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马洛:曾经风头盖过莎士比亚的剧作家
作者:杨洛  发布日期:2013-03-11 02:00:00  浏览次数:2515
分享到:

      如今,当人们谈到戏剧文学,特别是英国戏剧时,就必然会提及莎士比亚。但如果我们的目光沿着时光之流,上溯到莎士比亚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们就会发现,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其才情绝冠一代,其熠熠的光辉让包括莎翁在內的同时代剧作家们都自惭形秽。然而他却过早地殒落了,留给世界文坛无尽的遗憾,也让后来无数的仰慕者发出扼腕的惜叹。他就是马洛,一个至今都让研究英国文学史的学人们难以释怀的才情过客。 

一,少年英才
        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莎士比亚的同龄人,于1564年出生在英国坎特伯雷一个也许较宽裕的鞋匠家庭。少年时代的马洛很可能就已有了颇负文才的盛名,因此他获得了某种特别的资助,得以去国王学校读书,后来又就读于剑桥大学。1587年,马洛获取硕士学位。正是在剑桥的求学经历,成为马洛戏剧创作生涯坚实的奠基。
      尚在剑桥就读的马洛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文学才华。马洛的父母原本期待他成为当时较体面的神职人员,但生性落拓不羁的马洛却似乎更钟情于戏剧文学,尽管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戏剧行业为正统的知识分子们所不屑。年轻气盛的马洛小试牛刀,创作了历史悲剧《帖木尔汗》(Tamburlaine),它立刻成为了英国戏剧舞台上轰动一时的名作。
       从剑桥大学毕业后,马洛来到了伦敦。他的生活放浪形骸,他在那里结识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他的朋友中有诗人、剧作家,也有政客。甚至他与市井小人、地痞无赖也过从甚密。但他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文艺复兴的思潮尽管姗姗来迟,此时却在那里显现着蓬勃的生机,英国文学史上的“黄金年代”开启了。
       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学者们,激情澎湃地向欧洲中世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起挑战,他们甚至质疑腐败的罗马天主教会。而且有毕业于牛津和剑桥的文艺才俊们,在这里热情地进行创作,并逐渐形成了“大学才子派”(University Wits)。这些肩负着时代重任的巨匠们在戏剧方面创作颇丰,马洛无疑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
       由于时代的感召,也由于他的天性中有狂傲不羁、雄浑热烈的一面,马洛狂热地沉迷于文艺复兴的思潮。他坚定信仰人文主义,积极倡导打破封建神权的桎梏,以实现人们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他严厉抨击宗教,不吝用刻薄的字眼讽刺、挖苦上帝和神职人员,加之他平素里言辞疏狂傲慢,甚至有些荒诞,导致他树敌甚多。他曾与探险家、政治活动家罗利,剧作家查普曼,数学家哈里奥特等怀疑宗教者结成团体,人们称之为黑夜派或无神论者。
 
