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乜辛然25、草菅人命
作者:苏诚忠  发布日期:2014-12-31 19:44:19  浏览次数:1766
分享到:

晋武帝看了奏章,认为这种斗富是大晋朝的形象工程,根本不理睬。他生长在一个贫穷的时代,看过太多贫穷的丑恶。突然看到斗富的景象便感觉到自己的成功。但是,贵族出身的司马炎终究还是有些教养。王济是个赫赫有名的“官二代”,他是西晋大将军王浑的次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晋惠帝司马衷的妹夫,官拜中书郎至侍中。一次,王济请晋武帝来家中吃饭。婢女一百多人,都穿着绫罗绸缎,用手托着食物。其中一道菜是清蒸一头小猪,即肥嫩,又鲜美,区别于一般的味道。武帝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做的,王济回答道:“这是用人乳喂的小猪。这种制作法,就连王恺、石崇家也不会做的。”皇上脸上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还没有吃完就走了。晋武帝还是受不了这种以浪费和非理性的奢侈作风。

一个时代,如果思想走进死胡同,那就只能靠无厘头聊以自娱了,而斗富也是一种寻找方向的无奈。

仅仅以商品斗富,还勉强可以容忍,但是,拿人命当儿戏就罪不容诛了。《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石崇举办筵席的时候,经常让美女给宾客们劝酒。如果宾客们不喝,就将这位美女杀掉。王丞相(即王导)与大将军(王敦)曾经造访石崇的府邸。王导本来不会喝酒,但是因为怕石崇杀人只好勉强喝。而王敦却坚持不喝,石崇为此连杀了三名美女,王导对王敦说,“你就看在这些美人的面子上,勉强喝一点。”王敦说,“他杀他自己家里人,有你什么事?”

从此能够看出,奴隶社会中,杀奴隶也有心疼的时候。这种以经济损失来抑制杀人的方法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不过,乜辛然心里想的是,“看来,要想在这里发财,先要会一会石崇。他那里一定有很多机会。”

能够进入金谷的人不但需要家庭背景,经济基础,还要举止谈吐适宜得当。比如二十四友中的陆机说话有口音,这就是一个大缺陷,经常受人嘲笑。而左思是个结巴,压力就更大了,他干脆尽量想办法不说话,什么都憋在肚子里。反而显得成熟。而那些没有说过的话,经过他反复咀嚼,最终成了壮丽的文学作品。

魏晋时代的好处是,一反汉代处处以道德修养为标准的做法,回归到人类最直观的本性。以美丑,仪表,才能、风度等等作为评判人的标准,这就使得长得高和帅的男人,白和美的女人被人们直言不讳的称颂。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时候,评论人的长相也是一种选择,西晋就是这么个年代。可惜的是,由于没有‘科学’的引导,没有数学进行衡量,这种毫无方向的,从个人感觉出发的唯‘美’主义就会变得庸俗。就好像没有数学、几何来评定的‘斗富’一样,整个是一场盲人摸象的胡闹,各说各话。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把没有可比性的东西加以比较。’

这个思想的转变是由于经历了道德迷信后,汉末的人们发现,原来封建道德实在是不堪一击。于是,从‘三国’时代,人们就开始以功利,享乐,美,丑从新定义人生的目标。不安定的生活使得那种追求永恒道德的人变成了‘白痴’的代称。而‘聪明人’应该赶紧享受短暂的幸福。正是这种注重表面而非内在的思潮使得‘科学’有了希望。

数学是个非常奇妙的表达系统,它使得无法比较的东西化整为零,然后进行数量上的比较最终得出了可以比较的东西。曹冲称象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可惜的是,中国历史上,数学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孔子的六艺中最不受重视的就是‘数’。而且,直到科举制度结束,数学都没有被认为是一种表达万物的系统,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加减乘除而已。尽管周文王、孔子等人一再希望将数字发展成为表达万物系统的八卦,后世却将这一思想变成了算命和巫术。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