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寻找毕加索
作者:夏儿  发布日期:2011-10-31 02:00:00  浏览次数:2548
分享到:

我的朋友王世彦爱上画画。她发现自己最喜爱的画家首先是毕加索。毕加索是对二十世纪绘画史且这决定影响的一位艺术巨匠,他彻底的从观念上打破了过去统治画坛的旧传统“把大自然已经完满造成的东西再创造一次”就是临摹自然的传统。

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深藏在我们可见的表象后面的,所以人们不能光画他所看到的东西,而必须首先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王世彦告诉我她爱毕加索,是爱他一生都在向自己,向人类,向全世界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没有结局的战斗。她认为他是一个最成功但同时也最悲惨的艺术家。她说,我不仰慕他的成功,我要看的只是“洗衣舫”。

“洗衣舫”是毕加索年轻时代曾居住的画室,他当时贫困交加,狼狈不堪,常常饿着肚皮画画。据说这所房子夏天热得像个蒸笼,冬天有冷得像个冰窖,故取名洗衣舫。

九九年八月份,我们真的去了巴黎。

我不是头一次来巴黎。在我心目中巴黎是一个梦,一个奇迹,它由许多伟大的人物和许多如火如荼,浪漫美丽的故事组成。它身上印遍了这些人和故事的痕迹。而他们的生活,热情,思想,曾经像火炬般在我年轻时代的胸中燃烧。这火炬伴随着我不知疲倦,义无反顾地越过那贫乏,愚昧,琐碎,无意义的生活,朝着神圣的艺术海洋奋力游去:在我心中巴黎是个圣地,是使这个世界辉煌的一个根源。每次去造访它,内心有着一个隐隐的愿望,就是再次去被那火炬温暖,点燃。但重新出现在眼前的巴黎却有点令我失望:举目望去到处是游客,到处是大群大群不知从哪儿涌到的巴黎的游民..看得出他们对巴黎一无所知,毫无联系。到处又脏又乱,巴黎被污染了。那曾经神秘的回旋在它上空的诗意和浪漫似乎已经荡然无存,而产生它们的因素似乎也不再存在了..

街道上,地铁里,咖啡馆内,巴黎式的生活似乎还在继续,但我在巴黎人眼里看到的,不再是他们祖先那种蓬勃的斗志,生机,而是淡淡的茫然,无奈和厌倦。不仅仅是对别人,更是对他们自身的厌倦。我把这想法对王世彦说了,她笑说真准确!

不过我这些扫兴的感想并没影响她一丝半毫,倒是她持续而越发高涨的激情感染了我,带动了我。我被她拖来拖去,流连在公园,古堡,咖啡馆和大街小巷。巴黎使王世彦沉醉,她似乎能摸到这座城市远古的灵魂,并与它难舍难分。几天之后我不知不觉抛开了自己的情绪,跟王世彦一道兴致勃勃的探索巴黎去了。巴黎到底是巴黎,它的魅力是不可抗拒的,无论你对它怀着什么想法,你都会向它投降。

那天我们终于去了王世彦盼望已久的蒙马特高地。

蒙马特高地是巴黎的唯一制高点,它的顶上屹立着庞大无比的圣心大教堂,由于它雪白而巨大,有着高耸的圆顶,远远看去似一座巍巍的雪山。高地的正前方是宽广的花坛,草坪和石阶,教堂后面就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村,画家们聚集在这里为游客画像。

但我们俩心照不宣的真正目的,是来看毕加索的洗衣舫——它就坐落在这块高地上,从前我不知道这点,是王世彦从她那本厚厚的旅游指南里面发现的。这样的书她带来好几本,每晚在灯下不厌其烦地翻阅,对照地图,找车站名字。一边还要听我的风凉话:这么认真干什么,又不是打仗,应该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她什么也不反驳,只坚持她的一套。结果我明白了,一定得这么认真。

再次见到画家村,我的心沉了一沉。过去的画家村整块空地都是属于画家们的,中央有一家小小的红色露天咖啡馆,供画肖像的游客歇脚。这个过去看上去蛮可爱的小红店,现在张牙舞爪地成了画家村的主角,它扩大到了令我愤怒的程度,戴着红色标志的侍者们转来转去做生意,俨然是这儿的主人。而昔日的真正主人。画家们都可怜巴巴的被挤到一旁去了。到底是画家们生意太淡而缩小了他们的阵营,还是地方被有钱有势的咖啡店主占去了,我不得而知。但喜欢怀旧的我,被一种今非昔比的情绪感叹占据,我怀着敌意看着这间咖啡店,一肚子气。

王世彦不知前情,看热闹看得兴致盎然,三个乐手,一个拉手风情,一个吹萨士风,一个拉小提琴,殷勤的围着她演奏起来。

后来她拉着一位画家向他打听洗衣舫。画家摇着头,用很蹩脚的英语说:“那间房子没有了,拆了,没有了!”我们急忙又问了两三个人,也都说不知道。

快到傍晚了,我们走进路边一个小园子,吃了我们自带的三明治,沙律。准备起程了。我们决定,翻遍这块高地,也一定要把洗衣舫找到!

