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研究毛利文化過程及雙語創作
作者:林爽  发布日期:2011-09-25 02:00:00  浏览次数:3197
分享到: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与“世界华文作家协会”201111月下旬在暨南大学共同举办“共享文学时空” “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作者獲邀出席﹐特提交論文如下

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心路历程研究毛利文化過程及雙語創作

紐西蘭  -  林爽

20119

要﹕本文是作者現身說法﹐分享自己在移居紐西蘭後﹐如何克服重重難關﹐積極研究原住民的文化﹑傳統及歷史的心路歷程。作者突破華文文學創作一般性題材﹐獨辟蹊徑寫自己原本並不熟悉的人與事﹐終于獲得移居國認可。並鼓勵海外華人作家應多關注所在國的主流文化﹐挑戰自身勇敢走出舒服圈﹐開拓更廣闊領域﹔為海外華文文學開創更多新穎題材。

關鍵詞﹕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研究心路历程﹔毛利文化﹔雙語創作

一﹑引言

移居異國他鄉的新生活﹐可說是多姿多彩﹐也是千辛萬苦﹔甚至千差萬別。華人筆耕者生活在異國他鄉﹐如何描繪異國風土人情﹑如何訴說他鄉感人故事﹐确实成為海外新移民寫作者思考的新課題;也是海外华文文学聚焦点。從早期文學先行者白先勇﹑於梨華等以留學生為話題創作﹐到後期的海外移民描写他鄉生活感受﹐再到九十年代後所呈現的新世界觀﹔逐漸融入當地文化所展現的地球村异质文學﹔在在體現新移民寫作者以新生存方式﹑新人生價值觀交織而成的海外華文文學創作﹐是何等彌足珍貴﹗

二﹑海外移民作家三階段

移居海外後從事華文寫作的﹐除少數是專業作家外﹐大部份都是業餘的。他們承受著甜酸苦辣的移民心路﹐揹負著中華文化傳統的沉重包袱﹔藉著自身戀國情懷﹐辛勤將母國的文化種子重新散播于異國土壤。等吸取了新鄉日月精華後﹐再以自身對華文文學的執著與熱愛﹐潛意識地將感情寄託于作品當中﹔於是開拓出一片絢麗多彩的文學新天地﹐結出無數異花奇葩﹔甚至碩果纍纍。這當中無論專業作家或業餘筆耕者﹐其寫作歷程或多或少都得經歷以下三階段﹕

() 初期﹕從“外國是異域”﹐常懷“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那種充滿思親﹑鄉愁情懷的傷痕文學過渡到

() 中期﹕對移居國漸萌歸屬感的“外境猶吾境”﹐並開始著墨介紹新鄉見聞﹐或撰寫比較報導文學﹔再到

() 後期﹕開始落地生根﹐發展成融會貫通和諧的“他鄉也故鄉”情懷﹔再脫胎換骨寫出突破性而富創意的異質文學。

期間﹐筆耕者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肯定各具特色﹐且動人心弦。不但繽紛了海外篇章﹐更是匯成海外華文文學長河的珍貴涓滴﹐也是後世璀燦的文化瑰寶。

三﹑海外新移民作家面對困境

這裡指的海外華人移民作家可分兩類﹕一是單以華文寫作﹐一是以英語或居住國語言作雙語創作。

現今世界漸趨地球村﹐具有雙語或多語能力的華人也散居全球﹐並日漸增多。這些移民作家若能利用本身文學修養及語言能力進行創作﹐無論描繪自身感受或撰寫他人故事﹔所展示的不同生活體驗都將帶給讀者更多樣化的視野。既開拓了華文出版界遠景﹐也豐富了國際讀者眼界。多少海外華人移民的辛酸遭遇﹑嶄新經歷﹐或是他族歷史文化﹑傳奇人物﹐往往就通過這些海外新移民作家的生花妙筆﹐以第一手經驗及富有創意的描述﹐展現于讀者眼前﹔成為具有特別吸引力的新移民異質文學。

然而﹐如彭哥先生所說﹕“離開自己的文化﹐猶如無根之花﹐實無文藝可言”

移居海外的華文筆耕者﹐除了得重新調整寫作思路外﹐還得接受全新挑戰﹐面對重重難關﹑突破種種困境。

首先﹐得跨越那道文化鴻溝﹐其難度實非三言兩語所能概括。其次﹐所受客觀條件及實際環境限制的苦況也難以輕描淡寫。天下間﹐絕大多數寫作者的最終心願﹐就是能將心血付梓成書﹔可是﹐那也正是海外新移民作家所面臨的另一大難關。在非華語國度中﹐想找正規華文出版社﹐絕非易事﹔因此﹐很多作者都選擇回中國出版。

