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社会种族制度的罪恶史
作者:杨洛  发布日期:2013-10-05 02:00:00  浏览次数:4969
分享到: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的代表作之一,据说这部小说本是源自作者写给老友威尔·鲍恩的、描述自己童年时经历的系列书信。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9世纪30年代位于密西西比河岸上的小镇圣彼得斯堡(St. Petersburg)。关于该书的评价,主流评论家认为“(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美国社会的整个场景,并采用幽默夸张的风格进行社会嘲讽,从侧面揭示了当时社会思想陈腐、行事刻板的面貌”(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博士陶茜评语)。
       既然作者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且该书的主要人物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那我们就从印江·乔(Injun Joe)这个人物入手,分析一下当时美国社会有色人种的悲惨境遇。(虽然这一点也许不是作者刻意揭露,而是不小心泄露的血腥的美国殖民文化密码。)
印江·乔是一个带有印第安人血统的混血儿(half-breed),他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中似乎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棍。印江·乔一出场,作者就借汤姆的朋友哈克之口评价他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但他之前曾经有过哪些谋杀行为,小说却没有交待。作者之所以这样突兀地使用不合逻辑的语言,其目的应该只有一个:让读者无形中产生厌恶印江的第一印象。
        彼时的印江正受雇于鲁滨逊医生,他跟随着鲁滨逊医生在夜黑风高的夜里盗掘尸体,然后勒索不成便谋杀了鲁滨逊医生。在伺机杀死鲁滨逊医生之前,印江提到自己五年前的遭遇:他向鲁宾逊的父亲讨要食物时,鲁滨逊却把他从厨房里赶了出来,并大骂他没安好心。当印江激愤地说要报仇时,鲁宾逊的父亲竟然借口印江是游民,而将他监禁了起来。
       读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疑窦丛生。假若印江不是印第安人后裔,而是白人,他会因为一句忿忿不平的话而受到私人监禁吗?印江的家族背景是何种状况?他究竟有过怎样的遭遇,使得他沦落到乞丐般的境地?
       其实,仔细阅读之下,我们会从小说中发现些许端倪。故事的主人公汤姆和他的小玩伴们一起玩的游戏,就与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的战争有关。在游戏中,他们想象着“把印第安人的六个部落统统都剥掉头皮,再刮掉全身的皮”。众所周知,孩童的游戏多来自模仿,他们会模仿成年人的某些社会行为。加之,历史上在美洲大陆,确实有过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欧洲人惨无人道地剥掉印第安人的头皮,以换取来自政府方面的奖励。
      我们把这些史实与印江的个人身世联系起来,就不难推断:印江的祖先曾世代居住在密西西比河畔这方广阔富饶的土地上,他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但后来欧洲人来了,于是印第安人部落遭到残忍的屠戮,又被冷酷地从这里驱赶出去。偶尔因为与白人混血而幸存下来的,也处处受到来自白人的非人欺辱。
        道格拉斯寡妇的丈夫在世时,曾是小镇上的治安法官,他在小说中可谓是美国法律的象征。他判了印江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游荡罪,印江因这荒唐至极的罪名入狱。治安法官似乎还不肯罢休,他拿马鞭抽打印江,还召集全镇的人前来围观。反观小哈克的父亲酗酒和游荡兼而有之,却平安无事,显然这游荡罪的判定是有目标人群的。
       世代积累起来的、不共戴天的血仇,使得诸如印江这样的印第安人后裔,在深深恐惧之余,却又对白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印江带有受尽歧视与虐辱的印第安血统,他却没有因之而自惭形秽。反而,他却挺起胸膛呼号着;“印第安人的血液在我身上不会白流”。他选择了复仇,而复仇是有血性的印第安人,在被逼到社会与心理的犄角之时,在绝望中发出的最后的反抗。
       然而,正如等待被宰割的羔羊一样,没有现代战争机器的印第安人直面白人的屠戮时,总显得那么孱弱无力。印江也难逃覆灭的悲惨命运:他最后被困在了大山的溶洞里,在饥饿与绝望中死去,正如印第安人在被大肆屠杀之后,最终被迫走上了血泪斑斑的西迁之路。
       小说里,能够反映美国曾经劣迹斑斑的种族制度的,还有黑奴儿童吉姆。他十分惧怕自己的主人:汤姆的姨妈。他用夸张的口吻说道:“老姨妈会把我的脑袋给拧下来,她说到做到”。他只因在打水的路上被汤姆所欺骗,停顿了一会,便被波莉姨妈狠狠地踢打。
虽然在此书中,对吉姆的遭遇着墨不多,但仍然有一种让人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感觉。
       最值得探讨的当然是小主人公汤姆,他象征着初到美国淘金的欧洲移民们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特征:粗野,大话连篇也谎话连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骗取他人的钱财与感情,而且身上有明显的暴力与血腥的海盗文化基因。他们因这种不择手段的无赖特质而无往不胜,并将注定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群体。
       当然事情并不是没有希望。小说的作者马克·吐温,就是当时美国精英社会中的一位反省者。他曾反省美国社会丑恶的蓄奴制度,他也曾反省美国社会对于华裔劳工的不公正对待。正如后来的美国历史所证明的那样,这些反省活动将在美国社会上风起云涌,并将促成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与种族平等。然而,要完全自觉地撤掉带有偏见烙印的心理藩篱,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似乎是一幅昔日美国社会种族制度的谶语图谱,其中隐喻般的信息,只有靠我们按图索骥,仔细发掘,才得以使其真相大白于天下,才得以使后来者感慨良多之余也获益良多。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