔夫子是当今教师的最佳榜样。每每有学生提问,他老人家无论多忙,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耐心为弟子们答疑解惑。
子夏问如何去对待父母的仇人才是合乎礼的。
孔夫子告诉子夏,对于父母的仇人啊,我的建议是,每天睡冰冷的草席,头枕着坚硬的盾牌,也不要跑出去做官。之所以如此做,是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父母的仇人,此仇不是鸡毛蒜皮的小摩擦,是不共戴天的大恨。哪天如果在街道上,在集会上与仇人不期而遇狭路相逢,你绝不能折身跑回家去拿武器,手边有啥使唤得上的东西,哪怕是打狗棍,你都要立刻操起即与对方拼命。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牢记心中的大仇大恨,拿出拼命三郎的斗志来,父母之仇就能得报啦。至于兄弟姊妹们的仇敌,坚决不和他在同一个国家做官就好了。但是,如果领导有工作安排,恰恰碰到兄弟的仇敌,或者更惨,偏偏和兄弟的仇人做了同事,那你也要服从领导的安排,要放心心中的仇恨,不要惦记报仇的事情,干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堂兄弟的仇人,仇当然要报,但不要傻乎乎跑去自封为带头大哥,若那样做,就是喧宾夺主,不合乎礼数了。正确的做法是,堂兄弟家里的有人出头要报仇,就不要逃避,拿着武器紧随其后,充当其坚强的后盾。
在中国人的眼里,与“杀父之仇”平起平坐的另一个无法容忍的特大仇恨是“夺妻之恨”。偶尔,我们会听到此类恶狠狠的扬言:“……我恨不得剥他的皮,吃他的肉。”十之八九,这发言者与被诅咒者之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上一篇:拱而尚右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