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一桩犹太人的千年冤案:《威尼斯商人》
作者:杨洛  发布日期:2012-11-10 02:00:00  浏览次数:2599
分享到:
         莎士比亚的旷世名作《威尼斯商人》,至今仍在中学课本里出现。但是我们向青少年所展示的理念,仍然是莎翁当年看待夏洛克时的那一套:带着狭隘的偏见,怀着自私、阴暗的心理。所以,我们应该以客观的历史眼光来谈谈这部颇有争议的剧作了。
 
一,欧洲文化的伪善
       仔细阅读《威尼斯商人》,我们就会发现,号称仁慈的安东尼奥认为,平素里朋友之间借钱是不需要讲利息的。他在威尼斯城里进行无息放贷,此举专门针对夏洛克,并导致夏洛克有几十万块的生意泡了汤。但在威尼斯城,却连区区三千元都没有人愿意借给他。这一点,可凭他为巴萨尼奥担保借款这一事作为佐证。
       安东尼奥对前来借款的破落户巴萨尼奥说:“我们还是去试一试我的信用,看它在威尼斯里有些什么效力吧”,“我们两人就去分头打听什么地方可以借到钱,我就用我的信用作担保,或者用我自己的名义给你借下来”。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安东尼奥的信用在威尼斯城里一点也没有效力。二人转遍了全城一无所获,最终还是巴萨尼奥在夏洛克那里,由安东尼奥签订借据,才借到三千元。
        要知道,从夏洛克的申诉中,我们可以得知,安东尼奥曾经好多次侮辱夏洛克,骂他是异教徒和杀人的狗,并把唾沫吐在夏洛克的犹太长袍上。况且安东尼奥不仅侮辱夏洛克的人格,而且肆意伤害他的民族感情。如果不是山穷水尽、且在威尼斯城毫无人缘的话,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是不会低首俯就,去夏洛克那里借钱的。
       反观夏洛克,他却随时可以从本族富翁杜伯尔那里借到钱,而且夏洛克与杜伯尔之间有着患难与共的密切关系。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犹太民族互相扶助、共度难关的美德。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却在剧中反复斥犹太人为魔鬼。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因为威尼斯人也知道,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所作所为,其根本的出发点在于侮辱并排挤犹太人,并不是真正要为威尼斯人建立良好的商业秩序。因为逐利是威尼斯商人乃至全世界商人的本性使然,安东尼奥放贷而不取利息的行为,有违商业运行的基本规则,也会因为没有其他威尼斯商人的支持而终归失败。
       当夏洛克要求按契约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白肉时,全威尼斯城的商人们竟然无一人施以援手。他们只作冷静的旁观者,坐看安东尼奥险些命丧夏洛克手中。彼时的安东尼奥应该反思,正是夏洛克模式的资金才能盘活威尼斯的商业,那是连他自己及他的朋友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深陷其中、且无法摆脱的商业铁律。
      毋庸置疑的是,金融租赁业在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威尼斯城,是一种必然也必要的存在。它是商业文明的产物,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同时,它还有利于社会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安东尼奥没有对本地商人的放贷取息行为进行打击,而是拿身为异族的弱势者夏洛克下黑手,其主要目的是不愿让外来者在威尼斯商业社会的发展中分得一杯羹。
       因此,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读到西方人的伪善与冷酷无情。正因为如此,在第一幕第一场中的威尼斯街头,葛莱西安诺嘲讽安东尼奥时说:“为什么动不动翻脸生气,把自己气出了一场黄疸病来?”,“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脸上装出一副心如止水的神气,故意表示他们的冷静,好让人家称赞他们一声智慧深沉,思想渊博;他们的神气之间,好像说,我的说话都是纶音天语,我要是一张开嘴唇来,不许有一头狗乱叫!”
 
二,王尔德式的安东尼奥
        在《威尼斯商人》一剧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发现,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间异乎寻常的亲密关系特别耐人寻味。
首先,安东尼奥作为威尼斯城里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竟然是一个独身者。当安东尼奥故作忧愁时,萨拉里诺开玩笑说,“您是在恋爱了”。安东尼奥听后,竟然大为反感地说:“呸!哪儿的话!”
       其次,安东尼奥对巴萨尼奥不计回报的奉献,简直超乎常人的理性,甚至有些飞蛾扑火式的狂热。败家公子巴萨尼奥欠了安东尼奥许多钱、且归还无望时,安东尼奥竟然对再次前来借钱的巴萨尼奥毫不拒绝,而且声称:“我的钱囊可以让您随意取用,我自己也可以供您驱使”。一个商人不是精打细算,而是将大笔的资金供给一个挥霍无度、已经成为破落户的败家子!
       还有,当巴萨尼奥欲乘船去贝尔蒙特的鲍西亚哪里求婚时,安东尼奥去码头为之送行。萨拉里诺的话细致地描述了这一场景:“他(安东尼奥)的眼睛里已经噙着一包眼泪,他就转回身去,把他的手拉到背后,亲亲热热地握着巴萨尼奥的手”。紧接着,萨雷尼奥更是一针见血地对这一场景做了点评:“他只是为了他的缘故才爱这个世界的”。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安东尼奥被夏洛克逼债走投无路时,他对上苍的呼告竟然是:“求上帝,让巴萨尼奥亲眼看见我替他还债,我就死而无怨了”。
       当试图去发掘安东尼奥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他更像是充满忧郁气质的王尔德。众所周知,王尔德出身于英国贵族家庭,亦是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忧伤而唯美,但他的性取向却一直饱受世人争议。
 
