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人心不足
作者:笑君  发布日期:2022-02-22 14:52:09  浏览次数:974
分享到:

九州上下,“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就连小学生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还怪呢?谁都知道这是非正能量的事,偏偏又好其道,甚至不惜一切的就想着要“吞象”。

网上的一则消息称:某单位的某人,因为退休年龄一事,跟上下左右较上了劲,四处活动,到处奔波,闹得不亦乐乎。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厂矿企业的员工退休时,可以安排一个孩子工作,俗称“顶替”。在计划经济时代,这是一项很好的惠民政策。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事情是始料未及的。有的人家,子女多,“顶替”难以落实到人。有的人家,孩子的年龄或大或小,没赶上趟,不能“顶替”。还有的人家,没有需要“顶替”的人,却又不想浪费了这个“顶替”的指标。如此等等,演绎出了五花八门的故事。有的趺宕起伏,有的惊心动魄,无一不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某人就是其中之一。据说,父亲退休时,他还不足15岁,达不到“顶替”的年龄。于是,父亲跑单位,托亲戚,找领导,一番神操作。终于让某人“顶替”上了,成为光荣的“工薪一族”。

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某人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却眼睁睁地看着快到退休的时节了。人生如草木,自是一春秋。无论怎么不甘心,不愿意,岁月就是这么地无情,无法改变。

怱然的一天,想起来了:不对呀,我上班时……按实际年龄算,到退休还有好几年呢。

早退休,晚退休,对于一个本就无所作为的人来说,倒也无所谓。但是,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作为,在于……

而今,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高。尤其是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可以这样说,一个三口之家,只要有一人端着稳定收入的饭碗,这个家庭的生活便基本无忧了。

当然,这是指在职人员。若是退休了,待遇依然不低,却与在职人员不能同日而语。导致很多人不想退休,千方百计地想着法儿,要迟几年退休,能迟一个月退休,都是幸福中的幸福。

某人参加工作时,岁数虚报了三年。如果,把这三年拿回来,继续享受三年的在职待遇,会是什么概念?不需要掰着手指头算,都能弄明白,那是白花花一大把的真金白银啦。要是就这样退休了,这银子谁给?

一段时间内,某人坐不稳睡不安,茶不思饭不想,根本无心工作,就连做梦都在筹谋着怎样才能完成心底里的那个企求。

怪了,就是想不到一个很好的办法。怎么办呢?难道……总不能因为没有办法就不办了吧?不行,得办!反正自己是老同志了,即使职务不高,也还有些“头脸”。说话的分量不重,还不至于落水无痕吧。对了,先找单位里的人事科,跟科长“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说话的“空间”。

某天,某人的口袋里揣上一包“软中华”,趁人事科只有科长一人的时候,溜了进去。科长差不多四十来岁,也是“老机关”了。此时,他正在看文件,没注意到有人进来,猛一抬头,倒被吓着了。不过,见是熟人,也没怎么大惊小怪。笑着说道:“哟,早啊!有事吗?”

“哦,哦,没事。”某人有些尴尬。但是,他立马给科长递上一支烟。说:“没事,看你的门开着,就进来了。”

科长的目光虽然温和,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手上接过香烟,心里却在思忖,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说道:“有事就说嘛。您老跟我还客气?”

某人要的就是这么个效果。笑嘻嘻地说:“这不快要退休了吗。我呀,年龄可能搞错了,应该还有三年才到。不知道档案里是怎么记载的,能不能……”

“您是说档案有误?”还没等某人说完,科长就明白了,接茬说:“您是明年退休,不是今年。我们也没报您退休呀!”科长说完,一双眼睛紧盯着某人,似乎在问:“还想知道什么?”

某人的双手向身体两侧一摊,说:“我知道是明年。可是,我的年龄弄错了,今年不算,我还有三年才到退休的年限呢。”

科长没说话,却笑了,笑得有点神秘。过了一会儿,他看某人没有想走的意思,又说道:“您的档案我看了,领导也看了。有可能您说得对,年龄有误。您是否知道,您档案里的第一份材料上,年龄是被涂改过的。您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立马,某人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眼睛也不敢直射科长了。目光有些游离,嘴巴里更是说不出话来,仿佛做了贼被人在瞬间揭穿了似的,很是难堪。

“我们分析。”科长继续说:“这个事,可能与你无关。但是,这个事是违规的。不过,已成事实的事情,就不可以再往回改了。您说呢?”科长一边说,一边看着他。

一时,某人无言以对。两只手摁着桌边,不知道怎么是好。半天了,他才失魂落魄地走出了人事科。

回家后,渐渐地镇静了下来,再一回想。“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恨自己的应变能力太差,怎么就不知道换个思路,往深里说呢!

