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在西昌终于见到了期盼中的火箭
作者:王建蒙  发布日期:2013-08-14 02:00:00  浏览次数:2382
分享到:
        发射场是个庞大的系统,技术区有火箭装卸车间、转运间、综合测试厂房、单元测试间、卫星检漏间、加注间、卫星总体测试厂房等等;发射区有发射塔架、发射指挥控制室、发射塔架供配电系统、燃烧剂加注系统、氧化剂加注系统以及供电、供气等诸多系统。单单发射塔架上就有发射塔架顶部吊装火箭、卫星的大型桁吊,十几层固定工作平台,活动工作平台,升降工作平台,发射塔架上使用的都是防爆电气设备。几年来,我在发射场建设、安装、调试期间天天跟这些系统在一起,而这些系统都是为了发射火箭而配备的。
        1982 年12 月,我们翘首盼望的火箭终于开进了发射场。火箭兵分两路,18日一级和二级火箭由上海运抵西昌,19 日三级火箭由北京运抵西昌。那天,发射场区的铁路专线一下子变得特殊起来,全副武装的战士手持钢枪军容严整地站在铁路两旁的哨位上。当火车的汽笛一声鸣叫,拉火箭的专列沿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专用铁路缓缓开来。一个硕长的特殊半圆形的灰色铁罐子车在内燃机车头的牵引下,稳稳地停靠在了新建好的火箭厂房转运间。
       那个时候,我所在的部门是负责组织实施火箭进场装卸以及火箭、卫星测试、发射计划安排和技术协调的部门。我虽然是这个部门的参谋,却从来没有见过真实的火箭,心存诸多好奇,生怕错过一饱眼福的机会。火箭、卫星在常人心中会引起奇妙联想,在我心中那也是一个期盼中的幻影呀,再说,我连火箭都没见过怎能胜任指挥。我当前的任务就是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尽快掌握适应工作的技能。
        我专注地站立在火箭厂房的火车专列旁,在那里等待火箭卸车。还在工程建设时期,我就对运载火箭转运间和测试厂房内的大型吊车充满好奇:几十米长的大铁架子怎么能够放到那么高的厂房上面?火箭有多大?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桁吊?在火箭到来之前,虽然操作手对桁吊进行过多次调试、配重吊装试验、操作吊装训练,但吊装的都是铅块配重,还没有吊过真正的火箭。
       将铁路一直通到这深山沟做什么?要跑拉卫星、拉火箭的专列;公路为什么修那么宽?要满足转运火箭、卫星公路运输车的要求;卫星厂房建那么高大,发射塔架造那么复杂,发射场坪如此宽广,避雷塔顶天入云……几年来,除了睡觉,只要睁开眼睛,所要做的工作全部都与火箭、卫星有关。那个时候,大家走路散步、吃饭聊天的不经意间都会谈到发射场建设的事情,睡梦中梦到发射场建设的事情那也是很自然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很正常嘛。但是,几十米长的火箭怎么运进来?真的卫星是啥模样?这些不解之谜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现在,真正的火箭进来了,虽然它还没有亮相,还在铁路运输的铁罐子里,但就要见到真正的火箭了,我怎能错过等待已久的看火箭的良机!
       发射站主管火箭厂房的地面中队人员已经整齐列队。时间一到,中队长一个左后转弯,跑向发射站长面前敬礼后大声报告:“站长同志,地面中队卸车各项工作准备完毕,请求按计划开始卸车!报告完毕!”
       发射站长高声下达命令:“开始卸车!”
        中队长回答:“是!”跑步回到队伍前面,“各号手按照火箭卸车的规定和要求,动作准确、严肃认真。各就各位、开始卸车!”
队员齐声回答:“各就各位、开始卸车!”操作手们跑步站在了各自预定的位置。
        四川籍的发射站长平日里总是面带微笑,而此时他大刀一样的双眉下,两眼炯炯有神直射前方,那不言自威的目光将火箭卸车场推向了战场。运载火箭从落地发射场到离开发射场,那每一项操作、每一个动作都不能有任何细小的差错,从此刻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铁罐子端部的大铁门向两侧打开,一枚穿着军绿色箭衣的火箭被操作手徐徐推了出来。原来,铁罐子里与外面平板火车有一条相连接的铁轨,铁罐子里的火箭被固定在铁轨的支架上。这是我国当时型号最新、推力最大、使用新技术最多的火箭。火箭全长44.56 米。一子级火箭直径3.35 米多,长度20.588 米;二子级火箭直径3.35 米,长度7.520 米;三子级火箭直径2.25 米,长度9.689米;整流罩直径3.0 米,长度6.54 米。它们分别装在独立的特殊运输车上。火车平板上火箭脱掉了外面包装的箭衣,乳白色的火箭亮相在大家的眼前,它是那么的庞大、雄伟。
