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南半球第一街的中国元素(新州文集2)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12-06-30 02:00:00  浏览次数:2317
分享到:

       誰是南半球第一街?南半球最大的國家當然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最大的都市是悉尼,悉尼最古老最繁華的大街是市中心的佐治街,而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就在佐治街北端,傍海揚帆。這麼一說,就有點意思了。
        當年我從中國移居澳洲,在悉尼機場一下飛機,看到的除了藍天白雲,就是綠樹掩映的紅磚房舍,街上也只有車流,沒見幾個行人。當時有點懵了,這就是南半球的國際大都市?心裡直嘀咕:怎麼就像回到了鄉下?拖著行李從機場巴士下車,就站在悉尼市中心的佐治街。看到古樸的岩石建築和閃亮的摩登大廈,金髮白膚的人群在晃動,才感覺到一點人氣和都市氣息。後來漸明白,追求質樸自然,田園風光,是西方社會民居的基本形態。而澳洲的高樓商廈,也只集中在首府、都市商圈的那麼幾條街。所以當年許多知青出身的中國留學生,把出國留學戲稱為「二度上山下鄉」,自我調侃為「洋插隊」。
        沒想到,後來我就和這條大街結了緣,每天穿行其中,上班下班,日出日落,一走就是十多年,也見證了這條街的微妙變化。
        跟北京的十里長安街相比,悉尼佐治街雖算不上耀眼,但它卻是悉尼的地標,澳洲的歷史。佐治街南起中央火車站,北至海港大橋下的環形碼頭,全長不過兩公里,但澳洲最大的金融機構、百貨大樓、星級酒店以及劇場戲院,就盤踞在這條街上,而總督府、省議會、大法院、圖書館、藝術館、博物館等政府機構,也近在咫尺。
        讀澳洲歷史,不能不提及這條街。1788年,英國人押著囚犯登陸澳洲的第一條船,就在如今這條街的北端靠岸。當然,當年並沒有這條街,只有岩石荒野,所以今天這地方仍叫岩石區。英國人在此安營紮寨,開闢了這條街。至此,這條大街逐漸通往內陸,繞行全澳,澳大利亞也由一塊殖民地延伸為一個主權國家。
         說了這麼多,這條街與中國人有什麼關係?有!悉尼的第一個中國人,來自廣州的木匠麥世英,就是1818年在此上岸的。一百多年前,這條街就有中國人開的客棧、商號、菜欄、洗衣坊、傢俱店以及茶室賭檔。幾經變遷後,聚攏在佐治街南端一側,形成漸具規模的華埠,並於1980年修建了新牌坊,放上石獅子,「唐人街」之名由此正式標入官方版圖,成為悉尼市中心的一個遊客景點。
         十多年前,你要是走在佐治街上,會覺得很悠閒。下午五點過後,店舖打烊,人們都離開市中心,回去「鄉下」家居。街上只有通明的燈火從空蕩蕩的商廈玻璃裡透出,映照著疏疏落落的行人。慣於夜生活的中國人,一定會覺得清靜寂寞。而今天,你走在這條街上,擁擠得完全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即便是晚上,仍然人流不斷。一般的商店雖然關了門,但卻冒出了不少夜店。為什麼?因為街上的人,大多是亞洲面孔,細心一聽,不少人說的是普通話,而且大多是十來二十歲的留學生。
         記得當年初來乍到,在唐人街尋工,老闆都要問,懂英語、粵語嗎?中文報上的招工廣告和店舖的招人告示,都明明白白寫著:懂英、粵語優先。那時的唐人街,是粵語的天下。不知什麼時候,招工加上了「懂國語」一句,因為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了。港台人把普通話稱作「國語」,但後來,有的也隨俗叫「普通話」了,因為這語言越來越「普通」了。說普通話的人也當上了老闆,而且越冒越多。官方最新的人口普查,澳洲65萬華人,母語普通話已超越廣東話,成為澳洲英語之後的第二大語言。
