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抗战英雄就在身边
作者:潘圣钊  发布日期:2015-09-07 20:40:28  浏览次数:3280
分享到:

会原副会长连兆雄先生来电话:“有空吗?来伟洋喝茶,顺便给你介绍一对新朋友,也是传奇人物”。我正想答复,电话就断了。只好匆忙赶到酒楼。落座,寒喧后,连老介绍了卢定涛先生和邹梦周女士伉俪。说他们也是中大的老校友,刚从图书馆对面大厅跳完舞过来,卢先生曾担任美国飞虎队的英文翻译,抗战老兵。这使我感到很惊奇。

敝人素仰保我疆土,为国捐躯的先烈、前辈。近日读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文章,每每涕泪纵横,内人说,什么又让你感动了!赢身迟暮,多愁善感。连老的一句话拉近了与老前辈的距离,敬意由然而生。握着卢老的手,眼眶潮湿,没想到时光已流逝70多年,在離国万里的异邦还有福分遇见一位抗战老兵,真是三生有幸,英雄就在身边!

一问才知道卢先生已八十九高龄,邹女士也届米寿,然他们仍自己驾车行驶四方,每周两次来AUBURN图书馆大厅跳舞三小时,然后上伟洋饮茶,下午再到CLUB打乒乓球。隔周还上CAMPSIE参加英文歌友会。生活多姿多彩,俨然“80后”。卢先生国标一流,步履轻盈,邹女士歌喉甜润,中气十足,他们反应敏捷,谈吐利索,全然不像耄耋老人。岁月的沧桑似乎并没有磨损他们一颗年轻的心。实际上他们是经历了许多磨难才走到今天的,询问他们有何秘诀,答曰:忘记过去,忘记年龄,秉持“至善至正”的待人处事宗旨。原来“至善至正”乃卢先生中学时代就读澳门培正中学时的校训,他铭记一生,躬行一生。

卢先生生于1926年,其父乃辛亥革命先驱,与叶剑英等元老从广东起兵北伐,进驻苏沪。1937年他在苏州外婆家读完小学,其时日寇进犯上海,淞沪之战爆发。于是随父母南下逃难到广州,接着日寇飞机又轰炸广州,1938年举家接着逃难到了澳门。在时局动乱中,卢先生于培正中学读到高二。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澳门岌岌可危,被日军严密封锁包围,学校不能正常运作,学生不能安定学习。为此,澳门培正、培道两学校决定联合转移到桂林和坪石两地开办两所培正、培道联合中学,简称培联。卢先生就与其他同学冒险偷渡日寇占领区,几经周折来到桂林培联就读。1943年,日寇越来越逼近桂林,敌机对桂林轰炸也越来越频密,学校不能正常上课,经常为了躲避日寇的空袭,学生们都带着矮凳到附近山洞里去上课。他深感国家处在生死存亡之秋,自己学好本领,应随时准备报效国家,于是在战火中坚持学习并积极接受学校对学生的各种军事训练,这一年他高三毕业。为了预防日寇对广西发动进攻,他和培联的同学一起,不畏艰险,乘坐烧木炭的老爷客车,一路颠簸一路顶着敌机的空袭轰炸,途径无数悬崖盘旋的山路和沟壑,辗转到达四川,报考了重庆大学和中央政治大学,入读机械工程系。

重庆为抗战的大后方,卢先生本想安下心来念完大学。时1944年,日寇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中渐处劣势,已成强弩之末,然困兽犹斗,一方面加紧进迫贵州,妄图由此打进四川,一方面仍死死咬住长江天险的三峡西陵峡,想从此地突破侵占四川。继1943年日寇在西陵峡右岸的石牌被我十八军忠勇之师打败之后,贼心还不死,时时窥測进犯。故此时重庆有两面受敌之虞,形势紧急,蒋介石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知识青年参军抗战,血荐轩辕!卢先生此时正读大二,先前读到石牌保卫战中胡琏将军在战前的祭天誓词,已热血沸腾,泪流满面,誓词曰:“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之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蒼蒼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在握。 此誓 ”。他和大后方的大、中学生一样群情激昂,男儿欲报国恩重,战死沙场是善终!毅然投笔从戎,此时,美国作为中国的盟国及时派遣了一批军事顾问和空军第十四航空队(即大名鼎鼎的飞虎队)来华协助并肩抗日。为此,急需英语翻译人员来配合开展工作和翻译有关文件情报资料。在培正中学时,许多老师都是留美归来的,故卢先生受到良好的英语训练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于是被派到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贵州黄平前线机场当英文翻译,授予中尉军阶。在战火纷飞中夜以继日地配合中国防空情报网对日作战资讯的传递和翻译工作。时黄平机场所驻机种有驱逐机P-40,P-51,侦察机P38,轻型轰炸机B-25,以及一些运输机C-45,C-46等。由于和美国军事顾问人员紧密配合,使航空队能及时翻译与破译有关情报,准确了解敌方动静,掌握主动权,稳准狠地给日军致命打击,飞虎队在抗战中声名远播,立下赫赫战功。这里面应该说也有一份卢先生的功劳。他说,和所有热血青年一样,恨自己没能上火线,直接与日寇面对面刺刀肉搏,因为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上峰既然安排他来作翻译,自己就要尽心尽职,不辱军人本色。然自己仍时时刻刻准备着,听从召唤上战场与敌人血拼,为国家为民族尽忠尽孝!这是身为军人的天职与宿命!他还讲到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很深,使他毕生铭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父老乡亲的嘱托。他读书时身处四川,而抗战中就有350万四川子弟兵出川抗日,有一位父亲在儿子出征前,特地为其部队送来一面出征旗,上面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跟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份!”所以在抗战中不管遇到如何险恶的情况,他从来没有畏惧退缩过 ,培养了他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性格。

