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簡繁字體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09-10-18 02:00:00  浏览次数:2236
分享到:
■ 編餘閒話
 
中國教育部近日公佈恢復使用6個繁體漢字51個異體字,這是官方對海內外簡繁字體爭論的首次回應。
簡繁之爭,延續了好多年。自從大陸1956年開始推行簡化漢字後,簡繁之爭就沒有停止過。但大陸强權政治,令出必行,加之國體封閉,所以使用簡體字也沒惹出什麽麻煩。老一代漸漸習慣,新一代得心應手,似乎忘記了繁體的存在。80年代打開國門之後,隨著香港人、台灣人,外籍華人的流入,忽然冒出了繁體,華文世界變得既豐富又複雜了。
大陸人走出國門,也陷入了華文世界的尷尬,自己書寫簡體,卻要閱讀繁體,而子女學習中文,首先要面對簡繁的選擇。海外華人,同宗同種同文化,卻有語言文字的隔閡;兩岸三地的交流,也要逾越簡繁字體的鴻溝;這確實諸多不便。
簡繁之爭,歷來見仁見智。明顯的事實是,簡體字方便實用但易混淆,繁體字正本清原字義精確但顯繁複。簡繁各有利弊,爭論不休無甚益處,還是應該面對現實。
現實的情勢是,強勢執政的中國,不可能全面退回繁體,聯合國官方使用的是簡體中文,澳洲及世界多數國家的官方中文也是簡體。融合繁體的精義,改進簡體的使用,倒不失為可行之法。今次中國官方復用6個繁體字51個異體字,就是一種務實的調試。
官方認爲6個復用繁體字不可取代。其實有歧意的字豈止6個。如前後的“後”與皇后的“后”,幹部的“幹”與乾淨的“乾”,一簡化後就亂套了。現在電腦有簡繁互轉功能,但這幾個字難以識別,一轉換就面目全非了。相信今後簡體字還會有一些調整。
現在台灣、香港有些漢字也自行簡化了,而大陸則復用某些繁體字,兩岸三地在文化傳承方面有了靠攏,這是華夏同族溝通的好兆頭。

上一篇:讀報習慣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