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诗歌的童音
作者:何伟勇  发布日期:2010-04-11 02:00:00  浏览次数:2093
分享到:
   最近,在5月30/31日出版的新快报《华人教育副刊》第85版上,看到了一位7岁小朋友写的一首叫“下大雨”的小诗,我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这孩子才7岁,就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学习热情和对祖国诗歌(诸如唐诗)的热爱,而且,让我看到了那些“吃”中国文字长大的父母们,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依然不忘把自己的母语传教给下一代,我仿佛在澳洲广阔的蓝天树林中听到了来自古老中华文明而又新生伟大的民族在唱歌。就像一种特别强烈的,有着深远理想的“诗歌之童音”在我脑海里回荡。
  这首小诗只有20个字,不妨抄在下面:
 
大雨一直下,
小草一直长。
花儿掉落了,
鸟儿不见了。
 
我以为这首小诗的诗意已经很浓了。具有儿童把眼睛看到的景物,归纳成诗语之妙。“大雨”“小草”“花儿”“鸟儿”构成了雨中图画,读后很有想象联想的空间。在这之前我也看到过这位名叫罗雨桐小朋友写的另一首叫“学中文”的小诗。诗是这么写的:
 
百家姓喝三字经,
学中文我好高兴。
三国演义西游记,
一边学我一边记。
 
相比之下,这首“下大雨”写的好多了。好在符合童年的智商和天真。我不是说,“学中文”这首诗写的不好,而是我觉得一个7岁的孩子,要她这么学中文太累。儿童的智商需要开发,但开发一定要保留孩子的天真。不失天真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我记不得了,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还是回到这首“下大雨”的事(诗)情上来。我在想,如果老师和家长能进一步引导和指教的话,说不定这位小朋友将来会是大诗人。诗人不一定有财富,尽管财富可以美化生活。但人生更需要诗情画意来进化的。想到这里,那天晚上,我就自说自话把这首小诗改动了几个字,是否更好?请注意,我的年纪要大小朋友七,八倍,改好也是不稀奇的事,我只是想从小培养孩子能用汉语写诗的愿望出发而已。我是这么改的,把“小草一直长”改为“小草在长大”,“鸟儿不见了”的“了”改为“啦”。这样改动后,再让孩子念念,是不是更为上口。主要还不在读起来好听,而在于慢慢启发儿童的诗韵,主调不变,但押韵了。押韵是写诗的基本要求。在没有扩充和缩小诗意的前提下,让孩子在朦朦胧胧中意识到语音的协调是不是最佳呢?仅与中文老师和孩子家长讨论。
  总之, 好好养育这颗可爱的花苗吧,等到花朵烂漫时,她一定会从中笑 .
 
   作者附记:此篇写于大约在一年前,我记不得确切日子.当时写给<新快报>教育栏目李梅娜编辑,她就给刊登出来了。今天,在这里重发,为的是让我们大家,在海外的华人,一起来关怀我们的下一代,都能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010年4月10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