父亲说过,“顶替”时不改不行。后来,历次填写“履历”,怕跟第一次改的年龄有冲突,也就“一改”到底,再也没有填写过真实的年龄。现在呢……肠子都悔青了。

按说,这事已尘埃落定,不能再说什么了。然而,某人的心呀,如同打翻了醋瓶子,乱七八糟,不是个滋味。尤其不能想,在职人员的工资福利……不行,还得想,还得说,还得找人!

这回不找本单位了,找负责退休审批的S局。而且,直接去S局的R科。当然,某人不是糊涂蛋,知道要有过硬的“证据”,不能凭空说话。

某人找到了S局R科的H科长。这位科长年纪不小了,是属于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人。某人说:“我们单位说,明年我就到‘站’了。可是,我真正的年龄还有三年才到,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呢?不到退休年龄,就要我退休?你说说,这样的办事,怎么能叫人信服呢?”

H科长认真地听着,没插一言,待某人说完了,才问道:“您是哪个单位的?”像是特别的勾起了某种记忆。

某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某某单位。然后,直着脖子,看着H科长。这位科长思索了片刻,大概是想起什么来了,笑着说道:“你可能想多了,退休是有政策规定的,不可能瞎干。”同时,随手示意某人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他自己也在椅子上坐稳了身体,笑呵呵地说:“退休,主要是看档案。当然,有的人可能记忆出了问题,填写档案时也有不一致的。不过,这个问题好解决。我们以档案里最早、最原始的资料为准,不会糊里糊涂的就办了。”

H科长继续看着某人,是想听他还有什么要说的。某人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本递给H科长,说道:“档案是怎么记载的我不知道,这户口本上的记录才是我真正的出生日期。其实,早退休迟退休没什么关系,我要的是实事求是!”

H科长翻过来覆过去地看着那个户口本,黄色的硬纸封面,有些破损,是早已不用的旧户口本。但是,内页的页面、文字、印章清晰可辨,确是真的。而且,某人的姓名、年龄等记载也如某人所说,几无偏差,应该属实。

H科长愣了半天没说话,却又觉着有话要说。又过了好一会,H科长说道:“这个呀,不好说了。我们依据档案,依据你们单位申报的材料。没有依据,我们是不会凭空审批的。”然后,什么也不说了。

某人离开S局,心里头像是塞上一团棉花,既堵得慌又无法痛击,非常地不舒服。但是,他从H科长的神情上,似乎又看到了一丝说不明白却又有点滴希望的东西。

一天早上,某人又找到本单位的人事科。科长还未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呢,他就将一张纸条子放在科长的面前,硬生生地说道:“科长,请你签个字,我必须再干三年才能退休。我有户口本作证,我的档案年龄是错误的,一定要改过来。而且,我到S局去问过了,他们没有认定我明年退休!”理直气壮,不容置疑。

科长被他说愣了,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桌上的条子,是某人写的“要求延迟退休的报告”。还有那个小本子,是早年的《户口本》。科长很不自然地笑了笑,说:“这个东西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某人回答道:“说明我的档案年龄是错的,我要改过来呀!”

科长没有说话,似乎什么都不能说。说对不好,说不对也不好,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另一侧挥舞着。

明眼人一看就清楚,科长不说,不代表他不明白。他知道,他的真实年龄没问题。可是,他的档案年龄也没有问题。要说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档案是谁涂改的。而且,几十年了,一直将错就错,这错还能叫错吗!他是既不想得罪人,又不想为此事承担任何责任,更不想跟他多费唇舌。反正,他的上头还有领导嘛!

此后,某人一改“温和”的面孔,找领导理论,找单位拍桌子,甚至骂人。不依不饶,不了不休,无时不闹。弄得人们不敢见他,碰到了,也都躲着些。

某人的行为,表面上看,只是要求恢复本来的年龄,并无大错。那么,他真正的动机呢?

几十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利益。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合理的分配,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殊。

早年,组织上给他开了“绿灯”,使他走上了工作岗位,拿到了别人一时还拿不到的“红利”。现在,到了退下来的时刻,就应该把岗位转移给他人。可他呢,既拿到了不可以拿到的实惠,又想拿到更多更无理的“红利”,岂非怪事?

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也都这样做,需要多少大象被“吞”哟!

                2021年12月9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上一篇:蓝湖之约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