这个区的路面,房子,围墙,花园,都非常的别致。换了别的时候我们会仔细欣赏一番,但这次我们的目的太强烈了,以至于对它们视而不见,我们只想看到一行字:毕加索故居。

走遍了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没有看到这几个字样。也许那个画家说得对:拆了,改建了,不存在了。最后我们精疲力尽,走不动了,因为高地上的街道都是上坡下坡路。

天完全黑下来时我们回到高地正面的台阶上,和许多游客一起坐着,看着车水马龙,万家灯火,迷宫似的巴黎。

我装出毫不介意的样子对王世彦说:“瞧,巴黎的夜景多美!”

她“嗯”了一声,心不在焉的盯住前方。她失望了。

我虽然也失望,但我更不愿意看到她的沉默。

“我们明天去毕加索纪念馆,好吗?”我安慰地说。

“好”,她平静的点点头,“我们走吧”。

这时我要上厕所去,到处转了一下,发现山顶的厕所都关门了,要下到高地外的街道才有。让王世彦在这儿等着,自己从宽阔台阶下去。回来时大门也锁了不让进。向人打听,大门往左不远的地方有条窄长的石路一直通到顶上。没有选择的我只好拾级而上,上到一半已是气喘吁吁,便停下休息,忽想起下午在找房子时王世彦说过,在毕加索传记里曾经描述过:“他每天晚上抬着沉重的脚步,沿着石阶爬上回家的路。”

我脑子一亮,毕加索是住在这一边!这边会不会有街道?

一口气冲上山顶找到王世彦,告诉她我的猜想,她兴奋无比的站起来冲着我说:“你呀,关键时候总是聪明的!”

我有点洋洋得意,因为我的一贯表现实在是不太怎样。我们在黑夜里忽然又意气风发,匆匆整理好东西,带着新希望出发了:寻找毕加索去!

我们现在认定他是住在这一边,今天没有发现这边还有住宅区,以为已经找遍了高地。现在沿着左边的道路去找。

转了几个弯,果然,另一个生活区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带与我们今天走过的那些街道房子是大不相同,有贫民窟的味道,房子都又旧又小,年久失修的挤在一起,一幅无人问津的样子。我们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微笑:找对了。

夜已静,街道上一个行人都没有。我们硬着头皮敲开人家的门,问了两家都说不知道,还有一家不太会讲英文。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住在毕加索故居旁边的人,居然不知道有毕加索故居在这里?我们只好一间一间房子挨着找过去。还是没有看见一间带有毕加索字样的房子出现。

累极了,肚子也饿了,脚下起了水泡,刚才的信心在渐渐熄灭下去……突然,我们停下来。

 一条小街,一条幽深,窄长,笔直的小街,从我们脚边向远处伸去,它在半途下沉,然后又再往上升,笔直得出奇。路旁各有一排深绿色的小铁柱,像一队士兵,在苍白,黯淡的路灯下,沿着街道下沉和上升,一直伸到很远很远,消失在黑郁郁的树影中。

一条黑色的流浪狗踟蹰在路旁。

这路显得出奇的宁静,苍凉。一种神秘而沉重的气息笼罩着它,它仿佛完全独立存在着,与世隔绝,像个凝固的梦。而那轻轻往上飘去,隐没在黑夜中的街道深处,在努力把我拉向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听到他的脚步声”

他在低头走着,拖着他矮小遒劲有力的身躯,怀着他不为人知的苦恼,也不为人知的快乐。他的思想就像这路一般的神秘,沉重。

再不会有他了,再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以他无比强悍的意志,非凡的头脑,充溢的创造力和对生命深刻的爱,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多少光彩,他是永远的消失了。

忧伤向我袭来,自到巴黎后一直缠着我的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此时突然消失,变得敏锐激动,我在倾听;什么是真正的高贵?有人说过,那是一种尚无任何天平能衡量的价值的庄严,一种不求荣耀的英勇。我想,所有伟大的的艺术家身上,都有着这种高贵。正是这种特质使艺术家达到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条幽灵般的小巷突然向我揭示出的,正是这种为了创造而甘愿受苦的精神。

在那一刻我与他相遇了!

