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唤起你的记忆和良知 —读高伟梧《大劫难逃》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16-01-25 11:57:00  浏览次数:3515
分享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五十周年将至,网上出现许多关于文革的争论。本来早已有历史定论的问题,竟然还搞得沸沸扬扬。我刚好手上正翻阅一本新书《大劫难逃》,颇有感触。它正好也揭穿了那些唱好文革,留恋文革,为文革招魂的谎言。

《大劫难逃》的作者高伟梧,是广东一位经济学研究员,退休后却把部分兴趣转移到文学创作上。正因为他长期从事学术理论工作,当他尝试用小说的架构,艺术的笔触去表现中国的政治风云时,能有种高屋建瓴、宏观把握的视野,把共和国前四十年的社会风雨,特别是文革中的生活场景,红潮中的人物沉浮,表现得丝丝入扣。在当下对文革话题还是禁忌未除,处于敏感时期之下,作者敢于正面描写腥风血雨的文革经历,确是有胆有识的艺术尝试。

由广州出版社刊行的《大劫难逃》,是作者长篇巨制《世事茫茫》中的第四卷。这部四卷本的小说《世事茫茫》,以粤西海边小渔村的敖氏家族几代的人物命运与广东城乡的历史变迁交织,真实地展现了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百年乡土,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个知识分子群体,听从时代召唤,负起时代使命,成为先觉先驱者,但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政治裂变中,人物命运坎坷沉浮,揭示著时代的变革,书写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第四卷的《大劫难逃》,是从中共建政后的合作化写起,历经公社化、大跃进、反右、大饥荒,进而文化大革命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大造反、大串连、打派仗,发展到真枪实弹的大武斗,大屠杀,每一步历程,书中的人物,都付出了生命代价,可谓步步惊心。而这一切,都是长在红旗下这代人所看见,所经历,所体悟过的,都是真真实实、血肉淋漓的生活,都是历历在目、痛定思痛的场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描写,我们看到了盲目的狂热,听到了冤魂的哭泣。

作者写的文革,写的政治风云,并不是着笔于上层与官场的政治生活,而是聚焦于普罗大众、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以此去折射充满政治元素的社会现实。因为这些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劳作生息,无不打上中国特色的政治烙印,甚至可以说,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正是中国政治生活的衍生和延伸,是中国社会十足的“中国特色”。

因书中历史跨度大,敖氏家族人物繁多,与之交织的各式人物也众,开始阅读时,我一时很难把握人物和故事,但随着描述的深入,情节的展开,一个个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其起落沉浮,让我感受着时代的脉动。

本书最大特点是,写了一群走出乡村又被赶回乡村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文人。他们的根在农村,为了改变乡村落后的命运,他们走出乡村,走进学堂,走入城市,但遇上各种政治运动,哪怕你曾留学日本,哪怕你曾参加革命,哪怕你在武汉读书,哪怕你在东北工作,因其出身,因其文化背景,因其人格骨气,而被戴上各种政治帽子,贬回乡下,接受监督劳动。但他们落难之时,仍关心民众疾苦,关心国家前途,坚信曙光就在前面。他们虽在乡民中如鱼得水,但在当权者眼中,却是垃圾、毒药。在政治大环境下,这可以理解。但作者却在可以理解之下,揭示了一种深痛恶绝的可悲。因为直接、亲手把这些乡村社会精英置于死地的,恰恰是自己家族中最无文化最贫穷的一群。他们对于族中的文化人,有种因自卑而产生的对立情绪。当藉凭出身贫苦而被赋予执掌生杀大权之时,他们往往有种报复的仇恨心态,可谓踩人不脚累,杀人不手软。

最典型的是敖氏第三房后人敖予春,因家中几代懒散而家境清贫,而被村人取其外号为“三代懒”。但在政策之下却被扶为一乡之长、合作社长。村人不服,在其新婚之时,把他家大门上的对联“革命家庭”篡改为“革命家庭三代懒”,表示一种不屑的民意。其实,他本质上也不是个恶人,只是有点“小人得志”罢了。但在一种社会之风下,他从一位较为务实的农民,逐渐变得虚假、浮夸,因为他看到其他同行“不紧跟”的下场。不进则退,在不断被开导下,他终于一步步落入盲从紧跟的陷阱,成为错误路线的执行者,成为民众的对立面,成为知识分子的杀手。他学着别人虚报产量,吃大锅饭,致使村民挨饿;他跟风大炼钢铁,毁坏了村里的财物;他热心批斗,把乡村文化人往死里整;文革中,他更是不可一世,和大队支部书记联手,“以革命的名义”杀害众多不顺从不附和自己的族人。当政治转向,社会转型,历史大反转时,他落得个灰溜溜的下场。他并不明白,自己的春风得意为何一夜丧失。也正是这些人,才会留恋文革,留恋“火红的年代”。

而受敖予春打压的敖大若、敖大华、敖大智、敖志筹、敖志悟等人,则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骨气。他们在不同年代受过高等教育,知道中国发展的未来,并能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推动中国的进步,但他们却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从政府部门,从大学、中学扫地出门,甚至被追杀。这种社会荒谬,也是文革的一种动因。

从书中可以看出,文革的恶果,并不是偶然的发生,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使然。可以说,公社化、大跃进、反右,一次次的社会变革,一次次的政治运动,都是文革的铺垫,是文革的“前戏”。书中的人物,尤其是乡村知识分子,由疑惑、不理解,到抗争、落难,都是一种社会思潮的必然结果。当全国山河一片红,当全民心中唯有红色狂潮的时候,文革“高潮迭起”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确是充满时代理想的人们始料未及的“大劫难逃”。

   从艺术上讲,《大劫难逃》力图连接中国百年,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但缺少一个象《红楼梦》中刘姥姥遊大观园式的人物,把底层社会和上层人物勾连起来,加上各式人物众多,线索分散,整部作品缺少一个统领的眼,阅读时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此书最可贵之处,就是感踩“危险线”,大胆描写文革细节,敢于写出“人们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文革基层情景,也就是“熟悉的陌生情景”。在文革发生五十年后,文学作品还有意无意回避这一历史题材,虚化影响一代人心灵的现实生活之时,《大劫难逃》的出版,正有其难得的价值所在。

我以为,中国反右运动的危害在于,摧残了前朝培养的知识分子,毁灭了一代文化大师;而文革的危害则在于,彻底摧毁了中国传统文化,打压了共产党自己培养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想把“党天下”变为“家天下”。幸而文革终结,挽救了国家。如果作者的笔触能进一步深入到这一层面,或许更能拓展作品的深度。只是,这恐怕会增加在中国出版的难度。

对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如果对反右、文革淡漠、甚至健忘的话,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以唤起你的记忆和良知。对于文革后的新生代,也应该认真读读这本书,有助于体味前辈的努力与坎坷,有助于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我们的社会,不要再出现什么“大劫难逃”了。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