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苦莲(十二)
作者:杨洛  发布日期:2012-08-03 02:00:00  浏览次数:2654
分享到:
      山西,特别是雁北地区,在近一个世纪里可谓是全国的产煤重地。大同号称“煤都”,朔州有安太堡露天煤矿——它也许曾经是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这一切会让人们误以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用不着为烧煤的问题而发愁,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当煤炭被炉灶里的大火烧过之后,总有一些小煤块未能充分燃烧,它们可被回收再次利用于北方人取暖用的火炉中。这种小煤块,应县人称之为“撂炭”。大多数的百姓人家是舍不得扔掉自家的撂炭的,他们会在自家院落的一角专门留出一块空地以筛选撂炭。更加穷苦的人家,还得出去捡撂炭。
      在唐桂莲嫁到应县城东关的那几年里,一直跟随着她的二女儿王翠珍尚很年幼,关于那段记忆,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出去拣撂炭。寻常百姓人家不会将撂炭丢弃,能拣到撂炭的地方只有所谓的“公家单位”,它们不会为燃煤的问题而发愁。王翠珍和几个同样家境困窘的小朋友,常常会去位于应县城东关的应县一中的学生宿舍区拣撂炭。从年幼的王翠珍出去拣撂炭这件事上看,唐桂莲改嫁到应县城东关的那户人家后,生活上过得肯定是很拮据。
       其实,那位老光棍还有份工作,工作地点好似是在内蒙古。当唐桂莲改嫁过去后没几天,他就去内蒙古上班去了。中间他也几乎不回家。他听从了本家侄子们的说教,再加上有传统观念在作祟,他认为唐桂莲终究不是和他一条心的人。因此,在钱财问题上,他对唐桂莲特别吝啬。偶尔寄回来的少得可怜的钱,连唐桂莲母女二人的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每逢喜庆节日时,别家都至少可以为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唐桂莲却连捞一块豆腐的钱都没有。
      唐桂莲改嫁到东关后一年多光景时,那位老光棍从内蒙回来了,唐桂莲看着他那既吝啬得出格、又窝囊得厉害的可悲可恨相,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愤怒至极之余,她毅然决然地与他办理了离婚手续。
       唐桂莲带着二女儿重新回到了下社镇丰寨村,在她的内心深处,那儿才是她的家,才是她可以停泊疲惫且苍老的心灵的地方。唐桂莲回到丰寨后,儿媳李氏这次却没了要驱逐老婆婆和小姑子的意思。原来那是因为王希张夫妇谋划着想要盖新房子了。
       在所谓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村中的大小事务都要由村干部来拍板,他们在村里可谓有着绝对的权威。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村里的主要干部甚至还掌握着村民们的生杀大权。因此,当丰寨村要为村民们批宅基地时,村干部的个人态度直接决定着宅基地分配的结果。
       王希张老实木讷,李氏却是位典型的“门限大王”。在家中蛮横撒野,她有一套;出去和外人交涉办大事,她却没了辙。因此这宅基地要想获批,还得指望老婆婆出面。
       唐桂莲虽已日渐年迈,且已日渐有些耳背,但她依然善于察颜观色,办事头脑活络。唐桂莲回到丰宅村后不久,就忙着为儿子争取宅基地。她一趟趟地来回奔波于各个村干部的家中,又是打恭,又是作揖,好话说了无数。一辈子在苦水里熬着的她,遇事时总拿着一个老主意,那就是自己的老脸不值多少钱,该舍了说好话去讨好人家就得舍,被白眼甚至被呵斥也不会掉下块肉去。
       好在丰宅村是以王氏为主的宗族聚居型村落,王国君在村中辈份又大,加之唐桂莲早已在苦难中练就了说些逢迎话的本领,村干部们都还是肯给她个面子的。终于,唐桂莲如愿以偿地为儿子争取到了宅基地。有了宅基地,又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王希张也盖起了新房。
       王希张住进了新房,原来他们夫妻二人所住的王家祖屋空置岀来,由唐桂莲母女二儿居住。其实这王家的祖屋只有一间还属于王家,与唐桂莲所住的东屋共用一间堂前的,是一户李姓人家所住的西屋。东耳房则被王家近族所居住。
       原本王国君大烟抽得最厉害时,已经将祖屋兑换成了简陋的土坯房。后来王希张去大同当了煤矿工人,积攒了少许的资财,又将王家祖屋的东屋兑换了回来。

上一篇:苦莲(十一)
下一篇:情陷维拉坞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