二,佳作迭出
       关于马洛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在他的剧作中窥得些许端倪。马洛笔下的鞑靼大帝帖木尔汗,由一个漂泊流浪旳牧羊人成长为权势炎炎的王者。他的成功源于野蛮与冷酷,也源于狡诈权谋与铁的意志。帖木尔汗将象征传统与既定秩序的王公大臣征服,并百般欺凌。他还将被自己打败的土耳其君主关入牢笼示众。他甚至要挑战上帝的权威,结果悲剧性地注定惨败。通过帖木尔汗这个悲剧性的铁血人物,马洛成功地表达了人类觉醒时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对主宰自己命运的渴望。
       《浮士德博士》(Dr. Faustus,约1589年或1593年)一剧中,马洛将浮士德描绘为一个渴求知识、不肯循规蹈矩的学者。他挑战正统思想,鄙夷权威人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去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虚荣心,浮士德竟然学习黑魔法,并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求得到帮助。结果在大限到来之时,他惨不忍睹地死去。通过浮士德这一来源于德国民间传说的悲剧人物,马洛成功诠释了在文艺复兴时代,学人们热忱追求知识、情感和个性的自由的时代景观。
        当然,马洛不会是完美的,他也被囿于时代的局限性。《马耳他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约1589年)一剧中,马洛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巴拉巴斯这一拜金主义者,他为了满足自已无休止的贪婪欲望,使得女儿丧命,也使得自己葬身火海。但在该剧中,马洛却明显像同时代的其他欧洲人那样,涉嫌带着民族偏见、怀着仇恨犹太人的心理,故意丑化久已苦难的犹太民族。
         马洛创作的剧作还有《爱德华二世》(Edward II,约1592年)、《迦太基女王狄多》(Dido, Queen of Carthage,约1586年,可能与Thomas Nashe合写)和《巴黎的大屠杀》(The Massacre at Paris,1593年),几乎每部都是震撼英国戏剧界的力作。有人批评马洛的剧作结构松散,但这也许是马洛跳跃式的思维所决定的,也是马洛剧作的独特之处。更多的人赞誉马洛革新了中世纪的戏剧,作品里饱含奔放的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纵观马洛的作品,皆是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历史剧,因而很多学者将马洛视为“英国悲剧之父”。
       马洛对于戏剧的贡献,还在于他对无韵体诗(blank verse)的完善上。曾几何时,无韵体诗因苍白无力而被欧洲学者弃之如敝屣。但马洛以他那雄浑磅礴的诗行,赋予无韵体诗蓬勃的生命力,从而使之成为当时英国戏剧的主流文体。
       马洛还是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他的著名诗作《牧羊人情歌》(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海洛与利安德》(Hero and Leander),热情讴歌了唯美纯洁的爱情,描绘了大自然美丽闲适的景致,可谓诗坛佳作。马洛还以诗体的形式翻译了奥维德(Ovid)的《恋爱》(Amores)。
 
三,离奇早逝
       二十九岁的马洛,才情绚然、星光璀璨,却猝然而逝,这令所有的人意想不到。马洛之死不仅让人们发出天妒英才的遗憾,而且是一桩扑朔迷离的悬案,有待人们抽丝剥茧、细细探寻。
       1593年5月18日,英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通缉马洛。两天后,马洛在枢密院受审。后来人们研究此事件时,有人说他涉嫌为了生计从事间谍活动,有人说他卷入了宫廷斗争,更有人认为他因旗帜鲜明地秉持无神论而被告发。总之,对于真相,人们莫衷一是。
       十天后,马洛出现在了伦敦郊外的德特福德镇,他正在那里的一家小酒馆里酗酒,也许依然是昔日疏傲狂放的风采。在那里他邂逅了三位熟人,然而在酒后付账时,他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洛被其中一位名叫Ingram Frizer的人刺死。这件事颇耐人寻味,人们无从知道马洛的死是否与他在枢密院受审之事有某种关联,但对这位绝世才子离奇的死亡,后来有很多人不可避免地感兴趣。
       1925年,美国教授雷斯里·霍特逊(Leslie Hotson)在英国的档案局找到一份文件,根据其中的记载,马洛被伊丽莎白女王的秘密厅所杀害,当时有一位秘密警察波莱(Robert Poley)在场。然而关于马洛之死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文艺批评家加尔文·霍夫曼(Calvin Hoffman)就一直在质疑此事。他认为马洛并未死于暗杀,而是在被刺之后隐姓埋名,其所创作的作品几经辗转,来到了莎士比亚的手上,以莎翁的名义上演。因为马洛画像与莎士比亚剧作上的的画像非常肖似,而且莎翁成名之时恰好是马洛遇刺后不久,其剧作风格也颇类于马洛的作品。霍夫曼的观点显然还影响到了电影《马洛》以及7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莎翁情史》。
       然而,几个世纪过去了,马洛依然是个谜。他的身世,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死因都无最终定论,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热情地探究、考证。也许,就这样真相会一点点浮出水面,直到有一天让我们所有的人大吃一惊。

上一篇:说“睡眠”


评论专区

老九2014-11-20发表
但愿历史能还马洛一个公道!如果被刺是假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