少數在原居地已成名的作家﹐或許能安坐海外等收版權費。可是那些首次自費出書的无名小卒﹐儘管盈虧自負﹐還得面臨“運書”與“銷書”兩大難題。其間所經歷的麻煩與困擾﹐更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移居國紐西蘭是個有多份華文報刊免費取閱的“奇異國”﹐作者都是無償義工﹔文藝作品想賣錢幾乎是痴人說夢。然而﹐若能突破一般題材﹐撰寫主流文化﹔或許能邁出成功第一步。幸运的話﹐或能安身立命找到華人獨特文化身份﹐得到主流社會肯定與認同﹔成為名符其實的“作家”曾有人說過﹐沒有出版過作品的人﹐不能稱為“作家”﹐頂多只能是個“寫作者”;。基于上述困境﹐不少紐華筆耕者就只好選擇“;終生不出版”﹔於是心血無法結集面世,或多或少造成遺憾﹗

四﹑研究毛利文化的心路歷程

作為文學路上一名飄然過客﹐于尋覓人生真諦之餘﹐個人常以平淡文筆﹐真摯感情﹐寫出生活感悟。移紐逾二十寒暑﹐春去秋來默默耕耘﹐付梓出版的不過十部﹐專欄剪報卻不下十冊。自愧未能文以載道﹐卻堅持以中華文化精神﹐寫移居國的風土人情﹔並以促進種族融和﹑相互了解為己任。絕不以國恨家愁﹑風花雪月為題材﹐更不齒為虛名﹑實利出賣母國﹐撰寫傷害民族感情的作品。

1990年移居到外號“長白雲之鄉 - Aotearoa”的紐西蘭後﹐我一直對原住民獨特的歷史﹑文化情有獨鍾﹐並潛心研究。當我以不惑之年在奧克蘭大學研修毛利文化課時﹐經常被金髮碧眼的年青“奇異人” (1) 及棕黑皮膚的原住民毛利人投以好奇眼光。我卻笑傲異族﹐默默為融入新鄉﹑了解毛利文化而努力不懈。期间,为了体验毛利人日常生活而亲身到毛利会堂采风﹑度宿不下十次。也为學習毛利語、蒐集毛利神話、鑽研毛利傳統與歷史而廢寢忘餐﹐至今二十年﹐仍樂此不疲﹗

常有人質疑我﹕“為何研究弱勢原住民的歷史文化”

我的答案是二十字真言﹕“入鄉問禁隨俗﹑積極融入主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總覺得移居到一個新環境﹐首先必須關注當地居民生活﹐多了解居住國歷史﹑文化﹔才能慢慢被主流接受﹑認可。

正如當年[紐西蘭中文先驅報]編輯吳鍾遠先生所說﹕

“如果我們對原住民﹐對後來卻主宰著這個社會的歐洲人都不了解﹐格格不入﹐總是華人自成國中國﹔我們怎能融入主流社會﹖怎能使我們和我們的子孫不被人視為外來者﹐甚至外來的入侵者﹖” (1)

毛利人是紐西蘭原住民﹐其神秘﹑古老又燦爛的文化﹐其簡朴的原始生活﹐樂天純真的民族性﹔都有值得我們研習的亮點。認真追求人與自然共存的默契外﹐我更欣羨與大自然對話﹔做個獨辟蹊徑先行者﹐鑽研較少人關注的題材﹔于我而言極富挑戰性。於是﹐以華文撰寫毛利族神話﹑傳統及歷史﹐就成了我移民後業餘筆耕的一個新鮮課題。

當年我邊學習﹐邊把毛利神話﹑傳統與歷史寫成專欄﹐在奧克蘭華文報刊連載發表﹔倒也引起廣大華人移民不少回響。主編以“做著溝通中紐文化橋樑的工作﹐很有意義”鼓勵我﹐讀者投函報社﹐以“作者揭開原住民神秘面紗﹐加深華人對紐西蘭毛利人的認識”肯定我。這的確增強我以華文撰寫異國文化的信心﹐也推翻了部份漠視﹑甚至鄙視少數民族者的偏見。更重要的是﹐我的努力耕耘漸漸在促進種族間相互了解起了效應﹔並引起了主流社會對華文作家的認識與肯定。

