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你从哪里来?(二十三)新嫁娘拜灶下厨
作者:尹怡红  发布日期:2017-03-12 13:42:11  浏览次数:2151
分享到:

早在外婆出嫁之前,她的嫂子,也就是我的大舅婆婆送她两方新围裙(成都方言围腰帕),外婆曾不解地问:“要这个做啥子?”说完就放到一边去了。她嫂子再次拿起来塞给她,说:“二天(以后)你想都想不来。”她还是不要,只得做罢。

井市老话说,做一天女儿好比当一天官。出阁前的女儿都被父母宠着疼着,没有父母,兄嫂也都是护着让着。当时的大舅婆婆是新近过来人,在娘家她也曾这样被溺爱着的,出嫁到了婆家情况就大不一样。倒不是说招不招婆家待见,风气规矩都是这样的,做媳妇的地位最低,不但要听命公婆,服侍夫君,要是小姑子、小叔子请你做个什么、缝个什么,你忙不迭地掌灯熬夜去做,还心花怒放,那是姑子、叔子看得起你,抬举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出阁前的外婆还当然还没有机会意识到这些。

外婆只知道出嫁对每个女人都是全新的开端,但究竟要面对怎样的具体困境,无论她如何设想,扑面而来的真相还是始料不及。李家变买田产进城开生意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在外人眼里讲排场、绷面子,然而家里有多俭省,只有身为家中一员才可能知道。进门第三天,她婆婆就吩咐新娘子拜灶下厨备晚饭。

这一军将得真是不小,外婆的娘家虽然几经波折,可自幼长到大还没有窘迫到连厨娘丫头都没有的地步。外婆“备晚饭”的生活经历近乎于零,所做过的顶多是年节时帮忙传菜或收碗。外公的家乡有zang(作弄)新娘的习俗:拜灶那天必定点鱼,既图“余”的吉利,又便于做法子考验新娘的应变能力。婆婆和嫂子(大哥李云峰的妻子)陪她燃香敬灶神,拜完灶告知晚饭要吃鱼,就走开了。那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在二人合抱的水缸里畅游,水缸下半端埋在地里,露出部分都还齐胸高,水瓢、漏勺等稍微有点儿用的家什早已被藏了起来。我外婆无助到了极点,且不说饭怎么煮、菜怎么炒、鱼怎么烧。眼下就算想横下心来煮一条白味鱼蘸酱油蒙混过关,都无法把它弄进锅里去。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外公家唯一的女佣,从老家跟来的张大嫂还是王大嫂这样的一个身强力壮,专门干挑水、劈柴一类粗活的女人,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心人。她知道今天新人独自下厨不容易对付,主动来帮她搬柴凑火。只见我外婆杵在那里看着游水鲤鱼发怔,两行眼泪顺着腮帮往水缸里滴,以为是想家,就提醒说:“还没有点火哦,再晚就来不及了,娘家嘛有空再去想。”外婆如实告诉她自己从来没有做过饭,根本不知道由何处下手。这位好心人连忙找来一根扁担,绑上个挂肉钩,用它钩住一条麻袋把鲤鱼套出水缸,麻利地刮鳞挖鳃、除肠去胆,接着切肉配菜、煨汤煮饭,一边演示一边指导,帮我外婆顺利地过了这一关。

家史043.jpeg后来一段时间我外婆继续接受这位“志愿者”的“火线培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慢慢地又把学到手的厨艺和记忆中的一些菜肴串起来,再在刀法和摆盘方面多下了点功夫,外婆烧的菜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套色香味风格,连她的“师傅”都赞叹说不愧是城里的姑娘见多识广,手巧心也巧,啥子事都难不倒。我外婆发自内心地感激这位粗使女佣。至于婆媳之间,大体上针过得来线过得去,只是生活习惯上反差比较大。外婆是本地人,对她来说,只有婆家是新环境,乡风水土没有问题。而她婆婆是外来人,又来自乡下,就难免把对大环境的不适,对城里既看不顺眼,又心存自卑,等复杂微妙的种种不快全部发泄在儿媳头上。“啥子油抿不得头哦,非要买桂花头油说,可惜钱哟。”“围腰帕拿件旧衫子改嘛,那么新的洋花布都舍得下剪刀,二天整幅给娃娃做抱被面子正合适嘞,你以为你的陪奁多得用不完说?”更有甚者,比如淘菜水盆里多漂浮了几叶指甲盖儿大小的嫩菜芯没有捞完,老婆婆就对着公公大喊:“糟蹋人哦,当家的,你快来看哟,那么多菠菜叶子抽起就倒掉喽。”诸如此类真正鸡毛蒜皮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可能成为她婆婆数落的话题。我记得外婆打鸡蛋总要用手指刮干净鸡蛋壳里的蛋清,大概是自那时养成的习惯。

至于我外公,跟他母亲相反,视成都如故土,成天早出晚归,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他的新朋友。我外公还迷恋踢足球,当时称作“打脚球”,常约的球友之中还包括我大舅爷爷的同学,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巴金(李尧棠)。我提此事绝无趋炎附势沾光之意,借助名人便于读者理清年代上的大致脉络。成名乃三分才华七分机遇,七分才华的人多得是,比如说我大舅爷爷。

新婚燕尔,我外公曾一度抛开群友天天守在家中,与我外婆朝夕相伴。尽管平日里我外婆在厨房里劳碌辛苦,逆来顺受,但内心有情爱的滋润,还是过得充实而幸福。

 (图,穿长衫的是我外公当年,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照片由我妹妹尹朝晖发来,原件留存昆明家中。)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