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在美的纯净里辽阔或怒放
作者:庄伟杰  发布日期:2017-01-07 19:58:59  浏览次数:2120
分享到:

——从《薰衣草上的日子》窥探姚园散文诗生命世界

无须讳言,并非是所有的文字都能让人见字如面,因为“扁平时代的写作”(韩少功语),要么是无深度、无高度或无难度的写作,要么是戴着面具的文化狂欢或称“伪写作”。

远在遥远的西雅图的姚园,作为海外新移民诗群中的一名核心人物,笔涉新诗、散文诗、散文等领域,尤长于新诗与散文诗写作。至今已出版十余种诗文结集,堪称硕果盈芳。重要的是,她能让人见字如面,见字如心。她袒露的,是让自己的笔墨、自己的性灵在天地间腾挪摇曳,是鼓着透明的心秀在万物中穿梭,是灵魂起舞的真切回声。

通览姚园的写作,就整体而言,更偏重于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表达,或者说,她倾心于修复及弥补自我心灵创伤或陶冶性情、涵养精神和升华生命的内在诉求,而非直接面向现实、介入历史的功利需求。她的文字,多数是内心灵动的自然呈示,处处闪烁着一个女性诗人敏感、多思而鲜活的生命体验和思考结晶。看得出,她的写作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题材多样且诗意浓郁,二是功利意识弱但内指情感强。《薰衣草上的日子》是她近年来散文诗创作的集中展示。收录的71章作品共分为三辑,如同姚园散文诗世界的三道景观。严格说来,这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与女性心态彼此互映生发而交错律动的产物。笔者曾用“东方情韵的诗意呈现”指称她的诗文写作,并撰文编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一书(大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如今看来,它依然适用于这部散文诗集。作者“用诗笑对人世的苍凉,用诗拥抱宇宙的浩瀚和大地的苍茫,用诗馈谢母亲深切的目光”(姚园语)。因为写作之于姚园,已成为一种精神需要或心灵必需品,也是寻求诗意栖居的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随着岁月的递增,加上漂泊的历程和流寓的体验,她既延续了以往的写作特点和唯美诗风,又显示出渐趋于平和安静的审美心态和稳健的书写经验,并且在写作视野及深度方面有所拓展和强化。“而美只有在美的纯净里辽阔,美只有在美的静谧里怒放”(《美在美的纯净里》)。当她以这样的美学意向(审美理想)去感知世事人情,去探测自然万象,其诗性意绪指向又常常略带忧伤。如果说,从早期的写作到刚刚推出的《薰衣草上的日子》,她弹奏的文心诗弦,流淌的是脉脉柔韧充盈的生命活泉,涌动的是幽幽深婉的爱之潜流,凝成为浓浓挥之不去的“东方情韵”,那么,她的这些散文诗作品同样可以看作是一种言情的艺术。其主体意绪温暖而忧伤,情境意韵隽永而柔和,像薰衣草一样,令人倾听到灵魂的香气和日子的温馨,并以诗性智慧释放出一个流寓海外的女诗人的柔美天性、生命气息和诗意情怀。

景观之一:从来了又走了的交错中呈现生命意识。“生命本身就是流动,生命因这种流动而美丽,生命又因这种流动而悲伤——人始终都在路上!”(谢冕语)而漂流作为人的生命基本状态,往往给人带来刺激并生发无尽的乐趣,不论是无家可归还是有家难归。海外新移民作家笔下呈现的文字,既是放逐的游子心灵的诗意传达,又是在非母语的异质空间里,用母语来表达自身的生命诉求、价值尊严和文化精神,从而构建起属于他(她)们的独立自足的“第三文化空间”。诚然,一个走在路上的人并无法忘却自己从何处来,相反的,对所走来的那个地方总是梦绕魂牵。一方面要走出此处,又要回到此处;一方面要出走,又要回归;一方面“仰天大笑出门去”,又“孤舟一系故国心”。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性二律背反的充分体现。于是,“我回来了,又走了”,“我走了,又回来了”。如此循环往复,好像走在没有终点的旅程。在来了与走了的路上,在来去家园的途中,身份、焦虑、认同、回归、流动、跨越,还有乡愁、思念与爱,这些词堪称是海外新移民诗人作家生命移植的基本情状的生动描述和最佳注释。姚园对此深有体会,她认定“漂泊是我命中的帆,只是我不会将它撑在刮风的日子”(《陌生的地方》)。这是诗人生命意识的纠结和自我意识的清醒。“我在异域里又在异域外。我整天袭一条忙碌的长裙在所谓的双城里往返。然,我依旧是我自己的路途”(《沿着自己的目光航行》)。经年的浪迹也好,在双城里的往返也罢,一颗心任尘世的风浩浩吹过,已变得愈来愈淡定和从容;无论置身于域外或域里,诗人总是满怀热情,认定只要沿着自己的目光航行,就能抵达彼岸,当浪花翻涌而出,在一片蓝色中踏水而歌。