幾經萬苦千辛﹐我終于在1998年初獲得台灣世界華文作家出版社的符兆祥先生推薦﹔把十五萬字的研究心得付梓成《紐西蘭的原住民- 毛利族神話﹑傳統及歷史》一書 (下簡稱《紐西蘭的原住民》)。該書面世後﹐得到主流社會肯定與認可﹐更使我受寵若驚。首先﹐符兆祥先生安排在台灣圓山飯店舉行記者招待會﹔接著﹐我任職的奧克蘭師範學院也為我在奧市極負盛名的毛利Ngati-Whatua Orakei 會堂內舉行新書發佈會﹔邀請近二百名華﹑洋官員及嘉賓﹑文友﹐前來見證了毛利長老為我新書祈福的感人場面。英語電視台的<亞洲動感>節目全場錄攝﹐以十五分鐘為觀眾重點精報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華社盛會。往後數周﹐經過奧市各中﹑英文報章及雜誌圖文並茂報導﹐毛利電台﹑電視近三十次的採訪後﹐該書被譽為首部中文毛利文化專著﹔還被國家圖書館Alexander-Turnbull-Library國會圖書館 The-Parliamentary-Library指定收藏。期間﹐全國各市政圖書館及大﹑中﹑小學批量訂購傳真紛然沓至。一本中文著作能在英語系國家受到如此重視﹐實屬異數﹔也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1998811日﹐也是《紐西蘭的原住民》出版後半年﹐紐國科學家通過人類基因(DNA)研究﹐證明毛利祖先來自中國﹐經台灣﹑菲律賓﹑印尼等群島﹐最後定居紐西蘭。換言之﹐毛利﹑華人一家親﹐當年我做研究時發現的那些毛利﹑華人傳統及文化相通點﹔從而得到科學界有力支持。

此後﹐我多次受國內﹑海外若干著名大學及文化機構邀請作專題演講﹔使得毛利文化逐漸走進其他國家的社會科學及人類學者視野。也不時受本地中文電台及電視台邀請上節目分享毛利文化﹑傳統﹔並教華人聽眾學講簡單毛利語。

19998月﹐我被奧克蘭大學亞洲學院評選為“紐西蘭職業華人成就一等獎”。奧克蘭市長Christine Fletcher于頒獎典禮上表示﹕“《紐西蘭的原住民》是溝通中﹑紐文化與促進種族間相互了解的一道橋樑”

同年10月﹐台灣華僑救國聯合會頒授我“社會科學類-華文著述佳作”獎狀。 (2)

199912月﹐奧克蘭博物館更將我的移民故事及《紐西蘭的原住民》一書展現于&lsquo;新移民展館&rsquo;內﹔供遊客參考。

誠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於賢德教授在評論《紐西蘭的原住民》時所分析﹕

海外華文文學作為移民文學﹐一般來說都是描寫移居海外的華人艱難的生活狀態和獨特的心路歷程﹐而對于作家移居國的主題民族﹐則很少有人去描寫﹔至于生活在那裡的少數民族﹐就更加不容易進入華人作家的文學視野了”。然而﹐上述這些約定俗成的看法﹐在閱讀了林爽女士的《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族神話﹑傳統及歷史》後﹐被無情的打破了。華文文學關注所在國的主流社會﹐開拓新的﹑更為廣闊的領域﹐是大有作為的﹔這種創作活動具有相當深刻的文化內涵﹐值得華文文學界深入關注與認真探討

作者敢于突破華文文學創作在題材上的一般性。獨辟蹊徑去寫自己原本並不最熟悉的人和事﹐這本身就是一個挑戰﹐這意味著作家在文化交流中力爭主動的積極心態。 (2)

五﹑研究華人與毛利人通婚史

 1999年﹐我繼續以一位國會女議員的傳奇一生為骨幹﹐撰寫了毛利歷史中篇小說《一個被窒息的毛利女人》﹔並收錄在2006年出版的《紐西蘭名人傳》中。

隨後﹐另一新題材又在我腦海中浮現﹐那就是毛利華人通婚史。我想﹐在紐西蘭百多年華人移民史上﹐毛利華人混血兒曾形成一个鮮為人知的特殊族群。這些混血家庭中﹐幾許纏綿﹑感人肺腑故事正等著人們去發掘。混血兒因吸取了不同族裔的精華而更聰明美麗;他們的故事肯定能發出更多奇光異彩﹐也更吸引讀者。於是我開始蒐集兩族的通婚史資料﹐可是﹐事實卻令我失望﹐甚至震驚﹗因為﹐我要的兩族通婚資料實在鳳毛麟角 (3)