1945年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正式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取得彻底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卢先生受到嘉奖并解甲归校,1946年转学中山大学机械系,1948年取得学士学位后,于1949年1月赴美留学,攻读得萨斯州大学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机械系硕士研究生,于1950年6月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时值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新政府号召海外留学生积极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这时培正中学“至善至正”的校训又一次鼓舞他,认为国家有难时,自己投笔从戎,现在国家振兴时,自己也须义不容辞,用自己所学,为建设新中国尽绵力。其时他的未婚妻邹梦周女士,已于1950年1月回国服务。她是早期革命烈士的后代,其父1927年在中山大学读书时即是中共党员,后被国民党杀害,其叔祖即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在未婚妻的动员和鼓励下,卢先生于1950年7月和一批留美学生搭乘邮轮回到香港,在那里完婚并与父母兄弟短期团聚后,1951年1月回到祖国怀抱,到国家最需要的也是物质条件艰苦的山西太原,参加组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厂的建设工作,以后又辗转到机械部设计院和中国建筑科学院工作,逐步成长为电子机械领域的专家。但由于复杂的社会关系,海外关系,家庭背景,以及参军、留美的经历,使他在历次运动中都受到冲击、审查、批判,以致下放,进牛棚,生活一度困顿。卢先生在讲述其回国建设的经历时,显得很淡定,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还有人比他受更大冲击的,自己始终是奉行“至善至正”的宗旨为人做事,是真心热爱国家的,扪心自问乃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内心平静安慰。

1975年其父在香港年事已高,与卢先生已20多年未相见,风烛残年思儿心切,于是写信给叶剑英求助。在有关部门的过问下,卢先生一家终于被批准去香港 ,与父母兄弟团聚,之后在香港担任资深机电设计师前后20年,参与了香港许多大型楼盘和高层知名建筑的机电设计,改革开放后也受邀到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主持设计不少大型建筑的机电设计。回首往事,他说要特别感谢妻子,当年在她的感召下回国参加建设,贡献力量,感到自豪。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对得起列祖列宗。

卢老的人生经历大致可分四大块:一,1926年--1951年,经历了求学、抗日,留美的25年;二,1951年起回国参加建设的24年;三,1975到香港定居的20年;四,1995年移民澳洲至今也20年。可说生于忧患,经历过战火,困惑、动乱,晚年安享欢乐在澳洲,心中充满感恩。一生中他对年轻时参军抗战的记忆最为深刻,面对日寇蹂躏我大好河山,无恶不作,杀人放火恨得咬牙切齿,抗战中有一首《铁血歌》:“只有铁,只有血,只有铁血可以救中国----”。就唱出当时军人的心声。我们牺牲了320万军人、2000万平民的惨烈代价,才取得抗战的胜利。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70多年白驹过隙,当年抗战的老兵都年事已高,日渐凋零。在澳洲能遇到像卢老这样的抗战老兵,抗战英雄,可说硕果仅存,值得我们深深敬仰。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当前日本军国主义呈死灰复燃之势,更须警惕。二千五百年前伍子胥即言:杀父之仇,不共载天!日寇侵华,欲灭我族,欲亡我种,此乃国仇世恨,没齿难忘!幸国有志士,一如抗战老兵、民族英雄为先驱为榜样,砥砺民族气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对来犯者,要像鲁迅先生说的:“一个也不饶恕”!愿吾等后生,勿忘本份!

最后让我录一段《国殇》,为逝去的抗战英雄、华胄忠烈而讴歌: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015,8,31于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