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反腐系列之三:潜规则是中国腐败的一块阴霾
作者:墨未浓  发布日期:2013-04-26 02:00:00  浏览次数:3253
分享到:
      一座山有山峰也有山谷,一节电池有正极也有负极,世界就是这样的万花筒,万物使然。作为繁衍生息到今天的文明古国,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文明的久了,就有许多顽疾寄生,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国一向是讲究规则的,毛泽东同志说的那些话到现在还是刚刚的响:譬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譬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等等。其实啊,这规则也是原则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坚持原则了,那规则也就不打折了。原则是一种立场,规则却变异成一种比较暧昧的态度了,原则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规则却是视人而定,有活辙的,这就是微妙的区别所在。
      规则还有几个学名,叫元规则或者明规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一种规则。规则是中国人办事的一条明线,潜规则就是一条暗线,在中国,往往有些事情明线不如暗线管用。大家心知肚明,不便说出,却不得不按照这条暗线的指引去办事,也许这就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所在。
潜规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条条杠杠规定的、长期暗箱操作约定俗成的、但是却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起作用的、人们不得不“遵循”的一种规则。这种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认可的规则,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因而这种不伦不类规则的长久盛行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生长繁衍土壤的,根深蒂固的社会土壤是潜规则茁壮成长繁衍生息的根本所在。要想彻底清除,谈何容易?
        潜规则阴霾笼罩下的中国,一切事情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世界观、人生价值、人脉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等等都在潜移默化里发生着质的变化,物质文明的大厦越建越高,精神文明的大厦基础不牢,金钱唯上,有奶就是娘……一些利益的驱动渐趋遮蔽了那些美好的东西,好的人办了好事不再被称赞,踏实地干工作不可能被提拔,规则的利剑被潜规则的软绵打磨得不见光芒。恰恰相反,那些不按照潜规则办事的人被讥讽为愚钝不开或者另类,而那些左右逢源、拿金钱疏通关系飞黄腾达升官发财的人被追捧为人类的精华、素质高尚有能力的人。这种倒行逆施的核心价值观的颠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我曾经在《半月谈》杂志写过一篇文化评论,题目是《电视剧创作:请等一等灵魂》,在这儿不免改上几个字:《价值观推进:请等一等灵魂》。大势所趋,智者所向披靡。在中国,一些暴发户、一些机灵鬼巧的官员、一些愚弄百姓的所谓的明星不都是借势而为,熟知潜规则的机关奥妙而坐上那一班超速行驶的高铁的吗?
       一提起潜规则,就有人会想到娱乐圈,其实,那只是很窄的一的方面,扩而大之,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一方净土逃脱了潜规则的浸淫。关于潜规则的事例不胜枚举:官员火箭式提拔,官商勾结倒买倒卖,地方恶霸占据一方无人问津,官二代未下生已经工作数年,打官司没有钱没门,门面功夫比行动更能被别人承认,政绩比良心更重要……等等。
       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为规避制度之外的潜规则指出了方向,重要的在执行,不折不扣的执行。赵士林先生撰文说:什么制度才能关住权力?怎样才能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显然只有民主制度。既打苍蝇又打老虎可从主席台上查起,看看台上衮衮诸公批了多少条子,配偶子女亲属秘书司机都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真能关住权力?必须是民主宪政制度,必须是法律之上无权利的制度,必须是令权力互相制衡和互相监督的制度,必须是落实言论、结社自由的制度。什么样的笼子能够关住权力?这个笼子至少要有四根独立的大柱子:司法独立,监督独立、媒体独立、反腐机构独立。总之,整个笼子的结构设计要体现民主宪政原则,落实公民权利,庶几反腐有望,改革有望,中国有望……网友“四清运动”说:中国是全世界笼子最多的国家,人大是笼子吧,政协是笼子吧,纪委是笼子吧,监察部是笼子吧,检察院是笼子吧,反贪局是笼子吧,预防腐败局是笼子吧,焦点访谈是笼子吧,这么多的笼子为什么还关不住权力?因为许多情况下这么多的笼子基本都是聋子,或者必须装成聋子!
       笼子是好东西,关键是好用的笼子,不是虚摆设让人看着玩的。只要铸造了这么几个循环不掉链子的钢铁之笼,我想,所有的潜规则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也就乖乖地走到规则的正规轨道上来。试想那一天:这块隐晦不堪的阴霾该不会被纯净的天空一口吞并了吧!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