雖然毛利裔華人家庭早于19201930年代形成,但當時這兩族都被紐西蘭主流社會鄙視和忽略。兩個獨特族群的形成﹐證實了種族主義曾在紐西蘭建國史上盛行過。那時候﹐毛利人被視為濱臨滅絕的種族,而華人則是白色紐西蘭的玷污物,兩族都被政府嚴加立法﹐屏諸門外。

    在當時白人主導的社會中﹐毛利人與華人同樣受到歧視。但所不同的是﹐兩族群所受歧視程度有所出入。原住民毛利人雖是當時一個無權﹑無勢的少數民族﹐不論從領土佔有權﹐或邊緣化地方經濟上﹐都處於不利﹔但他們畢竟是“大英國民”而華人則是“不受歡迎的外來者”﹐因為他們是來自英國以外的族群,而且意味著在紐西蘭缺乏合法公民地位。在當時的紐西蘭建國者眼中﹐異族通婚如毛利人與華人結所生的混血兒,不僅不容於社會﹔更徹底危害維持純白人種族裔的國家體制。他們甚至認為﹐雜婚玷污國家未來基因庫﹐更削弱紐西蘭在國際上聲譽﹔於是制定了反華法律﹐限制華人入境。至于那些早已到步的華人男性﹐雖然會在紐西蘭慢慢老死﹑消失﹔可是﹐他們與毛利婦女通婚所生下的“雜種”﹐仍將嚴重破壞純白紐西蘭的長遠大計。因而引進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主義作為保持種族純淨的借口﹐也順理成章地成了有力的政治工具。於是﹐在當時墨守成規的白紐架構中﹐毛利人與華人這兩個邊緣族群﹐不論是個人或家族故事甚至集體回憶﹔都在歷史上缺席 (4)

2008年中﹐奧克蘭大學長期研究華人歷史的叶宋曼瑛博士出版了《Being Maori-Chinese: Mixed Identities》。她花了五年時間﹐先後采访了117位人士 (包括52名毛利人﹑33名华人﹑32)最後﹐選了七個混血家族寫成動人故事。通过这些家族史,毛利裔华人的灵魂﹑风骨得以展現人前﹐並侧面反映了毛利人與华人的关系变化﹐以及背後所隐藏的社会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讓那些不堪回首﹑难于启齿的塵封歷史﹐重現讀者眼前。這正與我的研究課題不謀而合﹐我欣喜之余便毛遂自荐﹐義務替叶博士中譯。並在獲取奧克蘭大學出版社授權後﹐馬上著手進行。

翻譯期間﹐我每天隨著主角走进時光隧道﹔陪著他們哭﹑伴著她們笑。對于書中幾位嫁給華人丈夫的毛利妻子﹐選擇完全放棄本身文化﹑傳統﹑語言而學習中國文化﹑講粵語的故事﹐深深感動﹗要是她們隨丈夫回中國居住﹐那還不足為奇﹔可是﹐她們一直生活在紐西蘭﹐仍然如此堅持與執著﹔那就體現出她們對丈夫的遷就與愛慕。當然﹐這當中並不排除她們對本身文化的失望感﹐與故意逃避現實的無奈感。對于多位華人男主角的姓名被白人海關員顛倒﹐更是感慨萬千。姓氏是華人的身份象徵﹐可是紐國早期的單一文化導向﹐嚴重削弱了華人的尊嚴。破壞民族自豪感外﹐更模糊了個人身份﹑降低自信﹐導致同一家庭取用不同姓氏﹔使後裔產生困惑﹑也難以識別。至於毛利人的文化﹑傳統特色﹐也嚴重受到歧視﹑漠視甚至鄙視。凡此種種﹐常教我眼泛淚光﹐慨嘆惋惜﹗

    華人與毛利人兩個族裔都在果園﹑菜店中務農為生﹐那也是當時白人農民不屑一顧﹐認為不值得競爭的職業。在不被殖民地政府注意的情況下﹐兩個邊緣族群就在同一地理﹑空間裡惺惺相惜﹑和諧相處﹐協力謀。在很多郊區新開發鄉鎮的果菜園內﹐一些華人男性的果菜園主就因工作而與毛利女工從緊密接觸﹐發展成親密關係。十九世紀末期,苛刻的反華法律嚴禁華人婦女入境,大部分來紐的華人都是妻小留在鄉下的單身漢。當時紐西蘭有4995名華人男性﹐但女性卻只9名。於是部份華人男性很自然的就與當地白人婦女或毛利婦女發生感情﹐這包括了偶爾的性關係﹑較長期的同居﹑以致正式婚姻﹔不少毛利裔華人大家庭也就因此形成。