“他就住在这条街上,我们不要再找了。”我对王世彦说。

“对,我也感到了。”她也在凝神屏息感觉中。

“来,我给你拍张照片,我们算是来探望他了。”我说。

她的脸色变得凝重,缓步走到小巷中央,站好,神情肃穆的看着我,她的眼神里透露出很少见到的沉思与亲情。我按了快门。可惜后来才发现由于光线太暗,这照片报废了。

我们心满意足料,打道回府,我们不需要再找了。

这个区的结构是这样的:每一条街都有一条步级通道上一层的街道,一层层的街道沿高地建筑。回家去,我们就沿着这些石阶往下走。

王世彦按她的老习惯走走停停,东张西望,我只得停在路边等她,好容易才见她走过来。

这时有人在我耳边说“对不起”,回头一看,是对青年夫妇。男的抱歉的指指我背后的门。我笑着问:“这是你们的门?”他也笑着说正是。我赶紧让开道,让他们进去。就在他们关上门时我突然冒出一句:“你们知道毕加索的房子?”

没想到那女的爽快回答:“是的,就在这上一层街,往左拐,走到尽头就会看到了。”

我们几乎欢呼起来,在诺大的高地上,我们竟准确无误的猜到了毕加索住过的地方!

我们又沿着原路飞奔回去,一点也不累了。

终于看到它了,“洗衣舫”。它已因太破旧而被拆除重建,但门前装了一个小小的橱窗,亮着灯,里面陈列着毕加索与洗衣舫的旧照说明。

这是一个庭院似的小街角,四周分布着一些长凳,几株树。门的斜对面有一个小雕塑的喷泉,水从里面喷出。故居的正前方的长凳上,坐着位青年人,他剃着光头,手拿一瓶啤酒,在很激烈的大声说话。

我环顾一下,他周围什么人都没有。倒是在那喷泉边,有个流浪汉模样的人,在不停的摆弄着涌出的泉水。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他可能也是个疯子。再远一点,几个衣着随便的男女在弹吉它,唱歌,不时爆发出一阵大笑。

我怎么都想不出这一切与毕加索的联系。只好再次盯住那位年轻而失去理智的演讲者,他比我更专注的,一直在与那位假想中的敌人辩论。他有着欧洲人英俊的面孔,有力的下巴,漂亮的眼睛,真不忍承认这是位疯子。王世彦则一直站在橱窗前看图文。

我又把眼睛移向喷泉那边,那另一位疯子,流浪人,依然全心全意地对涌出的水做反复研究,其耐性比得上任何一位艺术家对待他的画作。我站起来朝“洗衣舫”们前那株树走去。

在橱窗旧照里的它只是一棵很嫩,很小的树。现在它明显地长大了,粗壮了。毕加索没能看到它成长后的样子。我伸出手轻轻触摸它。

就在那一刻,就在我的手指触到它的一刻:我感到了毕加索。仿佛我就是他本人,站在树前,用手扶着它,饥肠辘辘。我甚至顺着他的视线一到家门口的墙角边,发现好心的友人放在那儿的一块面包,一个罐头和一瓶酒,又惊又喜。

肯定的,他曾在这棵树旁逗留过,思索过,激动过,失望过。感谢这棵活着的树,在毕加索的门前,它告诉的最多。

我一再抚摸着它。王世彦仍然站在橱窗前,她在想什么?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坐在洗衣舫门前的另一张长凳上,各想各的,没作任何交谈。弹吉它的人们不知什么时候已消失不见,演讲者终于垂下头,不再说话,只是不停的用他的手掌猛地击拍在长凳上,吓我们一跳。泉水边的那位也终于停止了他的活动,从地上捡起一堆黑糊糊,湿淋淋的席子--他的床铺,蟎跚离开喷泉,走到街角,拐个弯不见了。

一切安静下来,夜深了。我们回家。

一百年前,伟大的画家毕加索在他充满秘密的艺术道路上曾有一段时期被称为“蓝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倾尽心血,去描绘和他一样潦倒,贫穷,备受人生折磨的流浪者,卖艺人和劳动者,他对人类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他的家门口,我沉重地感到,欧洲人并没有从精神的困境中走出来,还是那么迷惘..

人类在心灵上越来越孤独,彼此隔绝,越来越无法畅快的与大自然共同生息,无法深切的享受生命原始的甘美,人类在精神上迷路了,他们捧着一大堆无用的物质,却丢失掉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知觉,就像海边玩耍的的孩子,满手贝壳,却把珍珠遗落在脚边。

我们仍有希望吗?

