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雁门关外的这个小村庄,名叫北河种。其名称的来由已无史实可考,大概是由于在村子的南面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季节性河流,名叫三里河。三里河的南岸有一个由四堡一寨组成的小镇,名叫南河种镇。因此,三里河北岸的这个小村也就得名“北河种”了。
北河种村中有一户唐姓人家,户主名为唐菊英,他育有三子。唐家父子四人一块儿在村中经营着小本生意。其中老三的姓名亦无可考了,这里就姑且称其为唐三吧。唐三原本是一位能吃得苦、也能耐得劳的塞北汉子。但是结婚之后,他竟然不学好,每日与村中的赌棍搅混在一起,每每将从唐家生意中分得的微薄红利输得精光。他的妻子鲍氏是位勤劳且颇有能力持家的中国传统女性,但是面对丈夫自甘堕落的行为却也无能为力,只好心中强咽苦水。
塞北的冬天,尤其是那年冬天,天出奇地冷。然而寒冬腊月的农闲时节,却是农家举办婚嫁活动的主要时段。唐家的一户在外村的亲戚捎来口信说家里要办喜事了,于是家人就劝唐三出去散散心,好暂时少在赌桌上输些钱财。不过这唐三也真是晦气,他正欲返回家的那天却遭遇了一场大雪,大地被覆盖得白茫茫一片。
唐三正走在从亲戚家回来的路上,他百无聊类地边走边狠狠踢着地上的积雪。突然,他的脚踢在了一团积雪下边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他欣喜若狂,他以为自己踢到了别人不小心丢了的某种贵重的东西,他手忙脚乱地把积雪扒开来,他却傻了眼了,积雪下是一具已经冻得僵硬了的、青黑的死尸。这在哪个讲究迷信的愚昧年代里,被视为是极度的不祥。他被唬得魂飞魄散。
唐三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里的。他神色凝重地对妻子鲍氏说:“完了,我今天看见了个死骨碌(雁北地区方言,指死尸)。”当夜,他就突然腹中刀绞般地疼痛了起来。在那个医药水平极为落后的年代里,村中只有赤脚医生可以请得来。赤脚医生面对在土炕上疼得直打滚的唐三,也是束手无策。唐三终究是没有撑到天亮,他撇下年纪尚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子、以及尚在腹中的女儿,独赴黄泉去了。
唐三去世的第二天,唐菊英及其他两个儿子就忙着清点账目,他们将赊出去的帐全催要了回来,并私下把钱分了。待到唐三的丧事办完之后,鲍氏已连唐家的账目都看不到了。唐家人此时已拿定了主意让鲍氏改嫁,但在那个讲究“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里,妇女们早已被各种说教牢牢地控制着思想。鲍氏决意要为唐三守寡到终老,坚决不同意改嫁。但她不知道,这一被当时社会舆情誉为美德的决定,会给她带来无尽的苦难。
宣统元年,唐三的女儿唐桂莲诞生了。
开春时,鲍氏来到自家的耕地准备劳作时,却发现唐家父子早已将耕地霸占了。他们将鲍氏从田垄上强行赶回了家去。鲍氏无奈,只得返回距北河种村五里地的鲍堡,找娘家人求助。待到鲍家人来到北河种村唐家门外时,唐家人早已在院子里准备好大量的石块,他们拿石块狂掷鲍家人。鲍家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只好放弃与唐家理论。
孤立无援的鲍氏只好拉着儿子,背着女儿,一次次地步行着往返于去应县城的路上。她要状告唐家父子欺她孤儿寡母的不仁之举。无数个不眠之夜里,一筹莫展的鲍氏辗转反侧。愁苦之余,她在黑沉沉的暗夜中诅咒着:“天报应,唐菊英;天循环,唐菊英。”一个走投无路、陷于绝望之中的柔弱寡妇所发出的诅咒,也许会成为唐家无法摆脱的谶语。
旧社会的女人,苦!没了丈夫的女人,更是苦!塞北的寒冬里,鲍氏所住的低矮破旧的房屋,因为缺乏修葺而四面漏风。再加上孤儿寡母没能力弄到可以取暖的薪柴,屋子里就像是冰窖,就连后炕上瓦盆里放着的土豆都被冻成了冰疙瘩。鲍氏的儿子唐贵稍微大些,他硬撑着不哭。而他那年幼的妹妹则被冻得不住地哭泣。鲍氏只能含着眼泪安慰女儿,并将女儿的脚放到自己衣襟怀里,贴身为她暖和。