書中七個家庭的男女主角,包括早期的毛利女子自願以偏房身份嫁與華人果菜園主﹐並白頭諧老﹔也有近年的毛利才俊在亞洲國家工作而娶得華裔嬌妻。他們的混血子孫中不乏能說流利的毛利語,憑著雙文化的優勢﹔都在紐西蘭闖出了一片天。最近十年,更多年輕一代的對中國文化和自己的中國根產生了莫大興趣。除了結伴回鄉祭祖及探訪祖屋外﹔還開始學習中文。有些更千方百計尋找居住在中國大陸的同父異母兄姐﹐對早年鄉居的先祖事蹟進行尋根究底。相比之下,他們的父母輩,甚至上一代的祖父母就沒那麼幸運﹐也艱難許多。他們在當時的社會中被鄙視為雜種,無論選擇當毛利人還是當華人,兩者都受歧視﹔且不見容於主流社會。可是如今的毛利裔華人,既能享受“大地主人” ( 3) 的光彩,又能公開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這種雙文化優勢正日益提升﹐也反映了紐西蘭種族政策的改變。

斷斷續續花了一年多時間﹐將英文版《毛利裔华人》改名換姓﹐譯成中文的《雲鄉龍裔毛利情》。期間﹐最大收穫是與書中幾位主角成了朋友。他/她們除了對我大力支持與肯定外﹐還熱心代寫推薦函﹐申請 [紐華人頭稅歷史遺產信託委員會]資助。結果天從人願﹐2009年底終獲得批准﹔《雲鄉龍裔毛利情》就在20107月交由香港[當代文藝出版社]出版。同年8月份運回奧克蘭後﹐我與葉博士合力舉辦了一場熱鬧而成功的新書發佈會。書中一個三代同堂的家族來了十九人﹐成人﹑小孩高高興興見證了他們祖先的奮鬥故事以中文出版的喜悅﹔男主角查理還一口氣訂購了十本寄回給中國鄉下的親友﹔對我做出最有力的支持﹗ 各大圖書館也在隨後批量訂購。

六﹑期盼與結語

2006年﹐我受邀出席第十四屆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會﹐當時饒芃子教授的致詞予我印象最深刻﹐她說﹕

“由于海外華人作家作品中呈現出的‘跨文化性’已經成為當前世界文學進展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在某種程度上這些作品既體現了母體文化的特徵﹐也有“異”文化質素。同時﹐也為比較文學的國別﹑地域比較﹑特別是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內容。

饒教授進一步指出﹕“可惜國內學壇對海外作家﹑學者在推動中華文化﹑文學走向世界的作用還未有關注。”

因此她建議﹕“要對海外華文作家﹑學者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研究﹐更應倡導和支持國外有雙語寫作能力的華人作家進行雙語創作﹔推動翻譯工作。” (5)

我衷心為饒教授的真知灼見暗暗喝采﹗自《紐西蘭的原住民》受到移居國大力肯定﹐洛陽紙貴之後﹔我就決定以雙語創作。2001年﹐我以中﹑英文撰寫《紐西蘭的活潑教育-What Do Children Learn in New Zealand Schools》﹐2006年又蒐集了二十多位毛利精英﹑歐裔翹楚及華人新移民的成功故事﹐寫成《紐西蘭名人傳 - Famous New Zealanders

﹔除了讓華文讀者深入了解紐西蘭的歷史﹑名人外﹐也使英語讀者認識到大部份新移民如何積極上進﹑為繁榮新鄉做出貢獻。上述兩書與2008年出版的中﹑英對照兒童詩歌集《中國童詩披洋裝- Bilingual Children&rsquo;s Poems》﹐都成了極受華人家長及老師歡迎的雙語參考書﹔有些很快就已售罄。

2005年底﹐當時的總理海倫克拉克 (Helen Clark) 發來賀函﹐表彰我十五年來在溝通中﹑紐文化及教育新移民學生所盡的心力。2006年元旦﹐我的名字出現在英女皇頒授“服務社會勛章QSM”名單中。接二連三獲得國內﹑外的認可與嘉許﹐我頓然穎悟﹕以中華文化精神﹐融入主流社會風土人情所寫成的作品﹐是消除種族隔閡的良方﹐也是擯除民族誤解的妙藥。文字無言﹐卻潛移默化地促進族裔間和諧共處﹐也間接推動世界和平。意義何其重大﹗真理也至高無上﹗這證明了“獨辟蹊徑”的我並沒迷途﹐也堅固了我繼續以華文撰寫主流文化的信心。