然而,面对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作为女诗人,她一直为生命意识的纠结和自我实现的冲动所驱使。这也是为什么她的作品不像生活中她表现的那么充满欢乐与自在,而是带有或浓或淡的感伤和忧郁色彩。其实,“所有那些无论是哲学、政治学、诗歌或其他艺术方面表现出色的人,看上去都是忧郁的”(亚里斯多德语)。当然,这种忧伤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无聊与焦虑,而是作为智者内在的生命意识的纠结和自我实现的烦忧。中国人精神传统中的忧患意识和西方文化中的救赎精神,就与生命的忧郁和人生的烦恼有关。“一生总如一叶浮萍,从青涩到金黄,有时并不需要夕阳,河流也能流出一道大地的伤口”(《六月的旅途》)。难得的是,姚园善于“挪用千年微笑”来梳理自己、调整自己,她只想做她自己,并祈求把内心的辽远打开。“我要在这陌生的地方,将一些思想梳理成一朵紫色的三色堇。再次起程之际,我就是朝着太阳奔跑的那株新绿……”当所有的开向太阳的心事,翩跹于灵魂的家园,诗人拨动的琴弦,便弹响了诗中的嫩绿向往,“我只需把方向握在感觉的手心,再俯身掬起一滴珠露,日子就是薰衣草的紫,远远近近都是忧伤和美好的握手”(《转身,在密西西比河》)。一个内心富有而干净的人,必然具有坚定的自信,不管身在何时何地都能让自己安然面对,都能悠然而自得其乐。只要来个华丽“转身”,忧伤就不再是忧伤,其所指涉的乃是一种在场方式,一种审美姿态,所带来的往往是生命意识的彰显。

对于始终走在路上的姚园来说,是初始的也是渴求,那片生养自己的故土和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驱使她以一种主动方式去寻找生存之根和生命之根。因为母体文化所张扬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渴望,让她自觉地领悟到《在故乡找故乡》,“我早已把故土作为我皈依的宗教,不管她最后是不是鲜活;∥她永远是记忆中那朵温情的回眸”。这些富有生命质感的语词,是女诗人发自肺腑的深情倾诉,甚至会引领我们回溯或追忆,去寻觅生命的源头……

景观之二:在季节之外与时间之上追寻生命美学。无论是用飞翔的文字来抚慰自我,还是借诗歌的“有意味”形式来安顿灵魂,涵养精神。姚园始终充满着美的期待,始终洋溢着生命的喧响,也总是保持着创作的冲动。“我坐在从心中移出的一块石头上,任回忆的潮水把我漂洗成一棵逆风的杨柳……”(《六月的碎片》)在她的精神世界里,自然万物和诗人的内在经验往往呈现为互文式的凝聚或生发状态。她善于借助审美主体丰沛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将一段场景、一个事件、一朵记忆、一种情绪、一次感慨,提炼出纯净化的情思,灵动氤氲为美丽的诗意,并将自己温婉的女性气质贯穿其中,从而完成了对女性自我心灵的再建构。“我是富有的,在精神的王国里,我是自己的主人。外面世界的一片霞羽与一枚黄叶的沉浮,是自然的劣败优胜,也是人们手中的牌”(《伊始的一月》。姚园企冀通过心灵过滤化的文字意象来寻求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或者化解心理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各种积郁,去寻找通往灵魂的出口,去撷获和发现幸福,来谐振内心的旅程。她像一位“种花之人”,总在寻找着一个又《一个出口》:

是一朵花就应开,开出夜的白。

那或许会成为一个出口,只要我稍稍折腰。

掬起的哪怕是掺沙的泥土,不是剔透的月光,不是往日的光阴。

抑或姿态才可能与一个人的胸怀和高度相系。

而我仅是一位种花之人,我厮守着我钟情的大地,以免风雨的侵袭。虽然笑比哭更难,虽然我深知双肩挑不起的是绝望,在另一个四月来临前,

我依然吟诵艾略特的《荒原》。

无论是醒在“季节之外”还是“日子之上”的期待,姚园总是置身于某种审美境界而又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美感和人生的象征或生命的形式。“我知道,下雨前,你会为我的到来,在那里站成一棵树,一棵不受季节左右的树;一棵能为我洗去一路风尘的树。我忘掉树以外的植物,以及植物以外的尘世。阑珊的夜色骤然间有了温度和温度有关的骚动”(《下雨前》)。诗人按照美的形式,从自然中攫取“不受季节左右”又能为我洗去风尘的一棵树,来构成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图式,唤醒人们对熟悉的物象做出重新的认识,并在抽象与具象、你与我之间,让看不见的“生命意识”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另一个“去处”。

在姚园的生命美学程式里,大自然之爱、生活之爱、人伦之爱,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意旨,也是其散文诗中出彩的部分。她常常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和谐境遇、现代人的孤独命题纳入表现的视野,使得她笔下有关爱的精神图景,显得更为复合而多元。“父亲在电话那头的一个咳嗽,足以使我写下一部《忏悔录》”。诗人的这份足以令人惊心的“忏悔”,尽管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但人类思想中的一切良知往往源自于此。“与其说孤独催生了思想,不如说思想斑斓了孤独。”看来,真正孤独的人都是高贵的思想者。姚园散文诗中对于孤独意绪的表达是感性而现实的,且是暖色调的,因为“坐享孤独的人是幸福的”(《六月的碎片》)。在这种状态下灵感常常纷至沓来,进入那个由无数个心象组成的意识世界,而日子的颜色依然由一个生活的姿态抒写。是故,无论是对爱和孤独意绪的咏叹,还是对岁月与自然主题的言说,抑或是对个体隐秘经验和生命体验的呈现,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诗人那种柔婉而忧伤的诗意情怀,并且理解为何“绿色依然是我生命的底色”的真正缘由,然后从她对爱、亲情、距离、梦境、回忆、孤独等形而上范畴的诗性言说中,发现到女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个鲜为人知的“隐谜世界”,从中也领略到母语的优美、自尊和力量。

景观之三:在文字和色彩的互映中构筑生命空间。姚园为什么对诗歌与绘画情有独钟,或者说,在颜色里回眸时,对绘画的诗性色彩青睐有加呢?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她自我如是说:“我用一生历经的沧桑搭建的防线,也被一股暖黄的烈焰徐徐瓦解,使我只剩下富可敌国的心跳,在唇齿之上留香”(《温暖的心跳》。作为一个唯美爱美成痴的女性诗人,在生命世界里,她希望借助文字与色彩,通过诗与画的艺术对话,在诗歌创作与绘画欣赏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穿梭,去捕获内心的情感和思想的磁场,构筑属于自己的如诗如画的生命空间。她的人生因而也可以说是诗化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是如画的人生和美丽的人生。

认真说来,诗歌和绘画都是心灵的艺术,诗言心声,画为心画。优秀的诗人善于即景抒情,杰出的画家不但要画眼睛看到的形体,更要画心灵感觉到的东西。而诗与画的融合,则是心与物的交融,是听觉与视觉的圆通。诗人和画家取天地之大美,通万物之情理,其气感于物、神会于心和目闻耳见的现象直观,除了“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外,还可洞悉绘画的“无声”之乐,欣赏诗歌的“无形”之象。我们从艺术家李洪涛的现代油画和姚园的题其同名油画的篇章中,可以分享到走向诗画融合及审美统一的富有个性化展示的生命美学情趣。