三,苦难的犹太人
       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当他们的国家被异族灭亡后,就走上了颠沛流离了两千多年的苦难之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向西来到了欧洲,所到之处,饱受宗教与种族上的双重歧视。他们到处受到排挤,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受到所在国的严苛限制,他们被拒绝完全融入到当地社会中。每当社会动荡不安之际,他们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对于犹太民族所受到的来自欧洲人的迫害,世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纳粹德国的大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冤魂痛苦地呻吟,在集中营里苦难深重的劳役场所,在毒气室,在焚尸炉。其实,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自从犹太人的脚步刚踏上欧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最典型的就是黑死病事件。
        14世纪时,当欧洲大陆到处弥漫着黑死病的幽灵时,欧洲人就迁怒于犹太人。大迫害就随即爆发,很多犹太人被活活烧死。
       幸好,坚韧不拔且富于智慧的犹太人,能敏锐地从有限的生存空间中捕捉商机,坚强地活下来。以此为故事背景,就不难理解夏洛克为何要从事博取利息的金融租赁业。
       而剧中的威尼斯人,上至作为威尼斯城官方代表的公爵,下到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奴仆,并不仅仅把夏洛克和杜伯尔作为个人来看待,而是始终要与他们的民族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剧中的夏洛克动辄被不怀好意地呼为“犹太人”、“异教徒”甚至“魔鬼”,威尼斯人也毫不关注作为弱势者的异乡人的感受,而是肆意欺凌他们,甚至掠夺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才积攒起来的家财。
       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是一个欧洲人,他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要戏弄一番。而且夏洛克女儿被拐,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夏洛克的女儿被当地的泼皮无赖罗兰佐拐走,后来夏洛克的家财险些被充公和掠夺。夏洛克之所以最后避免成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是以他的家财要注定被欧洲无赖罗兰佐继承作为条件的,而且他要被迫改信基督教。
       至此,各种势力交织起来的威尼斯人,完成了对夏洛克无以复加的迫害。可怜的夏洛克不仅面临着财产注定被掠夺的悲惨命运,而且连自己的宗教信仰都被强力剥夺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击倒夏洛克的最关键的利器就是威尼斯城的一条法律:“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原来,在欧洲生活的累达数代的犹太人,仍然被视作是异邦人,而且稍有不慎就要被迫害的倾家荡产。
        这些犹太人血泪斑斑的民族史,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无法更改的铁的事实。反观一小部分犹太人在宋代来到了中国开封,他们中有人曾经参加科举步入仕途,他们没有受到歧视、并最终完全融入了汉民族。犹太人在两种文化环境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愈加反映了欧洲文化偏狭、自私、贪婪的一面。
        西方人偏狭、自私、贪婪的行为,在当今的世界仍在不断上演:欧洲人排斥华人在欧洲的发展,美国大兵焚烧古兰经,美籍华裔士兵莫名其妙“被自杀”。凡此种种,皆是当年欧洲人的骄横与犹太人悲惨境遇的延续。



评论专区

yangluo2014-11-20发表
为什么欧美人从不愿宽容其他人,而其他人却自作多情地宽容欧洲人。这里只是分析了一下欧洲文化自私狭隘的劣根性,从没想过要报复。第一个举刀者应负主要责任。
进生2014-11-20发表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但足以给“偏狭”下了一个注解。此外,我不大赞同说以色列的穆萨德追杀纳粹余孽是报复选择。如今的中国人,在谈到二战后德,日两国时,会持泾渭分明的态度,难道德国举国的汲取历史的教训,没有受益于以色列的绝不含糊的让法西斯党徒罪有应得的清醒认知?
进生2014-11-20发表
犹太民族互相扶助、共度难关的美德,我刚到悉尼就听说了。说他们的新移民一到,就有本地的本族社团出手帮助筹划,让他能尽快适应并站稳脚跟。反过来,就是现在,问问华人,当年很有些华人老板,可是连2块一小时都带着施舍的心态在盘剥新人的。然而,我不会去扯什么”东方文化“。至于中国国内,汉人的”被剥夺“”被。。。“可不是不常听到的事,至于其它民族的事,想听吗?那还不是”戏剧“。
瑞门2014-11-20发表
报复心理,也导致夏洛特的悲剧。取一磅肉,不能让犹太人从此站起来了。报复心理,也不能让华人从此站起来了。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和纳尔逊曼德拉,选择非报复非暴力,也经历了痛苦的心理历程,最终取得心理文明的进化。也许,华人的价值取向,可吸取夏洛特的教训,似不可忽略以色列的穆萨德追杀纳粹余孽的报复选择。感谢莎士比亚。他为后人提供了丰富无比的戏剧魅力,甚至提供包容一切的艺术典范。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