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古典 婉約 多情--鄭亦明
作者:网站总编  发布日期:2009-12-12 02:00:00  浏览次数:2467
分享到:
作者:鄭亦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歌大國。中國五千年文明中,詩歌特別源遠流長。早在(尚書舜典)中大舜就說過:「詩言志,歌詠言」,鄭玄在(毛講壇序)中就更明白指出:「在心為志,發言為詩」。這裏的”志”,除了專指志向、志氣、志趣外,也泛指人的思想感情;蘊藏在心中的”志”抒發出來,見於言語便是詩。歌是將詩的語言音節予以廷長來詠唱者也。西晉時陸機在(文賦)中提出”詩緣情而綺麗”、竟輿”詩言志”對立起來, 幸虧梁朝劉勰將”言志”輿”缘情”統一起來,或者可以如此理解;”言志”中本來就有了”缘情”涵義。
 
中國歷朝歷代,有成就的詩人多若繁星,而傑出的女詩人當以宋朝的李清照為最。人們往往以”晝龍點睛”形容文章,也就是晝龍以最後點睛為妙;這次筆者郤採用新方法”先點睛後描鳳”,以適應對女人詩集的賞讀。一一以漢俳和新詩合集的(擾攘紅塵拾絮)是女詩人婉冰第一本詩集,她走的是古典詩路線婉約多情是她的李清照式詩作特色。
   
海外華人文學界中,大概多數文人不知”漢俳”為何物,是漢朝的一種詩體嗎?還是漢語中俳句形古詩?我是從漢俳專家婉冰處獲知它的。(拾絮)詩集中就附錄了婉冰在維州作協的講稿(淺談漢俳)。
 
原來漢俳是中國詩界和日本”俳句”詩人在古典詩歌文流融和而產生的嶄新品種。中國自從佛教詩人趙朴初居士創作家七字(音)的首篇漢俳起,至今不過二十餘年。墨爾本先有心水習作”漢俳”被婉冰窺見而跟進創作;”漢俳”似乎是為婉冰量體裁衣般專制的詩體,婉冰很快入門,登堂進室而有時登峰造極,青出於藍勝於藍。
 
婉冰的”漢俳”大大優於心水,我認為她已達專家水準。一九九八年年底,婉冰曾出版過散文與微型小說合集(回流歲月),墨爾本著名作家沈志敏以”婉約七彩”為題加以推薦評介。她讚美婉冰曰:”頗有婉約之餘風,用詞典雅古樸,敘事舒展,不緊不慢,抒情多愁善感,真實動人、、、、多采多姿如七彩之虹滲入字裡行間”。中國大陸某書院姚朝文教授將(回流歲月)概括認為全書蘊涵詩性” 詩一般標語,詩一般語言,刻意營造詩一般意境。”吾人深知”散文的詩化”,可以說是散文最高藝術境界之一,婉冰奇特之處還在於”散文的古典詩化”毋庸諱言,(擾攘紅塵拾絮)保留了(回流歲月)的婉約七彩特色,而更具古典之美。
 
詩集的書名叫:「擾攘紅塵拾絮」,是年過半百的婉冰在2004年5月13日所寫12帖漢俳題名。十分具備“言志”和“緣情”性質,直抒胸臆,反映人生的感悟,故作為詩集的靈魂。詩人以當年”投奔怒海”方法逃離越南磨難,幸運地隨夫在墨爾本入籍,成為一名“ 覓安避秦客 ”(婉冰詩句)。
 
可惜當今世界似乎不容“世外桃園”存在地球村中,澳洲 大陸,墨爾本市都依然紅塵滾滾攪動着芸芸眾生,和諧和安寧仍是幻想而已。現實生活中太多擾擾攘攘,詩人筆下有“世途險惡繁,風狂雨暴折孤魂”名枷利鎖深,俗利浮名,陰陽界, 等等,總之是緣擊戰禍紅塵百態。混濁網裏痴人幻夢、、、、、、是的紅塵世界果真是不勝其煩。
 
漢語說是人就是“凡人”非超人神仙,而凡人即“煩人”一輩子會煩,直到煩死人!恰似古代大詩人李白所說:秋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這位多愁善感,滿腔煩惱的詩人,恨不得像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那樣,出家剃度遁入佛門。還好詩人捨不得夫婿,捨不得兒孫,選擇靜修坐禪代替剃度出家。請看她兩帖”漢俳”
 
    山靜水流清
    小橋盡處蓮花亭
潛心學訟經
 
閉目學禪修
    心空神靜復何求
昨昔已難留
 
諸位”婉約派”鼻祖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我們墨爾本有位婉約派詩人她在澳洲“無相齋”中誦經坐禪,是帶髮佛門弟子喚作婉冰居士。
 
婉冰的詩集分八卷卷一是漢俳,共35篇68帖卷二至卷七為新詩77首,依題材內容分為:雪泥 前緣 災難 親情 紅塵 思緒、、、、等等。卷八 收錄了18首短歌、作家張記書贈婉冰詩作、姚朝文教授評介殼回流歲月)一文,以及婉冰介紹漢俳演講稿一篇,全集洋洋大觀。總計150多頁,詩集封面以綠色為底之彩色國畫,由墨爾本嶺南派大畫家林伯墀所作,全集印刷精美,是一部可讀性高誘人詩集,在詩集”擾攘紅塵趣中多數為新詩,也是古典 婉約多情,不妨形容它們是新式的宋詞,綜合婉冰這些新詩,頗似宋末人蔣捷的思緒,請看蔣捷下列(虞美人、、、、聽雨)一詞,便可知婉冰詩中之志和情: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蘆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擾攘紅塵拾絮)詩集的出版,誠如”知妻莫若夫”的詩人心水所作序文所言,使婉冰成為澳洲文壇上開創漢俳詩集和短歌詩作的詩人她為澳華詩壇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願意為止鼓掌祝賀。
 

二零零七年於墨爾本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