         現在走在佐治街上,已是滿眼鄉親,滿耳鄉音了。但有一點變化不大,就是街上的建築物。中國的城市面貌,如今是幾年一變,連當地市民也常常認不出路了。而澳洲的市容,幾乎百年不變。路是當初開發時就規劃好的,房子動輒就是上百年歷史。如果你留意一下房子的頂端,往往會看到「18XX」年或「192X」年之類的標記。華人買房子,看著挺新淨的,一問,都是幾十年的房齡。所以澳洲買房,不在乎房齡,更在意結構、保養、裝修。翻看佐治街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大體就是今天的模樣。除了馬車換了汽車,燕尾服換成T恤,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仍是佐治街的主調,只是多了幾幢玻璃商廈而已。雖然佐治街的建築格局不變,但房子的內涵卻有了變化。中國銀行、中國旅行社、中資機構,都在佐治街佔了一席之地。連古香古色的「北京同仁堂」大匾,也大模大樣地掛到了佐治街上。悉尼市政府的圖書館也與時共進,把中文部設在這條街的熱鬧處。
          佐治街的中心點在市政廳。市政廳一側矗立著一座銅帆雕塑,那是由華人出資,市政府設立,以表彰華人對澳洲開發貢獻的紀念碑。1992年銅彫落成剪綵時,我抵達悉尼不久,剛好就在現場。看到英女皇伊麗莎白滿臉笑容,徐徐掀開紅布,她身後的華人代表,包括悉尼副市長曾筱龍、唐人街僑領方勁武等,無不眼眶濕潤。經過一百多年的打拚,中國人不僅能在佐治街立足,而且在澳洲建立了主流社會認可的豐碑。
          中國人一到悉尼,最先看的,或最想看的,肯定是悉尼歌劇院。許多中國藝術家,更想站在歌劇院的舞台上獻藝。早期,如果偶有中國藝術家在悉尼歌劇院演出,都會很轟動。如悉尼歌劇院的女高音俞淑琴、男高音丁毅,都是中西媒體報道的熱點。當郎朗音樂會、宋祖英獨唱會,還有彭麗媛率領的總政歌舞團等陸續在悉尼歌劇院登台時,可謂座無虛席。不過現在,中國藝術團、華人藝術家在悉尼歌劇院、省立劇場、市政廳禮堂的演出已經是常態。每年必有幾場中國來的商業演出或慰問聯歡在佐治街的劇場上演。
          每年春節,佐治街旁的唐人街都會熱熱鬧鬧,華人社區都會在此舉辦傳統的中國新年嘉年華。但進入新世紀,每年一度慶賀中國新年的活動,就改由悉尼市政府主辦,讓嘉年華擴大範圍,走出唐人街,升格為悉尼市的文化節慶。巡遊隊伍由市長領頭,從市政廳出發,浩浩蕩蕩走在佐治街上。要知道,這條澳洲心臟的大街,除了軍人節巡遊,以及奧運會選手凱旋歸來慶賀,是極少被佔用的。連全球著名的同性戀大遊行,也沒走在這條街上。而中國人舉著各種生肖吉祥物,穿著民族服裝,龍獅開路,鑼鼓喧天地穿越這條大街時,無疑吸引了澳洲人和世界遊客的眼球。隊伍中除了當地華人外,還有中國派來的幾百人的藝術團體助興。每年輪換著中國的一個省前來巡遊,展示該省的文化風貌。少林武僧、武當道士、東北秧歌、西北腰鼓,都在這條街上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已成了佐治街的一道風景線。
          今天的悉尼佐治街, 中國字、中國話、中國店、中國人,已經很平常了。如果在佐治街與聯邦總理、省長、黨魁見個面,在唐人街餐館和政要拍個照,都不是很難的事。每年新春,每逢大選,政要們都會到佐治街、唐人街走走,給中國人拜個年,或拉個選票什麼的。
          澳洲是個多元文化、多族裔安居的社會,有中國元素不足為奇。但佐治街的中華文化,卻比其它非英語文化,諸如猶太文化、希臘文化、日本文化、阿拉伯文化來得濃烈。西方的南半球第一街,瀰漫著各種中國元素,要是在十多二十年前,你能想像到這般情景嗎?




评论专区

田地2014-11-20发表
欢迎奥列
田地2014-11-20发表
欢迎奥列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