寫作是我移民後業餘愛好﹐但研究路上畢竟孤單寂寞﹐為平衡心態﹔我也常寫散文舒發情懷。近年更愛上寫微型小說及漢俳詩﹐只是這些文藝題材的作品﹔銷路就無法與以主流文化為題材的雙語作品相提並論了。

在此﹐我期盼海外華人作家敢于挑戰新事物﹐嘗試走出“舒服圈”。更重要的是﹐要維護華人尊嚴﹐莫因利慾熏心而媚外崇洋﹐以揭露母國瘡疤為成名捷徑。我也期盼﹐更多具有雙語寫作能力的華人作家加入雙語創作行列﹐好讓海外新移民的華文文學于異國他鄉得以雙語﹑雙向發揚光大﹔也讓讀不懂華文的讀者對華人移民作家有所認識。

最後﹐我籲請海外各國文學先進﹑後起之秀華人作家們繼續以百折不撓精神﹐磨練自己成為一株堅挺于西風歐雨中的東方萬年青。那麼“二十一世紀是移民文學的世紀”定指日可待﹗願我們以此共勉﹗  ()

1紐西蘭自稱“奇異人”(Kiwi)﹐以“異鳥”為國徽﹔“奇異果”國寶。奇異果原來自中國﹐稱為“獼猴桃”

2《紐西蘭的原住民》在台灣出版後引起當地讀者極大興趣﹐因台灣原住民的高山族與毛利人有相通語言。

3毛利人(Maori)自稱是大地主人 - Tangata whenua

參考文獻﹕

(1) 吳鍾遠[中紐文化橋樑]- 見《紐西蘭的原住民》世界華文作家出版社 1998年出版

(2) 於賢德《論[紐西蘭的原住民]的文化意蘊和文學特色》- 第十一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第二屆海內﹑外潮人作家作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211月花城出版社出版

(3) James NgWindows on a Chinese Past- Otago Heritage Books,Dunedin, 1993-99

(4) Manying Ip (叶宋曼瑛)Being Maori-Chinese: Mixed Identities》導讀 - 2008年奧克蘭大學出版社出版

(5) 饒芃子 [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新視點﹕海外華文文學的比較文學意義] - 華文文學 2006年第5

作者簡介﹕

現任紐西蘭中文先驅報[爽心悅目]版主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理事﹑[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兼英文秘書長。

曾任﹕大洋洲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 (1997-99)﹑紐西蘭華文作家協會會長 (1996-97)

著有《紐西蘭的原住民》紐西蘭的活潑教育》﹑《展翅奧克蘭﹑《紐西蘭名人傳》﹑《林爽漢俳集》﹑《林爽微型小說選集》﹑《中國童詩披洋裝》雲鄉龍裔毛利情》等。




评论专区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作為文學路上一名飄然過客﹐于尋覓人生真諦之餘﹐個人常以平淡文筆﹐真摯感情﹐寫出生活感悟。移紐逾二十寒暑﹐春去秋來默默耕耘﹐付梓出版的不過十部﹐專欄剪報卻不下十冊。自愧未能文以載道﹐卻堅持以中華文化精神﹐寫移居國的風土人情﹔並以促進種族融和﹑相互了解為己任。絕不以國恨家愁﹑風花雪月為題材﹐更不齒為虛名﹑實利出賣母國﹐撰寫傷害民族感情的作品。
Delico2014-11-20发表
想不到在远天海隅猶有一批中华文化的耕耘者, 可敬可佩!勉之哉!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作為文學路上一名飄然過客﹐于尋覓人生真諦之餘﹐個人常以平淡文筆﹐真摯感情﹐寫出生活感悟。移紐逾二十寒暑﹐春去秋來默默耕耘﹐付梓出版的不過十部﹐專欄剪報卻不下十冊。自愧未能文以載道﹐卻堅持以中華文化精神﹐寫移居國的風土人情﹔並以促進種族融和﹑相互了解為己任。絕不以國恨家愁﹑風花雪月為題材﹐更不齒為虛名﹑實利出賣母國﹐撰寫傷害民族感情的作品。
Delico2014-11-20发表
想不到在远天海隅猶有一批中华文化的耕耘者, 可敬可佩!勉之哉!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