写于一九九九年


上一篇:獨歎彼物應憐


评论专区

黃平2014-11-20发表
畫家與作家都是形家思維較羅輯思維發達,有共通之處,一般畫家都文釆極好,作家畫畫好的也有,但為數不多
tian2014-11-20发表
夏儿终于会留言了哈,进步了
夏儿2014-11-20发表
谢谢您的美意。
降龙十八掌2014-11-20发表
楼主,毕加索找到了吗?
夏儿2014-11-20发表
谢谢您的美意。
田地2014-11-20发表
这大概是夏儿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吧?记得那时我们都很吃惊,画画的夏儿也能写文章,而且写的这么好!
安红2014-11-20发表
新版《买椟还珠》————人类在心灵上越来越孤独,彼此隔绝,越来越无法畅快的与大自然共同生息,无法深切的享受生命原始的甘美,人类在精神上迷路了,他们捧着一大堆无用的物质,却丢失掉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知觉,就像海边玩耍的的孩子,满手贝壳,却把珍珠遗落在脚边。
降龙十八掌2014-11-20发表
楼主,毕加索找到了吗?
xixi2014-11-20发表
发不了贴了吗
夏儿2014-11-20发表
谢各位读者的欣赏。找到了毕加索,但那是十年前的想法。现在对毕加索又有不同认识。
少林小子2014-11-20发表
夏儿小姐找毕加索,少林小子找美女,找到东来找到西,忽忽悠悠到这里……咦,这个不错……停下来,歇息歇息
麒麟2014-11-20发表
啧啧,在千波家淋了一身,湿透!来夏儿小姐这儿小憩,品品咖啡,徜徉在午夜巴黎,究竟不同啊,赞一个!
tian2014-11-20发表
夏儿终于会留言了哈,进步了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现实和梦想总是有区别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用正面的思考便趋向于梦想,用负面的思考便趋向于现实,可是艺术家们往往总是正好相反......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现实和梦想总是有区别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用正面的思考便趋向于梦想,用负面的思考便趋向于现实,可是艺术家们往往总是正好相反......
12342014-11-20发表
俺以為你別找高加索了,找老外有啥好呢,找田地吧,要不,找俺也是不錯的選擇
xixi2014-11-20发表
发不了贴了吗
qilin2014-11-20发表
前两天看了Woody Allen的新片<Midnight in Paris>,作者是否也看了?不知作者是否找到迷失的毕加索? 何时才是巴黎的流金岁月?即使在拥有毕加索海明威这些巨匠的时代人们依旧在怀旧和寻找。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难得的是夏儿的领悟——“什么是真正的高贵?有人说过,那是一种尚无任何天平能衡量的价值的庄严,一种不求荣耀的英勇。我想,所有伟大的的艺术家身上,都有着这种高贵。正是这种特质使艺术家达到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qilin2014-11-20发表
前两天看了Woody Allen的新片<Midnight in Paris>,作者是否也看了?不知作者是否找到迷失的毕加索? 何时才是巴黎的流金岁月?即使在拥有毕加索海明威这些巨匠的时代人们依旧在怀旧和寻找。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难得的是夏儿的领悟——“什么是真正的高贵?有人说过,那是一种尚无任何天平能衡量的价值的庄严,一种不求荣耀的英勇。我想,所有伟大的的艺术家身上,都有着这种高贵。正是这种特质使艺术家达到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八斤2014-11-20发表
好抒情的文笔喔!
黃平2014-11-20发表
畫家與作家都是形家思維較羅輯思維發達,有共通之處,一般畫家都文釆極好,作家畫畫好的也有,但為數不多
夏儿2014-11-20发表
谢各位读者的欣赏。找到了毕加索,但那是十年前的想法。现在对毕加索又有不同认识。
12342014-11-20发表
俺以為你別找高加索了,找老外有啥好呢,找田地吧,要不,找俺也是不錯的選擇
少林小子2014-11-20发表
夏儿小姐找毕加索,少林小子找美女,找到东来找到西,忽忽悠悠到这里……咦,这个不错……停下来,歇息歇息
麒麟2014-11-20发表
啧啧,在千波家淋了一身,湿透!来夏儿小姐这儿小憩,品品咖啡,徜徉在午夜巴黎,究竟不同啊,赞一个!
田地2014-11-20发表
这大概是夏儿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吧?记得那时我们都很吃惊,画画的夏儿也能写文章,而且写的这么好!
安红2014-11-20发表
新版《买椟还珠》————人类在心灵上越来越孤独,彼此隔绝,越来越无法畅快的与大自然共同生息,无法深切的享受生命原始的甘美,人类在精神上迷路了,他们捧着一大堆无用的物质,却丢失掉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知觉,就像海边玩耍的的孩子,满手贝壳,却把珍珠遗落在脚边。
吊睛白额2014-11-20发表
原谅我的迟到,不是故意的,刚回了一趟国。很高兴认识您,好像见到了多年前的那帮画友,好像见到了少年时代的自己。巴黎满街狗屎不要紧,那是他们慵懒习性的一个部分,要紧的是塞纳河岸的咖啡店,我是说整天泡在那里的人,悠悠地品味、悠悠地思索、悠悠地给朋友写信.....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