北河种村中有一户唐姓人家,户主名为唐菊英,他育有三子。唐家父子四人一块儿在村中经营着小本生意。其中老三的姓名亦无可考了,这里就姑且称其为唐三吧。唐三原本是一位能吃得苦、也能耐得劳的塞北汉子。但是结婚之后,他竟然不学好,每日与村中的赌棍搅混在一起,每每将从唐家生意中分得的微薄红利输得精光。他的妻子鲍氏是位勤劳且颇有能力持家的中国传统女性,但是面对丈夫自甘堕落的行为却也无能为力,只好心中强咽苦水。
塞北的冬天,尤其是那年冬天,天出奇地冷。然而寒冬腊月的农闲时节,却是农家举办婚嫁活动的主要时段。唐家的一户在外村的亲戚捎来口信说家里要办喜事了,于是家人就劝唐三出去散散心,好暂时少在赌桌上输些钱财。不过这唐三也真是晦气,他正欲返回家的那天却遭遇了一场大雪,大地被覆盖得白茫茫一片。
唐三正走在从亲戚家回来的路上,他百无聊类地边走边狠狠踢着地上的积雪。突然,他的脚踢在了一团积雪下边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他欣喜若狂,他以为自己踢到了别人不小心丢了的某种贵重的东西,他手忙脚乱地把积雪扒开来,他却傻了眼了,积雪下是一具已经冻得僵硬了的、青黑的死尸。这在哪个讲究迷信的愚昧年代里,被视为是极度的不祥。他被唬得魂飞魄散。
唐三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里的。他神色凝重地对妻子鲍氏说:“完了,我今天看见了个死骨碌(雁北地区方言,指死尸)。”当夜,他就突然腹中刀绞般地疼痛了起来。在那个医药水平极为落后的年代里,村中只有赤脚医生可以请得来。赤脚医生面对在土炕上疼得直打滚的唐三,也是束手无策。唐三终究是没有撑到天亮,他撇下年纪尚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子、以及尚在腹中的女儿,独赴黄泉去了。
唐三去世的第二天,唐菊英及其他两个儿子就忙着清点账目,他们将赊出去的帐全催要了回来,并私下把钱分了。待到唐三的丧事办完之后,鲍氏已连唐家的账目都看不到了。唐家人此时已拿定了主意让鲍氏改嫁,但在那个讲究“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里,妇女们早已被各种说教牢牢地控制着思想。鲍氏决意要为唐三守寡到终老,坚决不同意改嫁。但她不知道,这一被当时社会舆情誉为美德的决定,会给她带来无尽的苦难。
宣统元年,唐三的女儿唐桂莲诞生了。
开春时,鲍氏来到自家的耕地准备劳作时,却发现唐家父子早已将耕地霸占了。他们将鲍氏从田垄上强行赶回了家去。鲍氏无奈,只得返回距北河种村五里地的鲍堡,找娘家人求助。待到鲍家人来到北河种村唐家门外时,唐家人早已在院子里准备好大量的石块,他们拿石块狂掷鲍家人。鲍家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只好放弃与唐家理论。
孤立无援的鲍氏只好拉着儿子,背着女儿,一次次地步行着往返于去应县城的路上。她要状告唐家父子欺她孤儿寡母的不仁之举。无数个不眠之夜里,一筹莫展的鲍氏辗转反侧。愁苦之余,她在黑沉沉的暗夜中诅咒着:“天报应,唐菊英;天循环,唐菊英。”一个走投无路、陷于绝望之中的柔弱寡妇所发出的诅咒,也许会成为唐家无法摆脱的谶语。
旧社会的女人,苦!没了丈夫的女人,更是苦!塞北的寒冬里,鲍氏所住的低矮破旧的房屋,因为缺乏修葺而四面漏风。再加上孤儿寡母没能力弄到可以取暖的薪柴,屋子里就像是冰窖,就连后炕上瓦盆里放着的土豆都被冻成了冰疙瘩。鲍氏的儿子唐贵稍微大些,他硬撑着不哭。而他那年幼的妹妹则被冻得不住地哭泣。鲍氏只能含着眼泪安慰女儿,并将女儿的脚放到自己衣襟怀里,贴身为她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