        训练有素的操作手完全按照程序化的动作各就各位。随着“三号准备完毕!”“六号准备完毕!”“二号准备完毕!”“五号准备完毕!”……的报告词,操作人员已经将各自所负责的任务动作完成。火箭的专用连接件已经与火箭连接完毕,厂房上的大桁吊上挂着专用吊具稳稳地落在了火箭上方。随着口令的不断下达,巨大的火箭被稳稳吊起并放置到准备好的专用测试支架上。
        我虽然对厂房很熟悉,对吊车也很熟悉,但此时的感觉是百闻不如一见。真是不看不知道,吊装火箭真奇妙。大吊车真厉害,把火箭轻轻一吊就起来了。接下来长达一个月的火箭测试又使我长了不少见识。这之前,我每天都在发射场跑来跑去,穿着工地皮鞋、工作服,每天浑身土满身汗,那是在搞发射场建设呀。现在进入火箭测试现场,要首先换上白大褂,换上雪白的软底白球鞋。我听发射基地总工程师王建文说过,由工程建设部门转到发射指挥部门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曾经有过一个,在他的记忆里我应该是第二个。我也是在他担任主管发射副参谋长期间被点名调到这个部门的。我很庆幸自己,建设发射场时我搞工程,火箭进场我搞发射。总是能在风口浪尖上得到更多的历练。
       这次火箭进场仅仅是一次检验发射场与火箭适应性的联合演练,但这次演练却比一次真实的发射内容还要多,还要复杂,危险性还要大。因为发射场是新建的,火箭也是新研制的,整个设备也都是第一次使用。不要说像我这样的新手,就是参加过发射任务的老同志,也是第一次在西昌卫星发射雄伟的发射塔将迎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次发射场见到这样的阵势。
       火箭完成卸车后将要办理各项交接手续,还要进行单元设备检查,分系统测试,系统间匹配测试和不同状态下的系统总检查,这些统称为技术区的水平测试。然后,装入公路转运车,浩浩荡荡地转往深山大峡谷里的发射场。
        巍峨耸立在发射场坪的火箭发射塔格外引人瞩目。这个发射塔高达80 米,由1 000 多吨钢铁堆积而成。塔上有15 层固定平台和13 层回转平台,每层固定平台上都有两间测试室。塔上装有两部电梯,可以从地面直达塔顶。升降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火箭、卫星进行垂直测试时提供工作空间。发射塔的顶端有一部可以360°我很庆幸自己,建设发射场时我搞工程,火箭进场我搞发射。总是能在风口浪尖上得到更多的历练。旋转的醒目大吊车,那是专门用于火箭吊装对接的。我曾参加组织了发射塔吊的安装工程。当时这部塔吊机械部分安装好后,在安装电缆时却遇到了问题:由发射塔架底部引到顶部的几十根电缆,无法穿过塔吊机房厚厚的钢板。
        我们和设计人员商量出解决办法。  在给施工部队交代工艺时,他们总是听不明白。我的那股傻大胆愣劲上来后,三下两下就沿着塔吊下面圆钢焊接成的倒三角吊车桁架爬了过去。桁架大约有二十多米长,在发射塔的顶端,举目眺望,青山绿水尽收眼底。且不知,我既没有系安全带也没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竟利索地爬到了需要穿电缆的部位,用粉笔画了一个圈,要求施工人员用气焊烧个洞,电缆由这个洞穿过即可。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等我下来后,大家说别提有多担心了,起初都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等明白我要做什么时,我已经爬到了悬空的钢梁桁架上。这时喝令我下来怕把我吓着,不喊又确实非常危险。但我就是这么一个急躁人。过后我每次站在发射塔架下,都会想起这件侥幸的危险事件。

上一篇:海龟球友


评论专区

读者2014-11-20发表
这样的数据介绍,没问题吧?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