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乜辛然136、矛盾重重
作者:苏诚忠  发布日期:2015-05-08 20:18:26  浏览次数:1917
分享到:

西晋文人的集体出世表现来源于面子的需要,绝对成不了大气候。古今中外从来没听说过面子工程能有什么结果的。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当时就看出,这种文人的傲慢会给国家带来危害。因此,他用各种手段来摧毁文人的自尊心。司马懿用一种特殊的手腕摧毁何晏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名节,他下令由何晏司审依附前权贵曹爽的名士。这个决定让何晏产生了错觉,以为此乃苟活之机。这位魏晋谈玄第一人此时一下子务实起来,而且下手极狠。“穷治曹爽一党,不惜株连”。案件审结后,何晏呈上乱党名单,司马懿不动声色地问,“就这些?”何晏连忙又数了一遍,诚惶诚恐地答,“对,就这七姓。”司马懿又问,“不是八姓吗?”这时何晏才醒悟问,“莫非还有我?”司马懿笑了,“恭喜你,答对了。”

司马懿这一手虽然玩得很漂亮,很幽默,但却为司马氏政权造成一个凶残无耻的印象,所谓是非自有公论。这也许是司马懿还没从崇尚‘诡道’的战争心态转变过来。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想收买嵇康的时候,司马氏家族的信用已经被类似的冷笑话消耗殆尽,遭到嵇康以死相拼。当时的政府没有稳定的法律基础,只能用一些小聪明打击文人的自尊心。要知道,失去自尊的文人,就是一群奴才。他们的行为可能不如一群白丁。

但在嵇康面前,司马氏的诡计却未能得逞。嵇康在东市行刑前夕,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就要一把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终后感慨地说:“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虽死,但他的英名却成了司马氏家族的梦魇。

何晏的老婆是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当初,公主虽然嫁了美男子,但并不幸福。何晏好色,不把公主当回事。后来何晏成了曹爽的红人,更是胆大妄为,连当年魏明帝宫中的才人都弄来了,终日在曹爽府里歌舞作乐。公主又气又伤心,跑回娘家对母亲哭诉,‘何晏这样肆无忌惮,以后他可怎么自保呢?’不想曹操这位夫人竟豁达得很,笑着说,‘那还不好。何晏死了,你就不用天天嫉妒,怕他被别的女人抢走了。’事实证明,这位老夫人是有先见之明的。何晏被夷三族,司马师派手下去抓孤儿寡母,公主一手搂住孩子,另一手“搏颊”,自抽嘴巴血染粉腮,泣求放条生路(从此看出曹操与司马懿的区别。曹操不会做这种事情。曹操不会看着妇女这样侮辱自己的人格才罢手。司马氏对付诸葛亮没有办法,对付这种孤儿寡母办法多多,曹操说他鹰视狼顾仅仅是文学笔法,曹操一定是看到他某些不为人知的小人行径。)。司马懿听完汇报后,觉得这女子有些远见,加上他与公主兄长沛王曹林的关系还不错,就把这对母子放了。

再说,乜辛然见阮孚也烂醉如泥和刘伶躺在地上,而围观的人却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一对醉鬼。他心想,“大晋朝看来真是气数已尽。颓废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来了。也许封建时代缺少了‘儒教’只能是这样;一伙人被皇家的贪腐收买,像石崇、贾谧、王恺那样。还有一伙人颓废、虚无,放任自流。而儒教不但能使人端正生活态度,也能解决人口老化问题。但它打压创新。”

他对阮孚说,“遥集先生怎么喝成这个样子?你还这么年轻,应该有一番作为。”

阮孚醉意朦胧地说,“你知道我名字的来历吗?”

“好像这个‘遥集’来自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的一句,‘胡人遥集于上楹’。”

“不错,我姑奶奶给我取名的时候是从这句来的。可是道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句,‘胡人遥集于上楹’的后面还有一句是什么?

乜辛然查阅资料的时候不仔细,没能记住那句话的上下文,他也答不上来。阮孚笑了笑,带着醉意说,“看来道长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你吧,那两句诗是,‘胡人遥集于上楹,俨雅跽而相对。’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乜辛然说,“这个我可不知道。”乜辛然的古文底子本来就不怎么样。查电脑时,有翻译还差不多。猛然抽出一句古文来,他怎么会知道?

阮孚,“那意思是说,胡人们在柱子上恭恭敬敬的排成一排对汉人俯首帖耳。”

乜辛然,“我看你是过分解读了。汉人对其他民族从来以兄弟相待。就算上面画的是一排汉人,也会是恭恭敬敬的样子。”

阮孚,“不然,你知道这首赋的最后几句吗?”

“不知道”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