可以想象,对于心性极高的女诗人姚园来说,如果不是面对着极具心灵震撼力及神秘魔力、富有视觉冲击力和创造性,并足以获得至美艺术享受的画作,是很难进入她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空间的,更遑论在产生对话和通感中交相互映。正是因为李洪涛绘画能为诗人提供了意外的表现力量或带来无限的想象与情思,这好比诗歌曾为绘画馈赠数不清的创造灵感一样。如是才生发出“在颜色里回眸”那些富有绘画色彩感的美轮美奂的题画诗篇。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一书中认为,艺术并非对现实的“再现”,而是一种创造出来的“虚幻的表象”,一切艺术都是对生命的象征,是一种生命的形式。绘画是虚幻的空间,音乐是虚幻的时间,舞蹈是虚幻的力,文学则是虚幻的生活和经验。诗歌,特别是纯正的抒情诗所创造的,是情感的生活幻象。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一种“扩散”现象,因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渴求增强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扩张自己的表现空间,从而不同程度地侵入别的艺术形式中。朗格称这种艺术形式为“第二级幻象”。她指出:“某种艺术的基本幻象,可能像回声一样,作为另一种艺术的第二级幻象出现。”比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都是一种艺术幻象中的第二级幻象的显现。以此来观照姚园为李洪涛同名油画题写的散文诗章,可以看出,那是多姿多彩的绘画给这些诗篇带来了丰富的灵感,成为传送到散文诗领地中的美丽回声。于是,女诗人总是沉醉在自己开放的感官里引发感应,产生了“温暖的心跳”或“狂想的心弦”;面对“流淌的面孔”,映现了内心的香影梦幻,在“爱点燃爱”中举起美的杯盏;有时像一朵“披满紫光的玫瑰”,一心一意地香,仿佛“飞向温暖的光明”。可以说,姚园笔下次第盛开的语词之花,不仅像同名油画一样色彩斑斓,而且带有自身的体温和气味,或如“梦香引蝶”,或似“流浪之舞”,或若“寒冰听花声”,那是女性诗人温柔的诉说,是“思念的滋味”在内心深处凝成的“寂寞的真挚”。所有的字里行间似乎都染上“灵魂的颜色”,都是在颜色中回眸和巡视。无论是一种境遇、一种态度、一种发现,还是一种感知生命的过程,都是一个女性诗者的化身,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存在。因此,在诗人的回眸流盼中,即便是“漂泊的爱与痛”,都生动而形象地彰显出生命的真实,展示出对生命运动形式的沉思,对带有超验味道的“深度的容跃”,乃至对生命真谛、精神故乡、艺术向往、自我人格等更具抽象色彩的人类共有意识的表达。

耐人寻味的是,女诗人“在颜色里回眸”中的诸多作品所呈现的文本景观和精神氛围,如此唯美而诗意。尤其是在“我”与“你”之间生成的有意味地拉开的“距离”——“天涯有多远,我似乎无从揣度;∕你离我有多远,一个眼神似乎就能丈量”(《爱点燃爱》)。“我”恰似一个说梦人在窃窃私语,或一个梦中人在独自呢喃,以和风细雨般的语词诉说着人间之爱、人性的温暖、幸福的回忆或怀想,甚至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女性意识。“那一刻,吹向你的是我掌心的纯净与晶莹;∥那一刻,只为你交出流火的七月,只为你的晨昏搁浅或淡忘心里的疼痛,只为你心情云彩的恒久,我要爱世上每一朵乌云、每一粒尘埃;∥那一刻,是这一刻背离的逢生,或者重生”(《思念的滋味》)。总之,读姚园的这些散章,是一种诗性话语的美感体验。她似乎没有恨,也不懂恨,她心里有的是装满的爱是情是美,这一切都在她精心营造的诗意和画境中得到最精致的表达,而且从中发现了自然美、人文美和人性美,构造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美学的意义空间。

写作,除了写作,皈依文学的姚园,从来就没有满足过,“只愿在无止境的路上开垦、栽种……”。这可以看作是诗人处理自我与世界、自我与生命、现实与理想等多重关系时所守持的清醒意识。面对生命的“五彩池”,诗人的书写策略大多建立在身心感应基础上,所有外在经验经由心灵过滤之后,协同自身的灵性、智慧和陌生化的语言处理方式表现出来。具有这种优势的确是令人欣赏的。作为同道者,值得我们深思和相互共勉的是,如何在超越生命与超越自我中以更大的艺术魄力和创新力,让“美在美的纯净里”不断辽阔和延伸,或者指向更高的精神海拔,让生命的旋律和作品的生成不是盘绕的循环再生,而是凤凰涅槃式的浴火重生,是脱胎换骨式的蝶变。当然,在姚园身上,真正重要的,也许是这个时代并不多见的自由精神气质和理想主义情怀。对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为海外新移民诗人作家中独特的“这一个”,姚园将为我们捧出更多精彩的力作。


上一篇:喜欢“五美”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