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南岛假日(1)
作者:艾斯  发布日期:2012-05-10 02:00:00  浏览次数:2040
分享到:
9/2/2011  星期三
        这绝对是一场举世无双的大火!
        这也绝对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火!
        这场大火东西绵延约70公里,南北长达240公里,面积约12,400平方公里!
        即使在170年后,你也难以想象这样壮观的火场。
       一棵棵高耸入云的树木,噼噼啪啪,转瞬变成一片燃烧的火炬。各种鸟成群结队惊慌失措地逃离这座巨大的原始森林,扑天盖地,如同搬家的云彩。而地上的走兽,无边的火势让它们惊恐而陌生,慌不择路,经受着它们祖祖辈辈从来没听说过的大灾难。至于地上的各种植被,也难逃噩运,在连天的火势下变成黑乌的灰烬。
       这场大火历时60多天,在170多年前的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平原上孤寂而凶猛地燃烧着,吞噬了一万多平方公里以上的原始森林。
       没有人心疼,虽然170多年后想起来至今让人心疼。
       这实际上是一场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纵火,这是号称当时世界上最文明的人有意组织的一场肆无忌惮的纵火,除了天上的太阳、蓝天、白云,只有他们自己是看客,至于他们多么兴高采烈,多么目瞪口呆,已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派遣的、由政治家、军事家、军人、建筑师、技术人员、手工业者、农场主等文明人组成的纵火队,没有因为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而受到任何惩罚,当然,人们也无法知道他们是否因此而受到褒奖,至少在170年内的书面历史上,纵火者的后代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或是轻描淡写这场大火。他们的祖先当然可以称之为文明大火,而文明往往被迫通过不文明的强盗行径来进行,规模小一些的比如绿林好汉罗宾逊,比如打家劫舍的梁山好汉,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更是不计其数,比如同样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东方中国圆明园的那场大火。
       这两场大火可以说南北两个半球呼应,相映生辉。当然,在中国皇家圆林的大火举世瞩目,展现着胜利者的辉煌——虽然他们同时代的法国作家雨果尊称他们为“强盗”,而在南半球的新西兰的这场大火却进行得悄无声息,雨果先生可能无暇顾及,也可能不愿谈起。
       而比放火者捷足先登的苏格兰人也曾经面对这样浩瀚无边的原始森林,但苏格兰人充满敬畏,手足无措。他们最终移师南下,在一个避风港上了岸,建起了村子。许多年以后,这个村子人们叫它达尼丁。
就是这场大火将上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化为灰烬,形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平原,也是南岛最大的一块平原,坎特布雷平原。
       导游兼司机头戴耳麦,不慌不忙地讲解着。这是位年青的司机,导游这趟线路却已有些年头了,一趟一趟重复的导游已经让他的讲解如同一部自动播放的录音机,只是在一遍一遍重复的播放中慢慢消磁了他的感情。尽管如此,满车的游客情绪还是有些波动,不再象窗外的天气那般阴霾沉闷。
      “所以英国人总是带着所谓的文明在世界上做着最野蛮的事。”旁边的乘客,应该说游客,崔先生说了一句,似乎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对周窈静说。
      “哪里,想想英国人在美国、澳大利亚都是先当强盗,对土著人赶尽杀绝,倒是来到新西兰,当起了绅士。”
      “如果不做强盗,只做绅士就能达到目的,那为什么还一定要做强盗呢?”
       这是一辆豪华旅行车,车上半是空座,刚从基督城中心出来,轻快地行进在南岛的1号高速公路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平原,只在视线的尽头,隐隐浮现着山脉,但似乎与天边的青云有些混淆。在这车全是中国旅客的眼里,似乎有些中国画的淡雅,如同在一张有些潮湿的宣纸上被顽皮的孩子抢着墨笔长长地拖了一笔。
       听到这话,周窈静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旅游,特别是出国旅游应该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这位崔先生倒是喜欢寻找沉重。周窈静可是出来寻找轻松的,或许只有到了新西兰,她才能将一个人彻底忘掉吧。说要忘掉,又被这沉重的崔先生将那个莎士比亚给勾起来了。

上一篇:苦莲(三)
下一篇:情陷维拉坞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